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強戰士大比拚之明朝邊塞將門之家的興起

元明交替之際,明朝繼承了元朝的很多制度,它雖然是中央集權製,但同時保存著若乾封建制度的特徵。換言之,古老的封建制度在新政權中仍然佔有一席之地,私人武裝在新的時期又有了新的發展。

但朱元璋對在外諸將不太信任,所以不斷限制與削弱高級將領的權力。同時,他又陸續分封自己的兒子們到邊塞重鎮及內地各個城市為藩王,特別是在北方邊境數千里的防線上設立了遼、寧、燕等九王,駐軍於要衝之地,統領諸將,世襲鎮守。朱元璋分封諸子的做法,表明他試圖將兵權從軍事貴族的手轉運站移向宗室諸王。

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在位時試圖削藩,在北平(今北京)的燕王朱棣不服,以此為借口於1399年舉兵。叔侄倆在長江以北打得熱火朝天。最後朱棣出奇兵渡江南下,於1402年六月佔領南京。建文帝在戰亂中下落不明。不久,這位新皇帝又將首都遷到了北京,號稱“以天子守國門”。

朱棣在位期間秉承建文帝的政策,派親信將領到邊塞要地統軍,廢止各地藩王領兵出征之權,使坐鎮一方的藩王淪為了地主。因此也使兵權再一次從宗室諸王的手轉運站移到了軍事貴族手裡。不過,只有世代鎮守雲南的沐氏一族地位仍然不變。沐英的子子孫孫都鎮守雲南,一直到明亡為止,前後總共十四代。

軍事貴族與高級將領們重新掌握了邊陲要地的軍權後,很快便發展成為世代鎮守邊塞的軍功集團,並紛紛擁有了自己的私人武裝。

演練陣法的明軍

整個明朝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始終面臨著外部勢力入侵的威脅。朱元璋與朱棣父子在位時采取積極的對外政策,經常派遣大軍出境對塞外蒙古諸部進行犁庭掃閭式的打擊。可是,朱棣死後,明朝政府轉而采取了以防禦為主的保守策略,具體措施是在邊境上囤積重兵,並讓一批熟悉邊關情況的將領在外鎮守,以保境安民。從1425 年二月開始,遼東、宣府、大同、甘肅、廣西等地的總兵之職由過去的臨時任命改為常設,此後,山西、陝西、廣東、福建等地也增設了總兵。

總兵在明初由公、侯、伯等軍事貴族出任,明中葉以後多由五軍都督府將帥出任。總兵有權從衛所中抽調精銳部隊,以營為基本部門執行軍事任務。總兵以下的官銜有副總兵、參將、遊擊,皆稱將軍,而遊擊以下的都司、守備、提調、千總、百總,皆稱營官。各營的編制不一、人數不等, 故此叫作“營伍製”。很多營伍的武官是從衛所的世襲軍官中抽調而出的,他們的手下也有大批衛所士卒,所以官兵之間的主從隸屬關係沒有什麽改變。衛所官兵離開營伍後,仍可返回衛所,乾回自己的老本行。隨著營伍製的興起,衛所軍隊不再是明軍的主力,它慢慢成為老弱殘兵寄居的老家。

