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胡亂潑灑的顏料,為什麽拍賣出了2億美金?

為什麽我們要開這樣一個欄目?是為了讓創業者站在人文與多元化的十字路口,還是覺得總有“美第奇”要完成藝術複興的使命?答案是也不全是。當代藝術品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尤其是中國的市場與西方主流市場還存在那麽大的差異——如畫廊很少參與畫家培養和正規經紀,缺少權威的非商業性渠道定性作品等等。當你與畫廊經營者聊天時,他們認為藝術是無價的,但當他們展示私人收藏時,又往往總是用拍賣的價格來定義自己的眼光。藝術品如何定價可能是我們欣賞作品時最大的迷思。這個欄目沒打算完全解答它,但能試著帶你去理解它。同時,再給你一些創意的湧動與豐富的談資。希望你們可以在這裡找到你們喜歡的,了解它們背後的增長,同時也了解你自己。最後那部分是所有藝術的初衷來的。

他的作品都沒有名字,看上去和孩童胡亂潑灑顏料的畫作別無二致,拍賣金額卻高達近2億美元,是世界上最貴的拍賣藝術品之一。

傑克森·波洛克拍賣價2億美金的《第17A號》作品

這幅價值2億美金的畫,名為《17A號》,由美國著名對衝基金城堡集團掌門人肯尼斯·格裡芬(Kenneth Griffin)於2016年購入的。

這幅畫的作者是美國現代藝術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滴畫”,被公認為美國現代繪畫擺脫歐洲標準,在國際藝壇建立領導地位的第一功臣。

但“滴畫”的形式並不是一開始就被人所接受,媒體紛紛質疑他作品的藝術性。在他的有生之年,這種質疑也反映在他的作品銷量和收入上。他沒有任何一副作品的售價超過一萬美金。諷刺的是,在他離開人世幾十年後,他的畫作竟然成為了世界上拍賣價最高的藝術品之一。

至今,波洛克的畫作仍褒貶不一。有人說,滴畫四歲小孩都能畫,隨便潑灑些顏料就可以。但數學家們發現,波洛克的畫雖然雜亂卻有章法,是畫家通過長期對手腕力量控制的訓練和顏料密度深刻探究的結果。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包含著固定的比例、頻率和圖樣。到後期,波洛克的顏料潑灑技術竟然可以保證顏料落在畫布上的時候是圓圈的形狀。

傑克森·波洛克(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然而,波洛克至死都不能稱之為傳統意義上的畫家。因為他根本不會畫畫。他深知自己素描不好,人體表現能力不強,雕塑甚至可以用“粗笨”來形容。但卻從來沒有想過要提高自己的技藝,而是選擇完全忽視自己這個缺點。他說,“藝術上的進步,不在於拓展自己的能力,而在於更好地了解他們。”正是通過了解並利用自己的短板,跳脫“畫家”的定義,他才得以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滴畫作品。

波洛克常說“每一個好畫家畫的都是自己”,不按常理出牌的繪畫風格其實也是他個人性格的體現。他特立獨行,痛恨《蒙娜麗莎》在藝術史上毋庸置疑的標榜地位,常常戲稱自己“被傳統噎住了喉嚨”。他不停地推翻過去和自己的風格,把繪畫的過程定義為畫家的行為,追求純粹的即興,這也讓他的畫作充滿了不確定性。

半個多世紀以來,波洛克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一直被認為是美國自由和無拘無束的性格的經典表現。

“滴畫”、打破傳統是波洛克的關鍵詞,“性格怪誕”、“醉漢”、“神經質”更是波洛克讓人無法忽略的特點。是什麽樣的社會和家庭背景讓他成長為這樣的人?“滴畫”法究竟是什麽?為什麽是他發明了“滴畫”法?為什麽他的畫作能賣到2億美元的高價?以下,Enjoy:

1

什麽是“滴畫法”?

波洛克的“滴畫法”,是把巨大的畫布鋪在地上,用棍子或結塊的畫刷浸入盛著顏料的罐子中,然後在畫布上隨意走動,把顏色滴到或潑灑到畫布上。畫筆不接觸畫布,顏料層層疊加,毫無計劃的把畫面塗抹成雜亂交錯的線條網。有時候,他甚至直接在顏料罐的底部打個小洞,讓顏料可以自由滴落。

波洛克在作畫(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滴畫”法的發明對波洛克來說並不是偶然。早在高中時期,波洛克就開始不斷地嘗試,希望能找到一種藝術形式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他內心的混亂和焦慮。

