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街亭懸案,諸葛亮為何斬殺有勇有謀的馬謖

作者/不識字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街亭真相上期:疑點重重的街亭懸案,諸葛亮為何斬殺馬謖?

事實證明,馬謖的這個上山防禦方案,最終被張郃“絕其汲道”而大敗,不僅斷送了蜀軍的大好形勢,還讓自己送了命,可謂身敗名裂。

只是,被諸葛亮譽為“才器過人”的馬謖,真的是一個紙上談兵之徒嗎?

馬謖擔任街亭主將之前,他的職位是入伍,相當於現在的高級的參謀長,應該很了解上山是極易被斷絕水源的,況且在王平連連規諫的情況下,他為何還要堅持上山,這其中會不會存在其他的隱情呢?我認為,就現存的史料來看,我們無法完全準確地知道當時發生在街亭的一切,但是我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理解和猜測,去盡可能地還原那個現場。以下是我對街亭真相的看法:

先說街亭城池。時至今日,不少人詬病馬謖安排的地方之一就是“不下據城”。按理,馬謖的任務是阻擊張郃,選擇堅守城池無疑是最好的做法。但我不得不指出,這可能犯了先入為主的錯誤。如果街亭有堅城或固塞,馬謖自然沒有理由上山,可問題是,街亭真的有險可守嗎?其實沒有。街亭之地,戰時是魏軍從長安援救三郡的必經之路,頗為重要,但在休戰時期,只不過涼州邊陲一小鎮,魏國並沒有理由把它當作一個要塞來修建堅固的防禦工事,加上時隔久遠,當馬謖率軍抵達街亭時(馬謖軍能如此輕易佔領街亭,也佐證了街亭確實沒有堅固防禦),面對的極可能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破敗殘城,而依托這樣的殘城,是斷然守不住街亭的,如此,那馬謖選擇“不下據城”便情有可原了。

再說他不“當道扎寨”的事。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疑問:就算街亭城池守不了,那他就不會在大道上安營扎寨嗎,為什麽非要跑到山上去呢?當然是有原因的——他時間來不及。諸葛亮出兵時間是建興六年春,從漢中出發,以其行軍速度,到天水時已經二月初。《三國志?明帝紀》中記載:“右將軍張郃擊亮於街亭,大破之。亮敗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長安。”丁未是二月十四日,也就是說整場戰爭前後經歷不過半月。馬謖奉命往守街亭,由於道路不熟,涼州狹長,在路上所花時間估計一周左右。同時,張郃從長安出發,到街亭當要八日(此處以司馬懿擒孟達為例,自宛城往新城,急行軍只需八日)。所以,從時間上算馬謖大概隻比張郃早到一日。當然,這只是不精確的猜測,但這個情況卻是極有可能發生的。再者,在大道上扎寨,進而建立一條堅固防線,又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想要在張郃趕來之前完成,是極其困難的。如果硬要這樣做,萬一在張郃率軍趕來之前防線沒能建完,魏軍騎兵便勢如破竹了。所以,從風險系數來看,馬謖選擇不“當道扎寨”是有一定理由的。

最後說“依阻南山”的事。由於後來被斷汲道一事,馬謖上山的做法被認為是紙上談兵。然而,其實上山並沒有錯。《孫子》有雲:

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地風雲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

馬謖初臨街亭時,他最開始的防禦設想當然是“(在)下據城”(假如街亭有一座堅城),或者“當道扎寨”(假如張郃來得沒那麽快),但現實並不允許他這樣做,那麽選擇上山其實是一種佔據有利地形的表現。吳天畏先生曾到街亭考察過,他說:那形如麥垛的麥積崖下竟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馬謖選擇屯兵麥積崖,不僅對後來趕到的張郃軍形成居高臨下之勢,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彌補了兵力不足的劣勢,這非但不是紙上談兵,反而是對於現場情況的隨機應變,恰恰體現了諸葛亮對他的讚譽“才器過人”。

