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身邊名醫講健康 | 晉中三院醫生告訴你,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專家簡介

世界癌症報告估計,2012年中國癌症發病人數為306.5萬,約佔全球發病人數的五分之一;癌症死亡人數為220.5萬,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

伴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態環境遭受破壞、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問題凸現,我國腫瘤發病率多年持續上升,已成為一個必須高度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乃至社會問題,中國亟須向腫瘤宣戰。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署預測,如不採取有效措施,我國癌症發病數和死亡數到2020年將上升至400萬和300萬,2030年將上升至500萬和350萬。

如何預防腫瘤的發生及輔助腫瘤治療,我們從食物的挑選來和大家交流。

別片面誇大某些食物抗癌作用

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期及康復期,維持體重穩定,並保持理想體重,對預後有好處。處於這個階段的患者,由於腫瘤本身和抗腫瘤治療的影響,常導致攝入量減少和體重下降,誘發或加重營養不良的發生。

應通過合理膳食,適當運動,保持適宜的、相對穩定的體重。食物的選擇應多樣化,不建議片面誇大某些食物的抗癌作用,以防止營養攝取不均衡。建議提高膳食中的蛋白質含量,攝入更多的優質蛋白,以減緩腫瘤所導致的蛋白降解及蛋白合成降低。由於腫瘤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能力較強,而且以糖酵解的代謝方式為主,因此建議限制糖類,特別是精製糖的攝入。

當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期及康復期,經過膳食指導仍不能滿足目標攝入量時,建議進行腸內、腸外營養治療,以滿足患者的營養需要。

粗糧、果蔬對預防腫瘤有作用

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粗糧、穀類包括米、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等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保持每天膳食中有適量的穀類食物,每天應攝入200g~400g。

穀類加工過於精細可導致其表層所含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素和膳食纖維大部分會流失,粗細搭配有利於合理攝取營養素,因此建議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糧。在結直腸癌術後早期,為減少大便量,要減少粗糧攝入。

此外,腫瘤會引起胰島素抵抗,以及放化療治療對機體的損傷可導致相當一部分腫瘤患者發生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損,粗糧較精細加工的碳水化合物類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更低,更有利於控制血糖。

可以用豆類和豆製品代替肉

它們是優質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營養素(植物固醇)的重要來源,不含膽固醇。豆類與穀類一起食用,可通過蛋白互補作用從而增加蛋白的利用。

目前市面上的豆製品種類很多,大體可分為傳統豆製品、豆奶類豆製品和新型大豆蛋白類豆製品。同時,豆製品富含必需脂肪酸和磷脂,不含膽固醇,是肉類食品的良好替代物。主要存在於豆科植物的大豆皂苷、大豆異黃酮和大豆多肽,可能對癌症的預防及治療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每天至少吃400克蔬菜和水果

為預防癌症和慢性病,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每天至少吃5份(至少400克)不同種類的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布的綜述中提出,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對預防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的腫瘤可能有保護作用。

多種植物油換著吃

豐富多種油脂來源,包括n-6多不飽和脂肪酸、n-3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等,有利於維持腫瘤患者的炎症平衡,降低脂質過氧化反應,因此建議多種植物油交替食用。

遠離紅肉、酒精與醃製食品

應減少紅肉的攝入

有研究發現,大量食用紅肉的人群腸道中N-亞硝基化合物水準增高,可增加患結腸癌等腫瘤的風險。此外,肉類食物經醃製或熏製等加工後所含的亞硝酸鹽或苯並芘等致癌物質含量顯著增高,應儘可能避免。

對於放化療過程中的患者,當伴有胃腸道損傷時,推薦製作軟爛細碎的動物性食品,以降低胃腸道負擔,促進吸收。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導2007》推薦每日攝入量:魚蝦類50g~100g,畜禽肉類50g~75g,蛋類25g~50g。

避免酒精攝入

沒有證據表明飲酒量低於多少就不會增加其所導致的癌症的危險性。也就是說,如果單純依據癌症方面的證據,即便少量飲酒也應該避免。同樣,證據表明所有含酒精飲料具有相同的作用。沒有資料表明,不同飲料類型有顯著差異。

因此,無論是啤酒、葡萄酒、烈性酒(白酒),還是其他含酒精飲料,都應該避免飲用。

限食鹽醃或過鹹的食物

避免食用用鹽保存的食物。少吃燒烤(火燒、炭燒)、煙熏的動物性食物。在明火上燒烤或烹調肉類會形成具有致癌作用的雜環胺和多環芳烴,是導致胃癌發生的原因之一。

總之,腫瘤的發生與環境、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希望通過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使我們的生活步步人生精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