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補貼滑坡後,造車新勢力們何以為繼?

26日,財政部官網正式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這項從2018年12月起就引起業界廣泛關注的新版補貼方案終於靴子落地。隨著這隻靴子落地,市場的第一反應就是蔚來要漲價了。雖然媒體報導蔚來對漲價回應是“補貼減少5萬,官方售價不變”。但這次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滑坡後,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影響卻是不言而喻的。

截止紐交所3月25日收盤,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NIO.NYSE)股價下跌7.29%,報4.96美元。

如何解讀此次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造一輛電動車到底要燒多少錢?從產能地獄到需求地獄,馬斯克和中國造車新勢力的未來在哪裡?

資深汽車技術專家陳超卓表示:國內新能源補貼政策應該更多元化,讓市場決定造車企業的技術發展路線。不應該對某項技術設定政策補貼,而應該從環保的指標出發,讓企業選擇實現環保指標的技術路徑。

外界公認的造車新勢力,蔚來創始人李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其實,新勢力造車全都清一色造電動車車型是不理智的,在歷史上來看也會是一大奇觀。近十年的新能源行業一直悶著頭補貼,結果靠政策補貼出來的行業現狀是什麽呢?

“個人認為,以目前的技術,裡程焦慮確實存在,電動車也許隻適合約城出行。最近我試駕了一些新車型,個人感受在汽車整體方面都還不錯,但關鍵的問題在於,智能駕駛作為亮點開發還沒有到位,拖了汽車整體智能體驗後腿。這個硬傷,再多的情懷也無法掩蓋。”陳超卓表示。

在智能駕駛技術開發路線方面,國內智能造車玩家無外乎“挖人戰術”自行開發和依賴供應鏈兩種路線。“馬斯克是一位天才,在電池、自動駕駛和OTA遠程升級智能駕駛三個方面引領了汽車行業的創新潮流。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幾乎都在追隨馬斯克的造車夢想,但其實本質的區別是,馬斯克造特斯拉是從0到1,而國內的造車者更多是從1到2。”

但是,最近爬出了“產能地獄”的特斯拉又遭遇了所謂的“需求地獄”,同樣的遭遇也如出一轍地發生在國內的蔚來等造車新勢力身上。

品牌力遠大於商品力,叫好不叫座,這也許是在政策“斷奶”現實情況下,新勢力們必須要面對的命題。

另一方面,從市場端來看,消費者會為電動車買單嗎?

“據我所知,大部分電動車購買者都是因為新能源車牌而購買電動車。我反而認為,今後汽車市場的發展趨勢是小電池+小發動機,可能這樣就不需要巨額的政府補貼來推動行業的前進了。因為在電動車的成本購成中,電池的製造成本是佔比最高的。但是,如果將電動車的電池從現在60度電的標準降到15度電加1升發動機的標準,電池成本就會大大降低,整體的造車成本也就會隨之大大降低。”

“純電動車造車新勢力要活下來,補貼政策要更好地對市場發展起作用,‘小電池+小發動機’的混動方向也許是一個好的出路”。

小鵬汽車是互聯網造車新銳。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在電動車的市場現狀是,4%的電動車市場被近200家電動車企業瓜分。而國家補貼政策都集中在這4%的少之又少的市場份額中”。

智能系統的開發滯後, 比如ACC這些傳統的汽車品牌都已經實現了的智能功能,在造車新勢力中還在開發過程中,這對新能源造車新勢力來說是致命的。

另外,關於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有一個誤區是,歐洲要向純電動車方向轉型了。其實,在歐洲所說的電動化並不是中國式的完全純電動化。我個人認為可以是混動,每個車都可以有一個電動機,但這是小電池+小發動機的方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