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可能誤解了人工智能

“不少創業者對人工智能可能有誤解。”一位人工智能領域的從業者對我說,“他們總認為搞個無人駕駛、AI芯片才叫人工智能。”其實不要被AI嚇到,人工智能真正已經產生效力的,可能是一些潤物細無聲的小事。

比如,廣西科技大學的一群學生,通過深度學習開源平台的模型算法造出一台噴油嘴閥座的智能檢測裝置,改善人工檢測的種種弊端,這個看上去很小的改變能夠節省70萬的人工成本。

再如,過去林業專家們要花大量時間在全國各地林場進行周期性巡查,但現在通過AI的不間斷監測和預報,坐在辦公室裡就能掌握最新的病蟲害情況。

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借助人工智能,太陽能組件生產企業天合光能的電池片A品率提升了7%;中策橡膠將混煉膠合格率提升了5%……

這些人工智能應用,每一個聽上去既不炫酷也不驚豔,但相比還需要很長期大規模投入研發的自動駕駛、智能芯片而言,人工智能已經開始真切地改變不少產業的製造端、供應端,產生實實在在的價值。

而人工智能的另一面,則是伴隨著AI進入了超級狂熱的投資,泡沫化也越發嚴重。

泡沫的體現首先在概念炒作層面。科技的風口一波又一波,幾乎每個概念火起來後很快就被玩兒壞。O2O概念火了,大家一擁而上燒錢補貼,最後又淪為了巨頭的遊戲;“共享經濟”概念火了,共享雨傘和共享充電寶火速爭相湧現又快速倒了下去;“新零售”概念火了,無人貨架突然爆發,但最後一地雞毛;現在又輪到了人工智能、區塊鏈。

很多不可持續的事情就這麽發生了。好像只要挖來幾個谷歌、Facebook的矽谷人才或是斯坦福、清華名校高才生,就能包裝出一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的概念;而不管什麽公司都必須打上AI的標簽才好意思見人。

創新工場李開複就曾吐槽:“最近我見了一個做內衣的,也說自己是人工智能的企業,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

接下來是大量資本的湧入。每家投資公司都要有一條AI賽道,有好公司削尖腦袋怎麽也得擠一點進去;一群投機創業者的to VC模式湧現出來,甚至一個頂級的AI的科學家,拿10個VC的錢,每家一兩千萬,無領頭狀態,就搞定一輪上億的投資……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AI芯片。去年下半年到今年,AI芯片遍地開花。但最近FPGA廠商賽靈思總裁Victor Peng就站出來潑冷水,很多初創企業沒有資金去開發和量產AI芯片,因為研發成本巨大,它們應當專注於創新算法和架構,而非設計芯片,“有幾家初創企業是因為做ASIC(專用定製芯片)取得成功的?”

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最近也提到這個現象,“中國目前的AI項目重複投資太多,很多項目基本上大同小異,美國投的錢沒有那麽多,但更有原創性。”

扎堆背後,AI想要實現盈利卻不簡單。一份《2018中國人工智能商業落地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AI創業公司獲得的累計融資超過500億元,但2017年中國AI商業落地100強創業公司累計產生的收入卻不足100億元,90%以上的AI企業虧損。

一位AI從業者對筆者調侃: 如今一家做人工智能標注的公司可能比一家人工智能公司更賺錢。

要喝到啤酒,先要喝掉泡沫。行業的優勝劣汰已經開始。從IT桔子數據來看,過去一年人工智能投資金額呈現階梯式增長,投資數量卻有所回落,且C輪及之後的投資金額超過總金額的65%,這意味著頭部人工智能企業拿走了絕大份額投資,大量缺乏核心技術的AI創業公司進入淘汰賽。

不久前李開複就曾對筆者說,過去三四個月裡AI創業公司估值已經下滑20%~30%,再下降20%~30%會是合理的狀態。

而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是:已被“風口論”錘煉得越發輕車熟路的創業公司默默離開了AI賽道,搖身一變進入了區塊鏈、小程式等新的領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