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重建公眾對“高考公平”的信心?

近段時間,有關“高考公平”的輿情持續不斷、高潮迭起。

現在來看,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仝卓事件似乎只是導火索,涉及的只是違規修改學籍。相比之下,陳春秀、苟晶等受害者在高考中被冒名頂替事件,其性質更為惡劣,後果也更為嚴重。

據媒體報導,山東省複查後發現,有兩百多人涉嫌高考冒名頂替入學並取得學歷,江蘇省灌南縣也被曝有千餘人頂替學籍高考。再聯想到前些年時有披露的高考冒名頂替事件,顯而易見,“高考頂替”已非個案和孤例,而是涉及多個省份、跨越多個年份的持續性違法違紀現象。

我國高考向來以競爭慘烈而聞名世界,但人們之所以還願意“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就是因為相信,雖然這“獨木橋”不好過,但只要個人足夠努力、足夠優秀,就可以脫穎而出,甚至因此改變命運。更因為人們相信,雖然現實與“人人平等”的理想還有相當的距離,但至少,“高考面前人人平等”有著堅實的制度和規則保障。

然而,隨著高考冒名頂替等類似事件的不斷曝光,多年來在公眾心目中建立起來的“高考公平”的信念之牆正面臨著嚴重的衝擊乃至崩塌的危險。如果此類醜惡事件不能得到嚴厲查處和鐵腕整治,想要全面恢復公眾對“高考公平”的信心,恐將遙遙無期。其後果,對於國家和民族而言,無疑將是災難性的。

教育、醫療和法治,向來並稱為社會的三大底線。其中,教育公平又有著極為特殊的意義,只有保障教育公平,底層民眾才有上升的希望,社會階層的流動才能擁有健康的基礎。也正因此,教育公平的底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擊穿,甚至衍化成一種社會現象,顯然亟須從根本上尋找整治之策。

應對此類毀壞“高考公平”的事件,當然需要鐵腕。不回避,不苟且,認真調查、嚴肅查處、嚴厲問責。讓處於利益鏈條上的所有違法違規操作者,統統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讓冒名頂替、偷走他人人生者,付出應有的沉重代價。這些都是可以想見的常規動作,必須全面到位,高質量完成,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與此同時,鑒於類似事件已積累成一種特定歷史時期的現象,我們呼籲,國家有關部門有必要本著對國家人民負責、對社會歷史負責的態度,以有案必查的精神,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一次對歷年高考違紀違法問題的大檢查,充分發動群眾,及時發現問題,嚴肅追查處置,以此清理歷史舊账,解開全社會的疑惑。更重要的是,為了從治標走向治本,運動式的清查行動還有必要升級為常規的制度設置,教育等相關部門可以考慮設置舉報電話、搭建舉報平台等特定渠道,持續發力,久久為功。

同樣需要重視的是,對於高考中被冒名頂替的受害者,應當如何補償他們被偷走的人生?幾年前,河南一名受害者曾希望能“重返”大學讀書,卻被相關高校以“沒有規定”為由無情拒絕。此次,山東受害者陳春秀也表達了類似的願望,在輿論的支持下,相關高校由開始時的拒絕,轉為表態“積極協調解決入學問題”,終於讓人看到了一線曙光。

毋庸置疑,對於受害人的補償,涉及複雜的制度和執行層面的問題。其中首先應當明確的是,冒名頂替者以及相關的違規違法人員,不僅應面對黨紀國法的處分,還應對受害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至於賠償責任之外的相關補償,譬如受害人的重新入學問題,只要當事人有意願,而法律也沒有禁止性規定,完全可以“特事特辦”,予以通融。這並非不尊重制度,恰恰是用暖色調的制度溫暖那些被傷害的心靈。

2020年的高考來臨,這一特定時刻,正是相關部門展現魄力和決心,直面沉屙積弊,以嚴肅、公正、明快的處置重建公眾信心之時。我們期待,對於過往的高考弊案,不僅僅是鐵腕究責,更需檢討反思,以制度完善堵住高考漏洞,給相關弊案的受害人一個負責任的交代,也為社會公眾重建穩定的預期和信心,使“高考公平”真正成為社會公正的堅實防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