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網約車牌照之王:圈的是牌照,靠的是刷單,玩的是金融

萬順叫車號稱已經開設了367家分公司,版圖最遠到了新疆。(南方周末記者 羅歡歡/圖)

(本文首發於2018年11月1日《南方周末》)

排名第一的萬順叫車,號稱拿下了144塊地牌。第二名是來自武漢的斑馬快跑,號稱拿下125塊。第四名是一家重慶企業,名叫呼我出行,拿下了76塊牌照。滴滴出行僅僅排名第三,總共擁有80塊牌照。

“前期的時候,公司投了一個億。現在市值已經是500個億,兩年時間又翻了500倍。兩年後,公司上市的目標是3000個億”。

萬順叫車的商業模式看起來複雜,其實玩的還是金融。通過這個生意,萬順叫車的資金池裡首先獲取了三百多家分公司的加盟費,粗略估計超億元。此外就是司機的流水,一個點的利率,96個小時到账。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網約車牌照數量排名第一第二的公司,都不是滴滴出行。

根據各家公司官方公布的牌照數據,排名第一的萬順叫車,號稱拿下了144塊地牌。第二名是來自武漢的斑馬快跑,號稱拿下125塊。第四名是一家重慶企業,名叫呼我出行,拿下了76塊牌照。在這場爭奪戰中,滴滴出行僅僅排名第三,總共擁有80塊牌照。

萬順叫車的總部位於深圳寶安區一座甲級辦公大樓——旭生大廈,離深圳寶安機場只有20分鐘車程。在萬順叫車公司內部一面牆上,密密麻麻釘著全國一百多座城市的網約車經營許可牌照。全國共334個地級行政區,萬順號稱已經開設了367家分公司,版圖最遠到了新疆。

但奇怪的是,在街頭卻很難看到萬順叫車的網約車,其接單量也微乎其微。

艾東正是最早加入萬順叫車的司機之一。注冊兩年來,他總共才接了5單,他自認為還算是運氣不錯,“它一天能響一次都要笑掉大牙了”。

與艾東正的感覺相印證的是,交通部2018年7月公布了全國網約車監管資訊互動平台上的訂單資訊。全國範圍內萬順叫車的月訂單總量僅為1.4萬單左右,而滴滴的月平均訂單是8809.1萬。

這麽少的訂單,這麽大的擴張規模,萬順叫車究竟做的是什麽生意?

靠加盟商擴張

“合夥人製”是萬順叫車董事長周正清的創造。他來自湖北松滋,曾是退伍軍人。工商注冊資料顯示,他從1990年代初開始一直在松滋市經營著多家液化氣企業。

2016年9月,網約車新政頒布的三個月前,周正清聯合郭士兵一起創辦了萬順叫車,周正清控股72%,郭士兵控股11%,剩下的17%屬於戴珍偉,他在一年後退出了萬順。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在此前後,周正清在松滋南天然氣有限公司、松滋萬順城鄉天然氣有限公司的部分股權分三次質押給了湖北銀行。

郭士兵曾在江西和深圳開辦過旅行社。多個公開信源顯示,他還自稱是亞洲王者財富集團的CEO。南方周末記者搜索工商注冊資料後,發現沒有顯示這家公司。

周正清曾經公開發言稱,萬順叫車最大的價值是改善了網約車司機工作沒有尊嚴、不快樂的現狀,讓他們有享受公司發展紅利的機會。

在這個理念之下,萬順叫車設計了一套類似直銷的發展司機的模式。在各個城市尋找加盟商。“一線城市加盟費是100萬元,二線城市是50萬元,三線及以下是20萬元到10萬元不等。”萬順叫車分支機構管理部的工作人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他表示,這筆加盟費並不是加盟費,它有兩種繳納方式:一種是作為保證金扣押在總部,經營停止的話再歸還。另一種是作為股權投資,以當時的公司市場估價折合成對應份額的股份,等待公司上市,股價水漲船高。

