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詠癌症去世,「癌症」要如何去治療與預防

真的很難過,很多很多和我們的成長聯繫在一起的名字,在陸陸續續地離開。

今天早晨被這樣一條讓人震驚和惋惜的消息刷屏。

據悉,著名節目主持人——李詠,在美因病去世,享年50歲。

發布微博的是李詠的妻子哈文,她是李詠在北京廣播學院的同學,倆人育有一女。

而當小編看到博文中的「永失我愛」這4個字時,也深深地感受到了那股無力與哀思。

這不僅是哈文的情感,更是通常情況下人類面對癌症的真實處境。

只得道別,無力挽留!

我們經常會聽聞周圍熟悉的公眾人物甚至親戚朋友,會因患癌症突然地與世長辭。

像小編非常喜歡的女歌手姚貝娜在2015年因乳腺癌複發在深圳逝世,享年33歲。

像半月前因癌症併發症去世的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享年56歲。

像一代傳奇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喬布斯在2011年因患胰腺癌辭世,享年56歲。等等

這些一行行的盤點,好像用血一樣的文字在我們心頭書寫著,癌症的可怕與難以治癒。從一些資料中,我們不難發現癌症似乎更「青睞」於那些壓力山大、工作忙碌、作息不那麼容易規律的「成功人士」。

實際上,癌症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根據世衛組織公布數據表明,全球每年880萬人死於癌症,佔全球每年死亡總人數近六分之一。每年1400多萬新發癌症病例,預計到2030年將增加到2100多萬。

很多人認為,一旦患有癌症就面臨著死亡。癌症為什麼可怕?癌症有哪些種類?目前醫學水準在治療癌症發展到了如何水準?癌症是可以被治癒的嗎?有哪些方式預防?以下是小編準備的一個科普文,為自己的健康負責,轉起來。

常見的癌症:每分鐘有1人死於肺癌

在大多數人心中,癌症往往與「絕症」是同義詞,癌症的可怕源自人們對不治之症的恐懼。

癌症又名為惡性腫瘤,指的是細胞不正常增生,且這些增生的細胞可能侵犯身體的其他部分;不是所有的腫瘤都會癌化,有些細胞增生不會侵犯身體其他部分,稱為良性腫瘤。癌症常見的徵象與癥狀包括新發生的腫塊、異常的出血、慢性咳嗽、無法解釋的體重減輕、以及腸胃蠕動的改變等等,但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這些癥狀,因此發現這些癥狀並不一定表示得了癌症。在人類身上,目前已知的癌症超過一百種。

癌症有哪些特點呢?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趙承淵稱:「癌症的發病率很高,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不少;癌症難以早期發現,很多癌症發現時已處於晚期;癌細胞紀律性差,容易轉移;現有的治療手段無論是手術、放療、化療還是藥物治療都有各自的局限,難以徹底治癒癌症。」

世界上癌症到底有多少種呢?雖然醫學上尚未嚴格的統計,但國際頂級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發布了全球癌症最新數據,分析了全球癌症的發病情況。

男性最常見的癌症是攝護腺癌,氣管、支氣管和肺癌,佔所有癌症病例的40%;死亡率和傷殘調整生命年(DALYs)最高的是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癌,胃癌;而女性中最常見的是乳腺癌、結直腸癌和皮膚癌,佔所有病例的40%;死亡率和DALYs最高的是乳腺癌,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結直腸癌。

全球發病率最高的十大癌症,排名第一的氣管、支氣管和肺癌(TBL)。從2006年到2016年,肺癌病例增加了28%,並在2016年橫掃了200萬人口,導致了170萬的死亡病例,是全球發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排名第二的是結直腸癌,這一增長主要由於人口老齡化和人口增長,患病幾率男性高於女性。

排名第三的是乳腺癌,女性殺手。不少女明星也因此受到病痛的折磨。對女性來說,乳腺癌是131個國家最常見的癌症,也是112個國家最常見的癌症死亡原因。但這並不意味男性不會患有此病。據統計,有1萬男性也因此失去了生命。