後來,他參加了墨西哥畫家大衛·西凱羅斯(David Siqueiro)組織的實驗繪畫工作室,在那裡第一次接觸到流動的顏料作畫這個新概念。

之後,他又對美國印第安土著的藝術產生了興趣,被沙畫這種特別的藝術形式吸引住了。他觀察沙畫師作畫的過程,看作畫的材料從畫師的指間落向一個平面,形成輕薄或厚重的一筆。

他在使用流動顏料作畫的基礎上,加上了沙畫給他的啟發,在自己的顏料裡摻雜了沙石、泥土、甚至是碎玻璃,以此改變顏料的濃稠度,讓落在畫布上的顏料有不同的厚度和形態。經過了多次的實驗和嘗試,波洛克最終才發明了這樣一個打破常規的畫法。

留在畫布上的顏料線條記錄了波洛克作畫時候的身體運動,這種“邊走邊畫”的獨特繪畫方式也被命名為“行動繪畫”法。他說,“我的畫從來無法從畫架上誕生,我更傾向於把一張畫布釘在地板上。我需要地板堅硬表面的阻力。這樣一來,我不僅和作品的距離更近,而且我還可以在畫布上自由移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和畫作融為一體。

每次創作之前,波洛克會對畫作的一個大概設想,從顏色、層次到構圖。決定好了之後,他就讓直覺引導身體的移動,把自己與作品融合在一起。他宣稱這種創作哲學為“No Limits, Just Edges”。

有人稱,波洛克創作的過程看起來就像是行為藝術,帶有節奏和激情,仿佛是“伊斯蘭僧侶的舞蹈”。而他自己也說,“一旦進入繪畫,我意識不到自己在做什麽,只有在完成以後才明白。我毫不恐懼改變和毀壞,因為繪畫有自身的生命,我試圖讓它自然呈現”。

看過波洛克作畫的人曾這樣描述:“他俯身於巨幅畫布前,鎖眉沉思,腳輕踩入畫布中央,用棍子擲出,或是從硬刷子上滴下套索式的顏料塊;他的手臂在空中描圈,有節奏地側向移動,用猶如花邊般的線條在闊綽有余的白布上甩出緊湊而閃亮的色串,接著,退回去望一望,神情無比集中。那些線條從他的潛意識中褪出,淌入他的眼,最終,隨著另一波機甲狂潮的靈感,躍然布上。”

巴奈特·紐曼(Barnett Newman)曾談起作畫時的波洛克,“和手無關。是他的心——不是腦子,是心——靈魂,精神,直覺在作怪。我曾見他從畫室走出來,活像一塊濕抹布。

波洛克作品《第12號》(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波洛克的“滴畫”徹底顛覆了傳統繪畫的觀念——繪畫不再有固定的美的標準,而是由人和情緒所支配的載體;情緒也不再是通過某種固定的形式來表現,顏料成了畫家當時心境最直接的記錄。

此外,他還重新定義了繪畫的空間,以一個畫布中的想象點為起點,逐漸把畫的內容向邊緣拓展,從而做到把畫面全覆蓋,看不出主次的表現效果。在這樣的繪畫中,不再有所謂的前景和背景,沒有中心,沒有構圖,更沒有物體相對的空間關係,也讓人無法一眼就定義畫作的主題。正如德·庫寧所言:“畫家時不時地要摧毀繪畫,塞尚是這樣,畢加索是這樣,波洛克也是。他把我們對繪畫的觀念徹底摧毀了。

如果說突破物像和空間規律的束縛,是波洛克走向藝術致境的良好基礎。那麽以情感表現為依托的“行動繪畫”,則是將其推向藝術巔峰的直接動力。

波洛克認為,“現代藝術家生活在一個機器時代,我們有機器手段來逼真地描繪客觀對象,如相機、照片。在我看來,藝術家的工作是表現內在世界——換句話說——是表現活力、運動以及其他的內在力量……現代主義藝術家的著眼點是時間和空間,表現情感,而不是圖解社會。”

這正體現了波洛克創作的初心:擺脫一切空間和定義的束縛,追求最純粹的自由和開放。

正是因為如此,波洛克創作的“滴畫”作品大都沒有既定的主題,而且選擇用編號來命名他的畫作,試圖給觀眾更多想象的空間。“編號是中立的,讓作品回歸純粹的繪畫語言本身。與其先入為主的,帶著主觀印象探尋主題,不如盡情投入,感受畫面提供的意象和訊息。”

波洛克的這種創新,也鼓勵和推動了人們創造意識的發展。

2

最好的藝術,都源於最殘酷的現實?