問題出在水源上。《王平傳》中“平連規諫謖”,指的應該就是王平對水源問題的擔憂。馬伯庸先生在《三國配角演義》中提出了一個陰謀論,我不甚讚同,但其中設想的暗流情節,我認為很有借鑒意義。他認為馬謖上山前已經考慮到水源問題,並且發現南山上是有明流和暗流的,所以才選擇留下王平保護暗流,而自己率軍屯兵麥積崖。我認為,以馬謖多年做入伍的經驗,他絕不可能疏漏水源這種致命的因素,何況王平已經提醒過他。他之所以堅持要上山,一定是發現了南山上的水源,並且派兵保護好了的,而不是《三國演義》裡那句被斷水源後的狂妄之語“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可以一當百也”。

然而,無論馬謖做了怎樣的安排,史書上最後書寫的還是那句冰冷的“郃絕其汲道,擊,大破之。”這場對決最終的結局沒能如願,蜀軍還是被斷了汲道,馬謖還是丟了街亭。可是,被斷汲道,這也能怪到馬謖的頭上嗎?我認為只能怪蜀軍的低下戰力。

《漢晉春秋》雲:或勸亮更發兵者,亮曰:“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諸葛亮說蜀軍在祁山和箕谷的兵力都多於魏軍,但是居然沒能破敵反而被敵所破,為何?蜀軍戰力太弱。在箕谷戰場上,蜀軍主將是趙雲,可就是他這個智勇雙全之將,率領多於魏軍的兵力,居然敵不過曹真,最後只能依靠自己的威望來盡量減少蜀軍傷亡,難道這還反應不了蜀軍戰力低下的問題嗎?事實上,蜀國經夷陵之戰後,軍隊精銳幾乎全喪。諸葛亮統率的這支蜀軍,只是在五六年間發展起來的,所經歷過的最大陣仗,也不過是建興三年的南中叛亂,於魏軍而言,只能算得上新軍而已。

所以,反過來想想馬謖的處境,他既兵力少於張郃,所領蜀軍戰力又遠不如魏軍,被斷汲道一事,實是無能為力之舉,這怎能怪到他的頭上。更甚者,他可能連這支戰力低下的蜀軍都指揮不動。《王平傳》載: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諸葛亮既然殺了主將馬謖,為何還要殺偏將張休、李盛兩人,又奪了黃襲的兵權?況且失了列柳城的高翔不也啥事沒有嗎?我猜測,很可能是這三人曾在街亭抗命,不聽馬謖調度。因為諸葛亮起用馬謖是違了眾意的,大家都認為該由魏延或吳壹這兩位久經沙場的人做先鋒,而諸葛亮選擇了在軍中並沒有威信的馬謖,自然會遭到部分人的不服,就可能出現張休、李盛、黃襲抗命的結果。

所以,我認為街亭之敗的真相,絕非馬謖紙上談兵,而是街亭地勢、時間差以及蜀、魏兩軍綜合實力的差距所致,實在不該由馬謖來背這個鍋。

孔明之意

至於諸葛亮為何要給馬謖安上“違命”的罪名,並且上演一出“揮淚斬馬謖”,我認為有兩個理由。

一:封魏延、吳壹等人之口。諸葛亮因為對馬謖的偏愛,選擇了他為先鋒去守街亭 。結果馬謖大敗,諸葛亮必然要給眾人一個交代,不然無法服眾。

二:以此為戒,整頓蜀軍。一言概之,馬謖沒能守住街亭,根本原因在於蜀軍戰力的低下。諸葛亮強調以法治蜀,便給馬謖安上“違命”之罪,通過殺其親信之人的做法來震懾全軍,以此大刀闊斧地訓法厲軍,提高蜀軍戰力。

筆者之言

回首街亭之戰,馬謖從被諸葛亮選為先鋒,到最後無奈棄守街亭,其中每一步他都在盡可能地做到最好,只是盡人事聽天命,由於多因素的製約,馬謖還是遭到了失敗。但他只是失敗者,而不是無能者,不是嗎?一個努力挽救敗局的人,被後人誤解了千年,被戴上“街亭違命,紙上談兵”的帽子,這難道不令人唏噓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