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拉松5年內注冊賽或將過千 發展!中國還有潛力

資料圖資料圖

  據不完全統計,4月15日全國有40余場馬拉松路跑比賽,超過26萬人在這一天共同奔跑。有人戲稱,這一天是中國馬拉松日。為何很多比賽都會選擇這一天開跑?在這麽多賽事中,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為跑友服務、讓馬拉松行業更好地良性發展?帶著這些問題,北京晨報記者日前採訪了多位馬拉松資深業內人士,他們認為更多跑友的期待和跑步人群的增長,讓馬拉松在中國有了更廣闊太空,未來只有做出更有特色的賽事、更好的運營和跑友服務,與跑友一起成長,才會讓馬拉松運動更好地發展。

  盛況 最高紀錄一天43場跑賽

  中國馬拉松賽事發展迅速,從2015年起賽事數量就呈現出逐年翻番的態勢。2017年10月,中國首次出現一個周末舉辦22場馬拉松的盛況。據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於洪臣介紹,在2017年全國舉辦的1100余場馬拉松賽事中,參賽人次接近500萬。預計到2020年,全國馬拉松規模賽事將超過1900場,各類賽事參賽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馬拉松運動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4月15日這一天,全國各地就有包括北京半程馬拉松、武漢馬拉松、上海崇明國際馬拉松、麗水半程馬拉松等40多場全程和半程賽事。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這個“馬拉松周日”的跑步參賽人數就已經超過20萬。其中全程的參賽人數預計為27600人,半程馬拉松的預計規模為94600人,而其他路跑賽事的整體規模為88500人。再加上這個周末其他跑步賽事的參賽人數,那麽這個數字最終有可能超過25萬。中國田協發布的《2017中國馬拉松年度報告》中,全年的馬拉松及相關運動賽事(800人以上規模)達1100場,賽事最多的一天是去年的9月24日,那一天全國有43場各種各樣的跑賽。

  對於為何這一天會有這麽多比賽“扎堆”,具有10年經驗的馬拉松路跑運營專家中銳體育總經理劉曉磊告訴記者,“進入4月,中國大江南北都進入最適合跑步的季節。今年春節比較晚,3月份華東及華南地區雨水又多,加上4月15日前一周是清明小長假,再過兩周又是五一小長假,於是比賽都集中在了一起。”

  增量 五年內注冊賽或將過千

  田管中心馬拉松辦公室主任水濤此前告訴記者,“五年內,中國田協的注冊馬拉松賽事很有可能達到1000場。”在如此多場賽事的大背景下,如何吸引跑者,讓跑友更積極參與,是每一個馬拉松要面臨的問題。對此,資深馬拉松運營專家劉曉磊表示,“打造特色賽事,打造精品賽事,讓馬拉松成為城市品牌,也讓馬拉松賽事自身成為一個品牌,擁有更多價值,將是馬拉松賽事突圍的重要因素。”

  上個周末,擁有62年歷史的北京半程馬拉松,因為獨特的地理優勢,具有魅力的城市特色,無疑成為所有比賽中的一個亮點。創於2016年的武漢馬拉松更新為中國田協的“馬拉松大滿貫賽事”,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讓比賽更好為跑友服務。麗水半程馬拉松今年已經是第三屆舉辦,主辦方通過為每位選手佩戴獎牌、最後一名跑者完賽禮遇等舉措提升賽事品質,當地跑友獲得冠軍,更是讓賽事扎根本地。

  有著超過10年馬拉松採訪經驗,見證了馬拉松在中國興起的業內資深記者分析,“馬拉松賽事無疑已經成為全民健身最為有熱情的一塊陣地,更大的投入、更精心的策劃、更果斷的執行,讓賽事本身的價值更具吸引力,也會讓跑友更熱情參與。”

  運營 打造差異化避免同質化

  4月15日這天有超過40場路跑賽事,從整體上來看,很多都是第一年舉行的年輕賽事,未來它們會有怎樣的表現和發展現在還很難判斷,而且其中大多數賽事並非在一線城市舉辦,這說明跑步已經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市場需求。對於更多賽事而言,為了滿足不同階段的跑友需求、滿足不同城市的跑友需求,馬拉松路跑賽事更要在運營思路上根據城市和賽事特點,找到突圍路徑,劉曉磊說,“在保證賽事品質的基礎上,在賽事特色選擇上要根據城市、賽事的屬性,做足亮點,將重點突出,圍繞重點進行相關環節設定,讓跑友充分感受到比賽的溫度。”

  隨著女子半馬、森林馬拉松、生態馬拉松等比賽形式興起,跑步和旅遊、文化的融合取代了單一競技體育形式,多元賽事成為中國馬拉松未來新的發展方向。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認為,“一線城市舉辦馬拉松,將受交通、城管等多種因素影響,而三四線城市在路線選擇上則更加靈活,有著‘差異化’標簽的馬拉松,將會在這個大環境中突圍。舉辦馬拉松,要明確自己的目的,打造差異化,系列化開發和特色發展結合。馬拉松有各種各樣的類型,要打造適合自己城市的,可以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同時避免同質化發展。”

  發展 馬拉松賽中國還有潛力

  以美國為例,據有關機構統計,2016年在美國本土舉辦的全程馬拉松為1100場,半程馬拉松則有2800場。而所有馬拉松賽事的參與人數更是達到了1696萬左右。和美國相比,我們不管是在賽事數量上還是在參賽人數上,都還有發展潛力。可以看到的是,很多地方的馬拉松賽事因為名額有限,能否中簽是每個跑者報名後最關心的事。

  無論是跑友、賽事組委會、運營公司、媒體還是專家學者,都對於馬拉松的前景非常看好。從廣泛意義來說,跑步是最為簡便鍛煉身體的方式之一。隨著跑步人群的增多,品質不斷提升,人們對於比賽的需求和渴望越來越高。而馬拉松賽事本身,在數量增多的情況下,也要不斷提升賽事品質,同時為未來培育更多跑步人群,傳遞跑步理念。

  今年一些比賽特意增加了10公里這種便於“跑步小白”參與的賽事,劉曉磊說,“經過多年的賽事運營,我們發現跑友有這樣的需求,比如一開始參與了健康跑,第二年就會希望能挑戰10公里,在之後是半馬,再往後是全馬。”劉曉磊說,“在馬拉松比賽中,不斷滿足跑友的成就感,為他們的進步喝彩,與他們一起成長,更廣泛地傳播運動健身的理念,增加大家的參與感,是賽事運營方應該要做的。只有這樣,才會讓更多人感受到體育本身最精彩的樂趣和魅力,提升參賽品質,讓馬拉松和路跑甚至體育文化,更廣泛傳播。”

  北京晨報記者 宋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