繪畫其實是一個自我發現的過程,每一個好的藝術家畫出來的都是自己。

在《波洛克傳》裡,傳記作者史蒂芬·奈菲(Steve Naifeh)和格雷高裡·懷特·史密斯(Gregory Smith)揭示了波洛克留給友人最深刻的兩個印象“一個嚴肅害羞,慣於妄自菲薄,總愛小聲說,“除了畫畫我什麽也乾不了”,“這幅畫就這麽蹦到我腦子裡了”;另一個,常常爛醉如泥。

波洛克是一家中五個孩子裡的最小的那個。但嗜酒的父親、永不滿於現狀的母親,讓他的童年居無定所。內向的他無法排解自己的情緒,除了通過畫筆抒發情感,也跟他父親一樣,染上了酗酒的惡習。

1930年,18歲波洛克去紐約藝術學生聯盟求學,成為托馬斯·本頓(Thomas Benton)的學生。本頓節奏性的創作和強烈的獨立性,對波洛克影響深遠。“他傳授的理想主義思想,讓我迅速進入非具象繪畫”。後來,他又輾轉去了墨西哥壁畫家西凱羅斯工作室,首次接觸液體塗料,並嘗試使用平板印刷及噴槍,這拓展了波洛克對繪畫材料和技巧的理解。

波洛克跟隨本頓學習時的畫作《Going West》(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畢業之後,他被雇傭為“聯邦政府藝術項目”的一員。1929年開始的經濟危機,使美國藝術家的生存異常艱難,而這個項目正是政府對藝術產業的一個扶持政策。通過讓藝術家們為公共地區提供油畫、雕塑、印刷圖案等等的藝術作品,給予他們一定的固定工資,以“養活”這些藝術家們。此時,初入社會的波洛克,多虧這個政府項目才得以勉強維持生計。

在這個政府支持的項目裡,藝術家們不僅能靠它填飽肚子,還能和同時期的新興藝術家共事,互相交流繪畫技巧。在項目內的工人派對上,波洛克結識了另一個優秀的當代抽象藝術家,李·克拉斯納(Lee Krassner),也因此結緣,後來成為了他的妻子。

好景不長,1943年,這個項目被逐步終止,政府甚至下令一次性銷毀十幾幅油畫,其中包括波洛克的《陽光海岸》、《海灣時光》等20幅油畫,剩下的捆綁論磅出售。走投無路之下,波洛克還曾偷過食物和煤氣以維持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

生活朝不保夕、創作無人問津,波洛克嚴重酗酒,不得不一次次接受戒酒治療和心理乾預。但殘酷的現實並不能阻礙波洛克在藝術領域的探索,他仍不斷地找尋屬於自己的藝術風格,打破畢加索風格的條框,加入印第安文化的元素。只有在創作的過程中,他才能暫時抽離現實的殘酷,找到自己情感的出口和片刻的安心。

他將生活的際遇作為靈感的源泉,自由地揮灑顏料,挑戰“繪畫”的邊界。其實,這樣的畫作也是他對現實境遇的一種回應。

終於,他的努力有了一些回報,他鮮明的個人風格和獨特的繪畫方法吸引了藝術界的關注。著名藝術收藏家和畫廊經營者佩吉·古根海姆(Peggy Guggenheim)舉辦了“年輕藝術家春季沙龍”的選拔展覽,波洛克也被邀請到場參加。

展覽的評委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走到波洛克的畫前,一時語塞,不知如何點評。後來他對佩吉說:“這大概是長久以來,我看過的最激動人心的畫作”。史無前例的“滴畫”作品讓波洛克成為這個展覽的贏家,他獲得了空前的媒體報導,也把他推上了“美國現代藝術第一人”的寶座。

1944年對於波洛克來說是一個里程碑,這一年,MoMA以650美金的價格購入了他的作品《母狼》。這是波洛克有生之年第一幅,也是唯一一幅被博物館收藏的作品。

讓波洛克成名的“滴畫”,是在他僅有的兩年、完全清醒、滴酒不沾的狀態下完成的。那是他和妻子李,剛剛結婚的時候。1945年,他們搬去郊外,波洛克在穀倉裡作畫。這段時間是他創作的高峰期。

《第1號》(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儘管美國國內仍對波洛克的“滴畫”抱有懷疑的態度,但在歐洲,波洛克的作品卻被廣泛肯定和報導。和同時期的畢加索相比,藝評人們驚訝地發現,和波洛克比起來,畢加索的作品竟也顯得老派了。

藝術界的反響讓波洛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媒體關注:1949年《生活》周刊刊登波洛克文章“他是美國在世的畫家中最偉大的嗎?”;同時,在《藝術新聞》裡也刊登了波洛克的大篇幅專訪。