排名第四的是非黑素瘤性皮膚癌,暴露於日光越多,皮膚癌風險越高。第五是攝護腺癌;第六是胃癌,這也是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排名第三的癌症;第七是肝癌,全球範圍內,肝癌在男性中更常見,每38名男性中就有1人罹患肝癌,在女性中為每111名中有1人;第八是宮頸癌;第九是白血病;第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癌症查到越早越容易治療,一旦患有癌症,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統計顯示,在所有癌症中,胰腺癌、腦癌、食道癌、肝癌和皮膚癌這5種癌症是容易錯過,但發展速度最快的癌症。

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根據中國的情況作出的報告顯示,在未來的30年,中國因肺癌致死的人數將高達1800萬,這意味著每分鐘會有1人死於肺癌。

肺癌也被認為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

「但其實,肺癌是最可預防的癌症之一。」中國癌症基金會煙草與肺癌防控部部長支修益教授說,遠離煙草、在家常通風、出門戴口罩、少開車、少接觸廚房油煙,使用環保的裝修材料,都可以在第一時間把肺癌拒之門外。之所以肺癌有這麼高的死亡率,主要是因為臨床上近八成病人到了晚期才能確診。

癌症可以治癒嗎?

癌症是醫學最想攻克的難題。人類什麼時候能夠攻克癌症?是目前最為關心的話題。

癌症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王小凡在接受網易科技記者採訪時表示,癌症在中國仍然是第一殺手,而且癌症數量還在增加,目前癌症率增長非常快,可能是因為一些環境的原因,比如說汙染、空氣、水。還有一些傳染病,比如說B肝,B肝也會引起肝癌。肝癌、消化道癌、食道癌等在中國發病率率比西方多。肺癌是在中國和美國都是排名第一的,因為中國有很大的吸煙的人群。

David Baltimore是1975年諾貝爾醫學或生理學獎得主,他在接受網易科技記者採訪時表示,事實上很少有癌症的治療方法能夠真正治療癌症,很多是延長壽命,但是並不能夠真正的治好癌症疾病。而癌症免疫療法是有可能真正的治好癌症的。大概有20%的病人是可以治好的。這是一個全新的癌症治療的前景,非常令人激動,也是非常有效的。

美國耶魯大學UTC癌症研究講席教授、耶魯腫瘤中心免疫學主任陳列平在之前接受網易科技記者採訪時表示,腫瘤免疫療法在今後10年會取得很大的進展,預計能對60%—70%的癌症病人有效。

2018年10月1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的詹姆士艾利森(James Allison)與日本的本庶佑(Tasuku Honjo)以表彰他們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方面的貢獻。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院長沈中陽在今天的「2018世界生命科學大會」上接受記者採訪表示,第一,醫學界對癌症的研究和治療,目前在臨床上取得進步,有些癌症是能治癒的,比如肺小葉癌等,這和幾年前相比,大不一樣,患者能得到長期存活。二,但同樣是癌症,種類不一樣,它的治療成效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就比較難攻克。三,目前有相當多的科學家,都在研究癌症問題。

科學家們在攻克癌症的路線上,分秒奮爭。期待科學家們早日取得突破。

癌症除了傳統治療之外,還能做什麼?

一旦患有癌症,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無助與絕望。癌症的傳統治療主要有:手術、放射、化學藥物治療三種方式。

通常,在發現癌症病灶之後,醫生首先會選擇手術切除它,這也是定點消滅癌症最常用的辦法。在運氣較好或者癌細胞不是那麼活躍的情況下,手術幾乎能夠完全去除體內的癌組織,使身體康復。

除此之外,對局部病灶區進行放射治療,也可達到殺滅癌細胞的目的。許多淺表組織的癌症或早期發現的內臟器官癌症能夠通過這些方法得到治癒。但是,當癌細胞已經發生轉移之後,手術或放療很難獲得滿意效果,則必須進行其他手段。

但傳統的治療在滅殺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產生損傷。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與計算生物學系的終身正教授、Dana-Farber腫瘤研究所功能性癌症表觀遺傳組學中心主任劉小樂在接受網易科技採訪時曾表示,現在對癌症的治療還有靶向藥物治療、免疫治療方法。