與萬順叫車類似,斑馬快跑和呼我出行都宣稱不要加盟費,而是以股權投資和保證金的方式收取加盟費。南方周末記者逐家打電話詢問及查詢相關法院裁判文書得知,萬順叫車的門檻最低,呼我出行的投資門檻是50萬元起步,而斑馬快跑也需要40萬元到50萬元。

一位分支機構的員工記得,萬順剛成立的時候,如果有人打來谘詢電話,“不但不要你出錢認領股權,還免費給你送公司的股權,我們出機票差旅費把人家請過來考察”。現在名氣大了,成立分公司至少交20萬,“公司注冊的資本是一個億,現在市值已經漲到500億了,交20萬就是認購500億分之20萬的公司原始股權”。

加盟商開辦的分公司均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完全不需要萬順叫車總部出錢。與其他兩家公司不同,萬順分公司負責人的主要任務就是拉人入夥,在當地發展“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每個分公司都有相應的任務量。總部會分階段對分公司的業績進行考核,主要的考核標準就是“人”,看看吸收了多少司機和乘客。

雖然服務中心是服務站的上級機構,但兩者差別並不大,不需要投入,完成相應任務量後,負責人就可以享受相應的股權分配和平台流水分成。服務中心和服務站招募司機,每個加入的司機都是萬順的合夥人。按照任務量的多少,司機又分為三種類型:高級合夥人、共享合夥人、巡遊車合夥人。

廣州分公司總經理韓崇奇最近就很苦惱。分公司每日乘客推廣榜單,他已經連續上了幾次黑榜。榜單的底下用黑體字簡單粗暴地提示,“注意:多次上榜城市的分公司,小心先關後台再罰款”。

地方代理商是這些網約車公司能夠瘋狂拿牌的關鍵所在。按照網約車新政,一城一證,網約車平台要拿下地方的牌照,必須在當地設立分公司。各個分公司老闆承擔分公司租賃場地和開展經營的費用。

李向強代理了東部地區一個地級市的萬順分公司,牌照就是他申辦的,“三四線城市,市場競爭不大,按照流程走就能夠辦下來”。

斑馬快跑和呼我出行的牌照主要依靠的也是地方加盟商。呼我出行的業務員表示,“拿到牌照,我們會給10萬塊錢的股權獎勵”。

斑馬快跑在挑選加盟商時,會要求“要麽有錢,要麽有車有關係”,一位斑馬快跑前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斑馬會在全國分區,分重點城市,自營城市先正常走流程,遇阻就派公關上門。”

“上市目標是3000個億”

萬順叫車設計了一套極其複雜的股權獎勵方案,每個人加入萬順叫車之前首先都得培訓。公司內部成立商學院,招募培訓師,主要工作就是講解萬順的股權分配規則。

塗偉師就是其中一位培訓師,“萬順叫車從一開始就注定必須是一個上市公司。”他把手一甩,提高了聲調。

在一個小時的培訓中,南方周末記者看到,他極力描繪著萬順叫車的美好前景,“前期的時候,公司投了一個億。現在市值已經是500個億,兩年時間又翻了500倍。兩年後,公司上市的目標是3000個億”。

萬順叫車將在全國發展160萬股東,“先到先得”。全國計劃招募10萬個高級合夥人,每個人10萬元公司原始股權,100萬個共享合夥人,每個人1萬元公司原始股票。50萬巡遊車合夥人,每個人分配5000元公司原始股。

“來給自己一點掌聲!”配合著現場的情緒,塗偉師一臉興奮,仿佛一夜暴富近在咫尺,“推薦十個司機,推薦一百個乘客,每天完成100元的訂單流水,就可以成為高級合夥人,拿到10萬元的股權”。共享合夥人和巡遊車合夥人的任務依次遞減。

除了160萬股東,全國400家分公司以及下屬的服務站、服務中心,將按照業績共享總公司18%的股權。

有人質疑這是畫餅充饑,塗偉師不屑地詰問,“有的人搞不明白,他覺得錢在哪裡?偏要把錢交給他才看得見錢。公司在融資,錢都在公司的账號裡面。”

