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以為乾隆只有農家樂審美?那你就錯了

本報記者 王雪茹

最近隨著各大清代宮鬥劇的熱播,乾隆成了最忙、出鏡率最高的皇帝。乾隆的詩書畫印在歷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可褒可貶。各類器物的施色以及紋飾也雍容華貴到極致,透著濃鬱的“農家樂”氣息,但其在位期間製瓷工匠創燒出的各類新器形,由於其燒造難度之大,卻著實值得稱讚。

乾隆洋彩透龍夾層玲瓏尊將拉開2018年秋拍序幕。此件拍品估價5000–7000 萬港元。著錄於 1905 年紐約山中商會圖錄,1924 年納入日本私人收藏近一世紀,為禦窯督陶官唐英所製最巧奪天工瓷器之一。此件玲瓏尊歷經近一個世紀,依然保存完好,實屬不易。

清 乾隆 洋彩黃地粉青透龍夾層吉慶有余玲瓏尊(即將上拍)

燒造難度大、存世稀少、出自官窯、品相完好是瓷器拍出高價的決定性因素。此乾隆洋彩透龍夾層玲瓏尊屬轉心瓶,對於這類器物,其工藝複雜,科技含量極高。

轉心瓶是中國陶瓷藝術的珍品,屬於清代創製的一種瓶式。在一個鏤孔瓶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上繪各種紋樣。轉"轉心瓶"瓶體由內瓶、外瓶、底座分別燒製組成。外瓶和內瓶均有畫面,外瓶一般鏤空,可以通過外瓶和內瓶的轉動看到不同的畫面。器物分為轉心瓶和轉體瓶兩種形式,內瓶可以轉動的叫轉心瓶,外瓶可以轉動的,就叫轉體瓶。這類器物燒造難度很大,外瓶和內瓶的乾燥度以及燒成後的收縮率都決定了其燒製的成敗。

唐英在給乾隆的奏折中曾提到此類器形的燒造,乾隆明確提出"不必照隨常瓷器一樣多燒,嗣後按節進十數件。"可見此類瓷瓶的珍罕程度。

此件拍品與2010年被媒體報出以5310萬英鎊(大約人民幣5.5億元)成交的清乾隆琺琅彩“吉慶有余”紋鏤空內青花轉心套瓶成對。雖然清乾隆琺琅彩“吉慶有余”紋鏤空內青花轉心套瓶曾因5.5億元的天價一炮而紅,但由於未付款而一度擱置。兩年後,因收款無果賣家再次將拍品送到市場。據知情人透露,2012年此拍品在英國邦翰斯拍賣行的私人洽購中以2000-2500萬英鎊的價格成功易主,買家為亞洲藏家。

清 乾隆 琺琅彩“吉慶有余”紋鏤空內青花轉心套瓶(2012年成功易主)

乾隆年間,宮中崇尚新穎之品,此尊正是曾為雍正、乾隆兩朝皇帝燒製瓷器的督陶官唐英為得乾隆讚賞而燒製的,在造型和紋飾上均十分複雜。

洋彩屬琺琅彩的一種,有“彩瓷之冠”之稱,為禦用瓷器,乾隆時期其製作工藝最盛。凡流通於市的罕見器物均高價成交。如乾隆時期的“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2010年秋在香港蘇富比拍得2.53億港元;清乾隆“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 (一對)2012年秋在香港蘇富比以1.071億港元成交;清乾隆“禦製寶石藍地洋彩蓮花如意萬代尊”2011年春在北京保利拍得7015萬元;

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

香港蘇富比 2.53億港元 2010年秋

清乾隆 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 (一對)

香港蘇富比 1.071億港元 2012年秋

唐英曾這樣描述洋彩:

"洋彩器皿,本朝新仿西洋琺琅畫法,圓琢白器,五彩繪畫,摹仿西洋,故曰洋彩。人物、山水、花卉、翎毛無不精細入神,所用顏料與琺琅色同。"

洋彩原料珍貴、工藝繁雜,所製成品精美絕倫,是極其珍貴稀有的藝術精品。洋彩瓷創燒於康熙年間,興盛於乾隆盛年,是乾隆至愛。洋彩瓷從創燒到衰落隻局限於宮廷之中為皇家所獨享,顯示著皇權至高無上的尊嚴。最終失傳於宮廷封建社會。

清乾隆 禦製寶石藍地洋彩蓮花如意萬代尊

7015萬元 北京保利 2011年春

洋彩瓷燒製量非常稀少,由乾隆親自指導定名、配座、裝匣、評列等級,絕大部分珍藏於乾清宮端凝殿與養心殿,除少數陳設圓明園,後遭入侵者掠奪之外,基本上流失於外者少之又少,坊間難得一見。

此類玲瓏尊製作殊艱,耗料費工,須經繁複程式數十回,方可成器,故唐英曾隻試燒上呈,未敢多造。

清乾隆 黃地洋彩軋道錦地折枝洋花玉壺春瓶

5724萬港元  香港蘇富比  2014年秋

1740 年代初,紫禁城禦作坊內,以畫入瓷,但由於太空受限,器小而罕。 而景德鎮禦窯廠規模卻無此礙,唐英帶領製瓷工匠在景德鎮燒出了鏤空旋轉器,並開創了一種"錦上添花"剔刻技法。

清 乾隆 磁胎洋彩錦上添花玲瓏膽瓶

西洋元素的應用與融合、錦上添花紋飾與技法、將皇帝詩文作為裝飾繪於器物之上以及鏤空轉心瓶款式的燒造是洋彩的主要特徵。因此是否仿西洋繪畫技法以及是否使用琺琅料是判斷一件洋彩瓷的基礎。洋彩所飾詩文與印章完全採用乾隆皇帝禦製詩以及鈐印代表皇帝身份的款記,如"乾隆辰翰"、"惟精惟一"。

清 乾隆 磁胎錦上添花山水詩意方瓶

唐英,1728年奉命兼任景德鎮督陶官,在職將近30年,先後為雍正和乾隆兩朝皇帝燒製瓷器。洋彩則是在其精心研究、設計之下的時代產物。唐英擁有豐富的製瓷經驗,由他主持燒造的瓷器十分精美,深受雍正、乾隆兩朝皇帝的喜愛。乾隆年間的官窯也被人們稱為"唐窯",在唐英退職後,乾隆官窯甚至開始出現了衰退的跡象。

圖片來源: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