目前,目前靶向治療有器官靶向治療、細胞靶向治療、分子靶向治療幾個層次。我們首先要識別目標,癌細胞。因為癌細胞與正常細胞有著多種不同的特徵,這些差別就為我們提供了可用的分子靶點。再找到靶點之後,我們就可以找到一種能夠與這些靶點特異性結合的物質,對靶點進行進攻。這樣可以讓正常細胞避免損傷。

癌症免疫療法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癌症治療方法,目前腫瘤免疫治療(抗PD療法)主要集中在「免疫檢查點抑製劑」,是通過克服患者體內的免疫抑製,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殺傷腫瘤,是一種全新的抗腫瘤治療理念。

劉小樂告訴網易科技,傳統治療、靶向治療以及免疫治療都是互補的,針對每一個病人腫瘤特異性的情況,找到最好的復方療法,對病人真正起到治療作用。

」我們並不能說治癒所有癌症,但我相信在現在年輕人的有生之年,大部分癌症是可以得到治療的,也有治療的。「劉小樂表示。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癌症侵蝕著人的身體,同時也影響著人的情緒與感受。因此,癌症患者的心情與情緒也對病情有一定的影響。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讓自己保持最佳狀態,可以幫助患者更好的應對癌症。

癌症,如何預防?

癌症如此可怕,那麼哪些因素容易引起癌症?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成功,有以下幾方面:

1.煙草:煙草使用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單一最大可避免風險因素,估計每年導致22%的癌症死亡。2004年,740萬癌症死者中,有160萬由煙草使用導致。吸煙可導致多種形式的癌症,包括肺癌、食道癌、喉癌、口腔癌、咽喉癌、腎癌、膀胱癌、胰腺癌、胃癌和宮頸癌。大約70%的肺癌負擔單單由吸煙引起。

2.飲食和身體活動:缺乏運動、飲食因素、肥胖和超重超重和肥胖與多種類型的癌症相關,如食道癌、結腸直腸癌、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和腎癌。飲食中水果和蔬菜含量高可能對抵抗多種癌症起到保護作用。相反,過量食用紅肉和醃製肉類可能會增加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另外,預防與飲食相關癌症的健康飲食習慣還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定期鍛煉身體、保持健康體重加上健康飲食可大幅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3.飲酒:飲酒是導致多種癌症的一項風險因素,包括口腔癌、咽癌、喉癌、食道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和乳腺癌。罹患癌症的風險隨著酒精攝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如果人們在大量飲酒的同時還大量吸煙,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會大幅提高。與酒精相關的特定癌症類型在男性和女性群體中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平均攝入水準的差異。例如,男性中因酒精引起的口腔癌和口咽癌佔22%,而女性的相應負擔則降至9%。這類性別差異還體現在食道癌和肝癌方面。

4.感染性疾病:傳染性病原體導致的癌症死亡在發展中世界佔將近22%,而在工業化國家則佔6%。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癌;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導致宮頸癌;幽門螺旋菌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5.環境汙染:帶有致癌化學物質的空氣、水和土壤環境汙染導致的癌症佔癌症總病例的1–4%。飲用水或室內和周圍空氣汙染可能會帶來環境致癌化學物質暴露。

6.職業致癌物:在工作環境中,有40多種物質、混合物和暴露情況對人類有致癌性,它們被歸類為職業致癌物。職業致癌物與肺癌、膀胱癌、喉癌和皮膚癌、白血病及鼻咽癌之間的因果關係已有很好的文字記載。

世界癌症基金會和中國癌症基金會曾聯合提出防癌12條建議,如下:

1.戒煙限酒。這是防治所有慢性病的必要舉措。

2.保持良好心態。這是提高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3.在正常體重範圍內儘可能瘦。不包括糖尿病病人。

4.每天至少從事30分鐘身體活動。走路是最好的運動。

5.避免喝含糖飲料。限制攝入高能量食物。

6.多吃各種蔬菜、水果、全麥和豆類。

7.限制紅肉攝入,避免攝入加工的肉製品。

8.男性每天不超兩份酒,女性不超一份。(一份酒精含量10-15克)

