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方臨床模擬練習-每日一案(第781期)

張某,年33,失眠半年矣,歲前因嶽父患腦瘤,雙目失明,彌留枕席。翁煩躁輾轉,呻吟呼喊,奉侍月余致失眠,嚴重時徹夜不寐,服鎮靜葯時效時不效。望其面色暗紅,額光閃煜,舌尖紅,苔薄黃。

詢知納佳易飢,大便乾燥,狀如羊糞,兩三日一解,口乾舌燥,思飲欲冷。頭額、前胸多汗,夜間渾身焦熱,心如焚炙,神若無主,目不交睫。切其脈,沉滑略數。診其腹,腹壁厚實,無壓痛。

處方:██。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麻黃東加味(註: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趙某,男,53歲。小便白濁,尿有泡沫十餘年矣。多次尿檢無異常。詢知微惡風寒,無汗,咳嗽,頭悶重。素日易上火,口渴思飲。胃納尚可,大便日一行,小便不急不痛,亦不短赤。視其舌,淡紅少苔。切其脈,浮細緩。

脈證分析:白濁為濕,泡沫為風。結合諸症,辨為風濕久羈肺衛,水源不清,是以小便白濁、多沫;內有鬱熱,故而口渴思飲。

治當宣散風濕,兼清內熱。擬麻黃東加味:

麻黃10g 桂枝6g 杏仁10g 甘草6g 蒼朮15g 苡仁30g 石膏15g 三劑

二診:葯後微汗出,咳亦輕。通調已司其職,上源亦漸復清。以病期久遠,凈其邪,原方續進三劑,唯麻桂減量耳。

原文複習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論》第85條: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各家論述

《醫方考》:麻黃之形,中空而虛,麻黃之味,辛溫而薄;空則能通腠理,辛則能散寒邪,故令為君。佐以桂枝,取其解肌;佐以杏仁,取其利氣;入甘草者,亦辛甘發散之謂。

《傷寒來蘇集》:麻黃色青入肝,中空外直,宛如毛竅骨節狀,故能旁通骨節,除身疼,直達皮毛,為衛分驅風散寒第一品葯。

然必藉桂枝入心通血脈,出營中汗,而衛分之邪乃得盡去而不留,故桂枝湯不必用麻黃,而麻黃湯不可無桂枝也。杏為心果,溫能散寒,苦能下氣,故為驅邪定喘之第一品葯。

桂枝湯發營中汗,須啜稀熱粥者,以營行脈中,食入於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故爾;麻黃湯發衛中汗,不須啜稀熱粥者,此汗是太陽寒水之氣,在皮膚間,腠理開而汗自出,不須假谷氣以生汗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