波洛克登上生活周刊封面(圖片來自pinterest.com)

在此之後的1950年威尼斯雙年展,波洛克有6件作品參展。《紐約時報》曾評論雙年展的滴畫,稱波洛克的畫作“有某種破壞力”。在這之後,波洛克收獲了國際知名度和藝術聲譽。

而美國媒體也隨之轉變態度,之後幾次個展波洛克備受好評。美國藝評人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公開表示他認為波洛克是“美國孕育的最棒的藝術家”。同年,波洛克的作品除了定期在紐約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展出,還輾轉到了世界上的各個城市。

但購買他作品的人仍寥寥無幾,人們仍質疑他這樣的“滴畫”是否屬於“藝術”的範疇。和他同時代的藝評人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在發表的評論中戲稱他的畫作為“沉迷於形狀和色彩的裝飾畫家畫的簡單圖畫”

成名卻飽受質疑,這對他原本脆弱的精神狀態來說無疑是致命的。而因為不斷接受採訪、拍攝的壓力,再加上遇到了創作瓶頸,波洛克無法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和脾氣。

這一年,距離波洛克創造出第一幅“滴畫”已經過去了4年。他嘗試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創新的方式,在某一天他忽然發覺,除了重複,他已經無路可走了。

對別的藝術家來說,或許重複是發掘個人風格的一個過程,但對於波洛克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禁錮。從1938年他跳出導師本頓寫實風格的條框開始,他的藝術之路注定是在於挑戰權威,突破邊界。之後,他和畢加索一起嘗試的立體派風格,也在1944年被他所擯棄。而如今,他又希望跳出自己創造的“滴畫”法,找尋新的藝術自由。

1951年,波洛克再次回歸早期的暴力主題,畫作中隱約可以看見殘肢的剪影,再加上隻運用黑、褐色顏料,和他之前色彩鮮豔的“滴畫”截然不同。當時的藝評界對這樣的轉變並不看好,甚至認為波洛克此舉是向具象繪畫的倒退。1952年,波洛克再次嘗試顛覆,讓色彩重回畫作,卻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之後的三年,波洛克勉強創作了《白光》、《探索》和《氣味》這三幅作品,但以他自己的評判標準來看,都不盡人意。於是之後他從此擱筆,不再創作。

《白光》(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但對波洛克來說,無數個在畫室度過的日夜並無法就此淡忘,那段時光仿佛警鍾一般不斷地提醒他,這不應該是他活著的樣子。所以他依舊每天去畫室,嘗試想要做點什麽,但都無功而返。

在畫不出畫的日子裡,波洛克常常處於醉酒的狀態。而他的妻子李也因此深受他醉態的折磨,波洛克會在房間裡橫衝直撞,滿口胡言,甚至朝自己或是妻子揮舞刀子。李只能躲在角落,默默地等待“風暴”過去。等波洛克鬧累了倒下,她再過去把他扛回床上。

借著酒勁波洛克還做過更多瘋狂的事,比如襲警、飆車、毀壞財物、恐嚇別人,但等他事後清醒了,又會誠懇地道歉,說他並不是有意的。他一次次把自己灌醉,在混沌的狀態下活著,看似光鮮亮麗,實則活在輿論中,痛苦不堪。

1956年8月11日晚,波洛克在去往聚會的路上出了車禍,當場死亡。沒有人知道這個事故是否算是意外,但或許對於44歲的他來說,是“意料之中”的解脫。

3

為什麽波洛克作品能拍出高價?

波洛克死後,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為波洛克舉辦紀念回顧展,並在1967年舉辦了更為全面的大型展覽。1998年和1999年,美國MoMA和英國泰特不列顛(Tate Britain)也不甘落後,也分別為波洛克舉辦了大型的回顧展。

藝術界流傳著這樣的說法“Death Sells”,梵高和波洛克就是這一說法的典型案例。在波洛克逝世後的幾十年年間,他的作品的藝術價值也翻了好幾千倍。

1973年,波洛克的《第11號作品》由澳洲政府購入,拍賣價200萬美金。在當時,這是拍賣價格最高的現代藝術作品。而在波洛克離世50年後,他的第5號作品於2006年成為世界上最貴的拍賣藝術品之一,拍賣價高達1.4億美金,在近十年內沒有其他拍賣藝術品能打破這個記錄。

《第5號》(圖片來自jackson-pollock.org)

2016年,波洛克的第17A號作品再創拍賣奇跡,由美國著名對衝基金城堡集團掌門人肯尼斯·格裡芬(Kenneth Griffin)以2億美金的價格購入個人收藏。

波洛克畫作能賣出如此高價,到底是因為什麽呢?