9.限制鹽醃食品或用鹽加工的食品。熏製食品也要少吃。

10.不用膳食補充劑預防癌症。醫護人員吃保健品的也並不多見。

11.母親對嬰兒最好進行6個月全母乳餵養。減少乳腺癌的發生。

12.癌症患者治療後應遵循癌症預防建議。

結語

生命脆弱,健康生活,從點滴做起。

【附錄:目前癌症檢測技術的進展】

全球的科技公司和科學家也從未停止過癌症診斷的探索。關於癌症診斷,許多新型的癌症檢測技術不斷湧現,目前有以下的成果:

AI 檢測:2017年年初,谷歌研發出用於乳腺癌診斷的人工智慧(AI)系統。這套系統分析了大量的病理組織顯微影像,速度比人類快得多,且腫瘤檢出率高達92.4%。

尿液檢測:日本名古屋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利用納米線材料,發明出一種新的檢測技術,能夠從1ml尿液中檢測出約1000種微核糖核酸。利用這種技術分析癌症患者的尿液,發現某些特殊的微核糖核酸出現了異常現象,且與肺癌、肝癌、膀胱癌、攝護腺癌等幾種癌症的患病特徵相關。

新型液體活檢創癌症診療: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團隊正在使用一種新型血液分析設備——NanoVelcro晶元,根據循環血液中的腫瘤細胞診斷並追蹤攝護腺癌等癌症進程。利用液體活檢(又稱「血液活檢」)技術進行癌症診斷,能夠減少對穿刺或手術活檢等侵入性檢查的需要。研究者認為腫瘤檢測應該與血液測試一樣簡單,就像檢查血壓和體重一樣,那才是醫學的未來。

免疫新藥物相繼面世:免疫療法是通過改造人體的免疫系統,使免疫系統特異性攻擊腫瘤來發揮抗癌作用。以PD-1/PD-L1抗體、CAR-T為代表的免疫療法為人類對抗癌症提供了新的「武器」。PD-1/PD-L1抗體被譽為抗癌的「顛覆性療法」。

CAR-T細胞療法是通過特異性識別癌細胞上的抗原來發揮作用,2017年8月,人類歷史上批準的首款CAR-T療法正式上市,用於治療複發或難治性(r/r)兒童和年輕成人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表觀遺傳新療法:美國Genentech公司的研究人員鑒別出一種關鍵酶類,該酶能夠通過對細胞染色質進行表觀遺傳學修飾,促進胰腺癌細胞惡性轉化,靶向作用該酶類或能有效促進胰腺癌細胞對當前療法變得敏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將幾種表觀遺傳治療藥物聯合使用,對非小細胞肺癌進行治療,能夠讓其更好地響應免疫療法。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癌症表觀遺傳學和癌症免疫學相互依賴。因此,免疫治療和表觀遺傳治療的組合療法將是抗癌藥物發展的下一個前沿。

癌症疫苗進展:隨著癌症研究的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可以通過研發癌症疫苗來實現癌症的預防和治療,這也成為人類攻克癌症的新陣地。

宮頸癌疫苗希瑞適獲得了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上市許可。其實除了宮頸癌,許多癌症也有望通過疫苗來進行防治。

RNA 疫苗助力免疫系統預防癌症:德國美茵茨大學的研究利用免疫系統對病毒感染的反應,開發出一種納米粒子RNA疫苗。疫苗通過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在實驗鼠和3位晚期黑色素瘤患者身上成功誘發了抗癌免疫反應。該研究為通用癌症疫苗的出現鋪平了路線,有望讓癌症免疫療法成為現實。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在癌前階段將特定的雙鏈RNA注入肝癌模型小鼠的體內,可啟動先天免疫系統,阻止小鼠肝癌細胞的生長。研究認為可能存在一種疫苗,可對肝癌高危人群癌症的發生產生一定的預防作用。

新疫苗有效抗擊HER2陽性乳腺癌:有數據顯示,HER2陽性乳腺癌在所有人類乳腺癌中佔20%~30%,是最為兇險的乳腺癌。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和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新的疫苗技術可以對抗小鼠HER2陽性乳腺癌。此外,華中科技大學等研究部門的科學家們發現,將HER2陽性乳腺癌抗原裝載入矽微粒,可大幅度提高疫苗的效力。開發一種抵禦HER2的癌症疫苗,或可幫助機體免疫系統識別並摧毀過表達HER2的癌細胞,同時也不會對健康細胞帶來任何負面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