接著他又雲淡風輕地說道,“這只是給大家的零花錢。”對於每一位萬順人而言,不但能免費拿到萬順叫車的股權,每個月還有績效工資。

滴滴的平台費是25%,首汽約車、曹操專車等平台的平台費則是30%,萬順叫車的平台費只有12%,績效工資就來自這12%的平台費。

萬順叫車的100塊錢流水,司機僅僅給平台交12塊錢,總部從中拿走60%,剩下的4.8元分公司自主分配。

一般而言,給底下的服務站和服務中心的分成不得少於40%,一般都是50%,“也就說每100塊錢流水,服務站經理可以從中分到2.4元的績效工資。按照協定,服務站經理底下至少有100位司機,每位司機每天至少要產生100元流水,這樣一個月正好是30萬。完成任務的情況下,保底都可以拿到7200元”。

按照塗偉師的描述,加入萬順,成為一個服務站站長,還是一個潛在的計程車公司的老闆,“計程車壟斷的時代,廣州的計程車牌炒到了140多萬,現在用一個月時間或者兩個月的時間,我們拿到了50個雙證合規的合夥人,就相當於免費成了一個50人以上計程車公司的老闆”。

不過,以上種種都是“小錢”。塗偉師指著萬順打造兆級平台的標語解釋,“萬順叫車和滴滴出行是完全不一樣的。它連接客戶和用戶。你不只是做這個網約車的事業,其實你已經經歷了下一輪的移動互聯網,並且佔到有利的位置。未來將是百度、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大平台式的企業”。

萬順叫車層層落地,建立一個強大的合夥人管道體系。這個管道體系其實就是一個銷售體系,每一個組織機構,每一個合夥人都是一個銷售鏈條。“萬順叫車做的不只是網約車,我們做的是大跨界的業務。”

萬順現在已經開始利用萬順的體系去銷售新能源汽車,而塗偉師激動地說自己是一名英語老師,之所以願意加入萬順,就是希望未來可以利用萬順的體系推銷自己的英語研究成果。塗偉師並沒有察覺有人正在悄悄看表,“來,大家掌聲鼓勵一下”。

在萬順叫車的培訓會上,培訓師描畫著萬順叫車的美好前景。(南方周末記者 羅歡歡/圖)

瘋狂的刷單遊戲

艾東正兩年前也參加過類似的培訓,一腔熱血簽了合夥人的協定。不過,冷冰冰的現實馬上把他澆了一個透心涼,“三個月好像做了個六七百塊錢”。

萬順上市的時間也是一變再變,“去年年初,他說今年6月份上市。等到6月份,他又說10月份上市。10月份,又說等到後年”。

還沒等到萬順上市,艾正東已經等到了自己被清理出高級合夥人平台的消息。他已經完成了十個雙證司機和一百個乘客的任務,但是平均每天一百元的流水,“除非自己刷單否則根本不可能完成”。這讓他有種上當的感覺。在他看來,仍然留在這個平台的人,也是抱著賭一把的心態,“萬一它真的上市成功了呢”。

和很多萬順叫車司機一樣,艾正東也是滴滴快車司機。之前,在滴滴訂單比較少的時段,他才會打開萬順聽聽單,“蚊子腿也是肉”。

李妍是深圳最早一批萬順分公司老總,她仍對萬順的上市計劃深信不疑。為了鼓勵司機接單,她自己給司機們發紅包,“四塊八的提成,分到我手裡是兩塊一。只要司機接單,我就以五塊錢的紅包激勵他們,我的錢幾乎都獎出去了”。

對於新人,李妍鼓勵他們“到萬順就不要談賺錢,等到上市過後才是賺錢,不要看中眼前的利益,要相信萬順這個模式。現在你不能說錢,知道嗎?”

