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300萬元成交的人工智能畫作,真有收藏價值嗎?

季濤

近期,一幅由人工智能(AI) 創作的藝術作品《埃德蒙· 貝拉米肖像》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43.2 萬美元(大約300 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賣成交。

當時,拍賣師報出的起拍價只有5500 美元,歷經了55 次出價,最終以估值上限的40 多倍價格拍出。同一專場中另有20 多幅畢加索的作品,卻沒有一幅能超過《埃德蒙· 貝拉米肖像》的拍價。這是第一件在國際拍賣會上成功交易的人工智能藝術品,吸引了國際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這幅畫作是由巴黎一個名為“顯而易見”(Obvious)的藝術團體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創作而成,是採用電腦將15000 幅從14 世紀到20 世紀的肖像畫數據處理後製作而成。在繪製過程中,電腦算法不斷將正在繪製的作品與已有的經典肖像畫數據進行比較,再反饋給繪製過程對創作做進一步調整和修正。

AI的創作團隊Obvious

也許,一些藝術界或鑒賞收藏界人士不會認同這是件藝術品,也不認為該作品具有收藏價值。

人們或許覺得這是電腦算法根據無數張經典畫作拚湊出的繪畫,稱不上原創,也算不得藝術;也許有人會認為,人工智能繪畫過程缺乏藝術創作的真情實感,所以沒辦法讓人類感受到藝術作品背後的喜悅或是憤怒。

筆者覺得,畫家們學習繪畫之前也需要大量臨摹前人的作品,借鑒別人的創意和技法。電腦算法在學習和模仿成千上萬幅畫作之後,已並非簡單拚湊,而是摸索人類作畫的方法進行創作,只要生成的 是誰都沒見過的畫作,應該屬於原創。

谷歌AI系統Deep Dream的畫作

繪畫總是要借助於各種創作工具,人類可以用畫筆也可以用畫刷。當代藝術在創作工具上做了許多新的探索,比如,中國藝術家蔡國強先生就用炸藥和煙火做工具,將自己心中的藝術構想瞬間用燃爆過程去生成作品。顯然,人工智能是一種新型的電子繪畫工具。

雖然,人工智能創作中沒有情感產生,但其創作出的作品並非不能打動人心。2016 年,索尼公司通過人工智能創作了一首具有披頭士樂隊風格的流行歌曲。

日本採用人工智能創作的科幻小說《電腦寫小說的那一天》騙過了所有人類評審,成功入圍日本微小說文學獎。

日本研究組松原仁教授在報告會上演講

2017 年,微軟和湛廬文化合作推出了小冰原創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完全由人工智能創作的詩集。

這些人工智能創作的作品都可以感染和調動起聽者或觀者的情緒,使他們獲得藝術帶來的各種感受。

為什麽這件《埃德蒙 · 貝拉米肖像》會拍出“天價”?它有沒有收藏價值?

一般而言,藝術品的市場價值除了由其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等決定以外,還常常在乎於作品是否有創見性(創新價值)和稀缺性。作品《埃德蒙 · 貝拉米肖像》的創新價值和稀缺性是構成其價格的重要組成,畢竟是人工智能作品的第一次拍賣,會形成廣泛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出現高價也就不奇怪了!

於是,人們紛紛開始擔心,未來的藝術家職業會不會被人工智能的繪畫創作所取代,最終影響到藝術家的生存空間?

筆者以為,目前看來應該不會。因為,當遍地都是人工智能作品時,就會更顯出藝術家徒手創作的藝術特色的珍貴。藝術家手創作品的直接感受和思想創意也許比採用各種間接工具的創作都來得更加靈活和富於改變。

數字創作工作室OUCHHH在法國巴黎藝術中心推出了一場名為“Poetic AI”的展覽。

未來的藝術品市場上一定會出現越來越多的人工智能作品,其創新價值或許會逐漸遞減,稀缺性會減弱,但由於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熟,創作出的作品也會更加多姿多彩,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將會有更多的提升。

因此,反映在市場價格上,人工智能作品也許將不斷創出新的“天價”。

文章轉載自:收藏拍賣雜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