波洛克作品的藝術價值

不同於傳統的油畫和雕塑的藝術形式,現代藝術使用創新的材料和媒介,旨在抒發一種情感、一種狀態、或是傳達畫家對於社會或政治的一些看法。

戰後40年代的美國,人們被工業文明和都市文化侵襲,而文化藝術行業卻依然落後歐洲一大截——甚至在不少展覽上,連一個美國藝術家的作品都沒有。這時候,波洛克適時出現了。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是20世紀美國最重要的藝評人之一,當他第一次看見波洛克的滴畫時,他感歎道“傑克森就是這個國家孕育出的最厲害的畫家。”

半個多世紀以來,波洛克的抽象表現主義畫作一直被認為是美國自由性格的經典表現。

波洛克的畫作並無時效性,不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在幾十年後的今天,人們仍能從畫中看出與時代相關的新的思考,這也是波洛克的作品的社會和藝術價值隻增不減的根本原因。

藝術品定價的秘密

在《藝術品如何定價》一書中,作者詳細描述了現代藝術作品買賣和升值的過程。先是得到業餘收藏家的青睞和資助,然後再以參與國際平台的展覽為跳板,提高畫家本身的知名度。更高的知名度意味著在藝術品市場中價值越高,增值的可能性越大。

另一方面,畫廊或是畫商會為了維持藝術品的價格、保護簽約的藝術家、或避免藝術品被過分當做商品買賣,而將價格抬高。

波洛克的畫作可以說是這種藝術生態的一個案例。通過威尼斯雙年展這個國際平台,波洛克在國際藝壇的知名度有所提高,媒體對他的關注也因此多了起來。得到媒體的報導後,波洛克的畫作價格也漲了不少。再加上他作為現代藝術先驅者的身份,畫廊會更加注意不讓作品商品化,減少對此作品的買賣頻率,從而保護這幅畫的畫面狀態和藝術地位。

藝術品投資已然成為資產保值的首選

格裡芬以2億美金的價格購入波洛克的作品後,在市場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英國電報察覺到,這位投資人近期開始往藝術品市場、房地產和慈善方面投入資金。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剖析了格裡芬的這一舉動,他們認為這象徵著近期藝術品交易市場火爆的原因—— 在當今石油價格大幅度波動,經濟放慢增長的全球背景下,藝術品投資兼顧了增值保值、資產質押、金融工具等職能,成了資產的避風港。

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藝術類投資年度盈利率達到了10.6%,是所有投資項目中年度盈利率最高的。

如今,波洛克的作品在世界各地32個博物館常年展出,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遊客慕名而去。波洛克更是藝術歷史課本裡的里程碑式人物,為後人所讚頌。

這一切,波洛克已無從知曉。但他留在世上的畫作,是他存在的證據。就像他所說的那樣,“繪畫就是人存在,活著的一種狀態。或者可以說,繪畫是一種自我尋找、發現,每個好藝術家畫的都是他本人。”

References:

1). 《波洛克|不再掙扎!》作者:耀勻(ID:artedge)

3). 傑克森·波洛克組織官網:jackson-pollock.org

4).《波洛克傳》作者:史蒂芬·奈菲、格裡高裡·懷特·史密斯

5).《藝術品如何定價》作者:奧拉夫·維爾蘇斯

6). Art in a minute: Jackson Pollock,Kazoart,kazoart.com

7). 《另眼看藝術》作者:朱利安·巴恩斯,節選:勃拉克:繪畫界的心髒

8). Jackson Pollock Quotes,Goodreads, goodreads.com

9). 知其然 | 波洛克:他是美國在世最偉大的藝術家嗎?,搜狐文化·知其然專欄

10). 傑克森·波洛克作品:全球最昂貴的繪畫,搜狐文化·俄羅斯菲爾油畫藝術聯盟

11). Pollock: Genius or Charlatan, The Guardian 衛報theguardian.com

12). Was Jackson Pollock overrated? OpenCulture,openculture.com

14). Lee Kransner: Beyond Pollock, The NewYork Times紐約時報,nytimes.com

15). 蘇富比官網:sothebys.com

16). Billionaire Ken Griffin Paid 500Million for Pollock and De Kooning paintings, Wall Street Journal,wsj.com

17). Billionaire Griffin said to pay 500million for two paintings, Bloomberg, bloomberg.com

19). Government Art: Relief, Propaganda, orPublic Beautificati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 Art and Death: How many paintingscould Jackson Pollock have made?, Artnome,artnome.com

21). The best investments of 2018: Art,Wine, and Cars, Wall Street Journal,wsj.com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