李向強就是李妍嘴裡注重眼前利益的人,在他眼中“股權類似空頭支票,我做這個主要以獲利為主”。

萬順同事的微信群裡,大家都會用到一個特別的詞——“真單”,用來區分為了實現套利而進行的刷單。李向強不做真單,而是專注於刷單,他給南方周末記者發來了一本账,裡面記錄了他在萬順賺錢的秘密。

萬順巡遊車付款是九八折優惠,他每天自己給自己下單。四個巡遊車账戶每個账戶每天付款8820元,過了72個小時,每個账戶實際到账是9000,四個账戶獲利720元。只是最近幾個月,優惠調整成九九折優惠,到账時間也延長成了96個小時。

他粗略算了一下,半年來在萬順叫車平台上刷了近800萬,“啥也不乾,賺了近8萬”。

但是這並不是最好的時期,2018年年初,萬順叫車快車的平台費只有3%,乘客每單優惠九五折,“刷一單起步價可以賺兩毛錢”。他有些遺憾,“現在這個已經沒有了,現在自己給自己刷單反而虧7毛錢”。

艾東正也參與了當年那場瘋狂的刷單遊戲,但是他膽子小,“感覺風險太高了,不怎麽敢刷,反正要求每天一百塊錢,我就刷個一兩百”。他擔心本金有危險,“這個得到每周三才可以提現,現在很多這樣的科技公司,一夜之間都倒閉,人分分鐘跑路”。

半年前,九五折優惠刷單停止之後,李向強迷茫了一段時間,“感覺這個要死了,沒有什麽利潤”。

轉機出現在去深圳總部開會。看到有的地方公司依然在擴張,他就去和對方交流,“人家一開始還不願意說,軟磨硬泡才說了巡遊車這個門道”。事後複盤,李向強有些後悔,“巡遊車這個政策一直在,但是當時網約車刷單的利率太好了,根本就沒想這個”。

萬順叫車曾發出通知明令禁止刷單,並表示嚴查,但是李向強發現總部暗地裡其實在優化刷單管道。

過去刷單會偽造一個乘客端去叫單,現在刷單只需要把司機的二維碼導入支付寶直接付款,“目的是為了不擾亂真單的環境下直接付款。他是故意這樣設計的”。

正是因為可以刷單牟利,目前巡遊車账戶成了分公司的一項激勵手段。司機的資質審核權限是放在分公司。李向強為南方周末記者也做了一個假的巡遊車账戶,駕照和身份資訊都是真實的,只有計程車車牌和人車合影是偽造的。

他建議記者也可以試著刷一點,並表示,“萬順最終的目的是上市,利息並不高才一個點,它不像那種資金盤或者不靠譜的項目,利息太高了,那個你根本就不敢去碰”。

萬順叫車的商業模式看起來複雜,其實玩的還是金融。通過這個生意,萬順叫車的資金池裡首先獲取了三百多家分公司的加盟費,粗略估計超億元。此外就是司機的流水,一個點的利率96個小時到账。只要不斷有新的司機補充進來刷單,公司的資金池裡就能有源源不斷的活水。

唯一不確定的是,在資金池枯竭之前,萬順叫車能否產生足夠多的真單,形成新的資金流補充進來。而萬順叫車的平台費處於市場偏低水準,即使形成規模化的真單,實現盈利依然十分遙遠。

萬順叫車的刷單遊戲,其實已經有了前車之鑒。早在2017年5月,據央視報導,一款名為“之道出行”的網約車平台就已經被爆跑路。

比萬順叫車更為徹底,之道出行雖然掛著網約車平台名號,但是整個平台卻沒有任何司機接單。加入的人都是為了刷單賺利息,比萬順叫車的力度更大,之道出行半個月的收益就能達到驚人的47%。

2018年年初,之道出行加大力度,舉行為期十天的大型充值返積分活動——充5000元送5000元再送500積分,充10000元送10000元再送1000積分,充20000元送20000元再送2000積分。

司機們紛紛斥重金入場刷單,沒等活動結束,账戶已經無法提現。之道出行發聲明,要處罰刷單行為,對異常訂單進行“退一罰一”的處罰。公告頒布後,很多司機账號陸續變成負數。這時司機才意識到,自己落入了一個精心設定的長線騙局中。

值錢的牌照

與沒有網約車牌照的之道出行不同,萬順叫車擁有一道護身符。面對來自媒體的質疑,萬順叫車總會拿出那句百試不爽的咒語,“傳銷是一種非常隱蔽的違法犯罪行為,如果真的是涉嫌傳銷,交通主管部門會給萬順叫車頒發經營許可證嗎?”

