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食堂阿姨寧願倒掉剩飯剩菜也不會多給學生?

目前,農村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面覆蓋,農村中小學食堂明確禁止對外承包,而且必須堅持零利潤(至少本人所在省份是這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學校因少給學生而產生利潤也必須在食堂內消化,也就是說還得反饋給學生,誰願意這樣乾呢?

我所在地區的操作通常是這樣,學校會按照平均就餐學生數安排每天食材,並根據成本核定菜品價格和每份數量。但由於就餐人數的變化,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剩菜和剩飯,每餐即將結束前食堂工作人員都會將剩餘的飯菜端出窗口,組織需要的學生免費食用,力求不浪費。

有人說到將剩菜剩飯作為泔水賣給第三方,我想應該是不太了解食堂的運作,按照現在的食品安全管理規定,泔水的收集也有嚴格的要求,尤其是“非洲豬瘟”出現後,我所在的地區明令禁止將泔水交由養殖戶收集,必須統一集中處理且不能用於養殖,賣泔水賺錢純屬扯淡,誰願砸自己飯碗?

學校的食堂裡面每次學生用餐完畢後,總能看到食堂的工作人員抬出一桶桶的剩飯剩菜,於是就有人疑問了,學校食堂為什麽不把給學生的菜量打多一些,不就可以避免剩飯剩菜倒掉的浪費了?其實這樣的現象,也是有諸多的原因造成的。

任何學校的食堂不論是學校自己辦還是承包給私人,所有開辦食堂的人,對於學校學生的用餐人數都有一個估量值,只有這樣才能預算出每次用餐需要的飯菜量,才能基本實現食堂的運營成本在可控範圍之內。那麽食堂一般的做法就是在給學生打飯菜的時候,保持一個相對的等量的飯菜,為了保證後面用餐同學的飯菜,肯定給開始的同學都是按照規定的量打的,後面就餐的學生可能菜量會稍微多一些,盡量減少浪費,但是要做到一點不剩,數量剛剛好,肯定也是不現實的。

雖說學校食堂會對學生的用餐人數,消耗多少飯菜有估量,但是學生的就餐人數始終是變化的,小學的食堂還好,學校統一安排就餐,每人每天用量基本固定,但是中學、大學等學校的食堂就不是固定了,根據學生自己的喜好自由用餐,就會出現今天人多明天人少的情況,而食堂為了考慮全體學生就餐,就只能保證一定量的飯菜,否則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正是這樣的情況,所以食堂不可避免會產生剩飯剩菜,與給學生打多些飯菜無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