總兵及其轄下副總兵、參將、遊擊等營伍將領,名義上是流官,不能世襲,但是由於邊軍將領長期鎮守一方,在這些人當中,出現了不少“父子相繼,兄終弟及” 的將門之家。

明朝統治者一般是不允許官員在原籍任職的,這對防止地方勢力坐大很有好處。但是邊塞地區卻是例外,很多將領都是由本地人出任的,這是因為這些人熟悉本地情況,朝廷為了國家的安全,不得不破例允許他們就近任職,讓他們世世代代保家衛國。這表明朝廷對於邊塞將門之家的形成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就這樣,明朝的邊疆地區不斷有將門之家出現。例如衛所千戶楊洪,他曾經在明初跟隨明成祖朱棣北征,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在正統年間調入營伍,從遊擊將軍乾起,一路升任為總兵官,長期鎮守宣府。他有三個兒子在營伍中秉承父志,身居要職,其中楊能、楊信因功歷任宣府、延綏、大同等地總兵官,而楊俊也從衛所調入營伍,任遊擊將軍。明史稱楊洪“父子兄弟皆佩將印,一門三侯伯(楊洪生前封侯,死後晉封潁國公;楊能封武強伯;楊信封彰武伯;楊俊曾被封侯,後因犯事被朝廷奪去爵位),其時稱名將者,推楊氏”。

明朝中葉以後,類似楊洪這樣的將門之家還有很多。比如薑漢,他從榆林衛調入延綏出任遊擊將軍,因戰功在正德年間升為寧夏總兵官;他的兒子薑爽在嘉靖年間任甘肅總兵官,後因事遭貶,復出時擔任大同副總兵;他的孫子薑應熊嘉靖年間任寧夏總兵官;他的曾孫薑顯在萬歷年間歷任山西、宣府總兵官;後金擾邊時,薑顯的兒子薑弼在天啟年間做了援遼總兵官。史稱“薑氏為大將,著邊功,凡五世”。明朝中後期四境不寧,戰亂頻繁。邊塞將門之家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比較有代表性的還有號稱“一門多將才”的大同麻氏。人們將其與鎮守遼東的李氏一族並稱“東李西麻”。

將門之家普遍在邊塞地區有自己的產業。明初,朝廷解決軍餉問題的辦法之一是安排大量土地給衛所的軍戶屯種。屯軍需要將一部分的農產品上繳,剩下的可以自行支配,因而屯軍在某種意義上說可以算是國家的佃農。而邊遠地區由於土地貧瘠,官兵分得的屯田產量不足以上繳,便可以不交田賦而將農產品折算為本人的一部分俸祿(另一部分俸祿由朝廷支付),這類田稱為“準俸田”。此外,有的地方還專門為軍官提供“養廉田”,顧名思義, 這類田地專門獎給各級軍官作為養廉之資。例如,根據當代學者在東北發現的《創築孤山新堡記》等碑文的記載,萬歷年間在遼東鎮,百戶一級的軍官給田一百畝,而士卒則隻給田五十畝,百戶多出的五十畝就是養廉田。百戶以上各級軍官的養廉田都相應有所增加。

衛所軍官有養廉田,營伍的武官也享受這種優待。比如大同鎮的營官,上至總兵,下至守備,都擁有養廉田。

然而,明朝中期官僚地主階級間盛行土地兼並,邊境的各級將領也不滿足於有限的朝廷賜田,多數人利用職權巧取豪奪(具體的辦法有開墾荒地及霸佔軍屯等)而逐漸聚斂了大量的田產,一些將帥擁有田產多達百頃以上,變成了地主。特殊的例子是鎮守雲南的沐氏一族。沐氏早在洪武年間即獲得朝廷的賜田,後來又通過奏討、開墾、買賣、奪取以及投獻(一些老百姓為了逃避官府的稅賦而帶田投靠,自願成為莊民)等各種方式佔有了大量的莊田,《明神宗實錄》記載沐氏除了朝廷欽賜的之外,還有莊田八千余頃,是名副其實的大地主。

戰鬥在長城沿線的明軍

在此期間,衛所的管理日益疏松,士卒生活艱苦,動輒逃亡。邊境的很多士卒由於貧困而私自典賣耕種的屯田,對土地兼並的狂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致使官兵之間的貧富差距更大。對於這種不正之風,朝廷屢禁不止,束手無策。

中央政府無力製止各地的土地兼並, 表明了皇權的衰落。大地主的不斷產生, 官僚階級與鄉紳地主的互相勾結,也使地方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土皇帝。

本文自《最強戰士大比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