“合法合規”是萬順最常掛在嘴邊的口號。四川綿陽萬順出行的業務員甚至走進了當地的社區派出所,邀請正在值班的民警們加入,“萬順叫車是合法的網約車平台,全國有360多家分公司,有140多塊地牌,是全國拿到地牌最多的網約車平台”。

但實際上部分分公司還沒有拿下牌照就已經開始了非法業務。比如,萬順在北京遲遲沒有拿下牌照,但是萬順叫車發展的司機已經初具規模,“至少有幾千司機。”一位服務站站長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因為沒有牌照,只能偷偷接單。

交通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網約車牌照排名前四的網約車平台,除了滴滴出行,只有萬順叫車月訂單過萬。排名第二的斑馬快跑,早期做的是貨運業務,後來轉向網約車業務。

斑馬出行的創始人李佳曾經是媒體人,之後連續創業。2009年到2014年期間,創辦了網絡遺囑和餐急送。正是依靠餐急送累積的貨運資源創辦了斑馬快跑。

他對斑馬快跑的利潤設想主要來自三方面,車輛銷售、車輛保險以及網約車運營收入,其中車輛銷售利潤6%,車輛保險銷售額6%,網約車運營收入毛利潤是10%。斑馬快跑以團購的模式從車企拿車,然後再賣給司機,賺取差價。

以廣東東莞為例,進入一年多以來,斑馬快跑一直沒有開展業務,而是在招募網約車司機,打出了月收入過萬的廣告。

一位斑馬快跑的業務員介紹了他們的模式。司機從斑馬快跑買車,就可以獲得一份勞動合約,承諾每個月保底工資六千,有效期一年。無論是否接單,只需要承諾每天在線八小時即可。

他們在東莞推出了帝豪某款車,首付三萬左右,月供兩千,也就說司機可以拿回48000元的車款。不過,何時在東莞開通業務仍需要等通知。

作為武漢地區為數不多的快速成長型企業,斑馬快跑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追捧,融資已經進行到了E輪,分別有華登國際投資3500萬投了PreA,複星銳正資本、星浩資本、永惠基金共同投資A輪一億,多氟多1.5億投資B輪,博嘉創投投資了B+輪,聯新、元禾、北汽、海競、海瀾集團共同投資了C輪和D輪。

就是這樣一家不差錢的企業,最近卻陷入了欠薪的風波。2018年10月17日,斑馬快跑員工在武漢市政府網的留言板反映,斑馬快跑拖欠在職員工工資兩個月,社保中斷。據武漢市東湖高新區回復,經人社局工作人員核實,所反映的情況屬實,並且人社局已經介入。

欠薪風波五天后,牌照救了斑馬快跑一命。2018年10月23日,斑馬快跑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獲得北京千佳圓基金3億元投資,北京千佳圓投資基金董事長楊嶽表示,投資斑馬快跑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牌照,“網約車牌照的稀缺性和價值都顯著增加”。

網約車新政頒布後,網約車要實現合法合規運營需人、車、平台三證合一,即同時具備平台經營許可證、網約車運輸證、網約車駕駛員資格證,取得各個地區網約車牌照,意味著可以合法合規地在該地區運營網約車。

牌照專業戶中,排名第四的呼我出行甚至沒有城市內的專車服務,它立足於城鄉拚車,僅在2018年10月17日在重慶開通了專車業務。

呼我出行一位區域經理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們調研數據顯示,除了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大多數二三線以下城市的專車業務都是虧損的,“客單價太低了,油費又這麽高”。

網約車合法化之後,對專車的車價、運價都有要求,“有些地方,網約車要求車價必須在14萬以上,計程車才七八萬,本身就拉開等級了,上客率會很差”。不過,城鄉間的專線業務日均流水來說是賺錢的,“我們開玩笑叫農村包圍城市,先發展線路運營,再逐步過渡到市區”。

(應受訪者要求,艾東正、李向強、李妍、塗偉師皆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