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為何總是瘦不下來?

大家在瘦身與運動中,經歷過很多類似令人崩潰的狀況,其實往往都是由於觀念不正確,方法不適合自己,才會一直撞牆撞到心灰意冷,還是達不到目標。比如:『為什麼,很多人都說跑步會瘦身,偏偏我怎麼跑就是一點兒用都沒有?』

想減脂,要多做有氧運動?!

大家覺得正確還是誤解呢?其實,我一直很想傳達一個觀念,在大健康的知識領域中,很多時候,沒有一個「絕對性」的答案。針對這個問題來說,你多做有氧運動是否有助於減肥,要看你的『個人體適能狀態』。

我們先來看看,到底什麼是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重複一個穩定肢體活動模式長達一段時間(通常為15-20分鐘),例如:跑步/游泳/騎行,這時身體的能量供應轉為有氧系統,身體使用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提高。但是,別會錯意了!使用脂肪提供能量比例提高,不代表你就在大量燃燒脂肪!當身體處在有氧系統時,使用脂肪提供主要能量來源,但脂肪最高使用率,也不會超過整體的50%,剩下的能量來源,還是來自糖元系統。

除了有氧運動的時候以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較高,還有一個時候你的身體也是以脂肪提供能量為主,它就是:你在當沙發馬鈴薯的時候!身體在安靜或是穩定規律運動狀態時,使用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會比其它時候多。那大家覺得,當沙發馬鈴薯,會變瘦嗎?記住:當你處在穩定的有氧系統能量使用時,這時候運動的強度是『低』的。

到底做什麼運動瘦身更有效率?

怎麼樣讓脂肪減少呢?我們先撇除許多荷爾蒙因素的影響,回到一個簡單的加減法。當你的身體消耗7700大卡時,就會少掉一公斤的體脂肪;反之每增加7700大卡,就會增加1公斤體脂肪。從這個角度來看,跟熱量鬥爭的第一要務,當然是從飲食來控制比較快啊!接著就是用運動來『消耗更多的熱量』。所以,如果從「消耗熱量」這件事著手,有氧運動就不是第一選擇了。因為有氧運動能消耗的熱量是少的,一直持續低強度運動長時間,整體消耗熱量少,還可能造成壓力荷爾蒙增加,導致減脂不易。

無氧強度的運動,消耗熱量才是多的,包含達到一定強度後(因個人體能而定),後燃效應產生。雖說無氧運動時脂肪提供能量的比例少,但消耗熱量增多,加上飲食控制,才容易把那討厭的7700大卡消耗掉啊!無氧運動,不是只有重量訓練,也可以是連續性的運動,比如:快慢交錯的跑步。短暫衝刺為無氧,慢速恢復是有氧,連續交替下來,能實現更多熱量消耗。

為什麼還是要做有氧訓練?

因為運動不是只為了減肥,而是為了整體體能與健康的提升。如果為了賽事或個人目標,需要挑戰馬拉松、鐵人三項……之類的運動,那麼多做長時間有氧運動,訓練身體的紅肌,增加肌肉細胞中的粒線體,以及讓身體適應是非常必要的。任何初學者開始運動,都必須建立基礎的有氧能力,因為有氧運動能同時增強基礎的心肺功能系統。在美國運動協會的訓練指導方案上,建議有了基礎心肺能力的人,才能開始做間歇運動。有氧基礎的定義為:能夠連續持續大肌群反覆動作(例如跑步)達到20分鐘,而且保持「有點喘但還可以說話」程度,並且過程沒有出現不舒適感受。

每個人的「有氧」「無氧」程度都不同

簡單想一個問題:跑步是有氧運動嗎?深蹲是無氧運動嗎?如果你對以上的問題有肯定的答案,那就是錯的。對於許多初學者來說,可能僅僅慢跑都很困難,這時候跑步的難度,對他們而言是無氧運動,快走可能才是有氧運動;對於許多運動員來說(例如crossfit),持續性的扛重量深蹲甚至扛重蹲跳,對他們來說只是有氧運動,更大的重量可能才達到無氧程度。所以說,每個人的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不在同一個水準上,要看個人的體能狀態去調整運動。

對於運動小白們來說,剛開始運動以瘦身為目標,體脂可能都超標,『能消耗更多熱量』的運動會比單純做有氧運動更有效率達到目標;

對於運動愛好者來說,已經有一定的運動能力,或者體脂肪也已經在標準值,有時候遇到減脂瓶頸,這時候再來嘗試有氧運動,可能就會有很不錯的效果。所以重點還在於大家怎麼調配自己的運動課表,以及你當下的身體狀況。

21陪你跑 第 7 期

科學研究表明,養成一個習慣平均需要21天的時間,運動也不例外。

這是每天早上9點「21陪你跑」微信群裡的景象,前一天達成目標的夥伴們紛紛領取紅包,群內一片歡騰!

夥伴們紛紛把當天的運動戰況發布到群裡,達成10滴汗水的夥伴第二天早上9點就可以領取紅包咯!

如何報名?

活動規則

運動最難的就是持續,21天可以讓你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是「21陪你跑」。

世衛組織:每天運動可以增壽。比如:每星期運動75分鐘,那麼比起完全不運動來說,在40歲之後壽命可以延長1.8年。一周運動450分鐘以上,則可以延壽4.5年。運動增壽這一定律適用於不同體質指數的人群,不論是普通體重者、超重者還是過度肥胖者。

來「21陪你跑」,每天領紅包,

順便帶走「壽」+「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