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陽虛生寒,氣血津液凝滯,會不會是腫瘤的原因

陽虛生寒,氣血津液凝滯,會不會是腫瘤的原因?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經歷挫折、損失和不公。但是,如何處理這些生活壓力,對我們的健康和長壽有很重要的作用。健康之路,其實也是「顛簸著」開車前行,怎麼增加「減震器」的功效,就是讓這些壓力對自己的影響減小。

簡單地說,不快樂,源於不接受。有的人經常生氣,其實您知道嗎?生氣的代價很貴的,是我們無法承受的。很多腫瘤的發生,其實和「生氣」有莫大的關係:「怒則傷肝」,肝鬱氣滯,氣滯則血瘀,血瘀就會形成「結節」。

在中醫看來,所謂的「腫瘤」,和「毒」關係不大,更主要的原因,就在於「鬱、淤、寒」三個方面。為什麼這麼說?所謂腫瘤,中醫是沒有這個叫法的。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腫瘤的癥狀:腫塊、硬結、消瘦、疼痛等等分析,大致將其歸納入「癭瘤」等怪病痼疾裡(這只是個大概比照)。

在中醫看來,腫瘤,就是氣血凝滯而成。氣之凝滯,有有形與無形之分,無形的主在氣分,有形者多屬痰結;血之凝滯,基本都有「結塊劇痛」的表現。那麼,何以有氣血凝滯發生呢?

很多腫瘤,摸上去似乎堅硬如石,可一旦脫離人體,多數都軟化甚至全是膿水。今天,就從「氣血凝滯」方面分析一下。

一、原因分析:氣滯、生寒

地氣上升為雲,氣象下降為雨;天地相交萬物乃生,人體和天地同理。人體也是一個小天地,它有命門之火,有元氣,有血與津液,有組織細胞。血在脾的統帥調度之下,津液在元氣推動下,通過經絡在體內循環升降周流不息;

如裸體內的這種情況出現了異常,清氣不上升了,濁氣不下降了,命門之火也會相對衰微,不能溫煦全身,就會形成「寒性體質」。這種寒,有可能是「陽氣不足」的寒,也有可能是陽氣本身充足,但是陽氣的散發被抑製,形成的「寒」。比如陰雨霜雪,雖然「太陽」還是那個太陽,可是被雲霧遮蓋不見了。

這時候,因「寒」而發生變化的氣血津液,就會呈現出各種異常的形態,比如「結塊」就是凝滯的最常見表現。而這個「結塊」,也會根據體內陽氣的變化而變化,時而凝結,時而融化,不停在體內運動。究其原因,首先還是「氣血」,之後津液隨之,於是形成一個外硬內軟的結節。這應該也是腫瘤的雛形。

此時,如果「陰寒」得到緩解,這個結節也會跟著慢慢縮小,乃至最終消失。如「陰寒」繼續發展,這就如同「滾雪球」一樣的原理,結節慢慢增大,乃至最後形成可見的腫瘤等物。

歸納以上,中醫的「癭瘤」,和現代醫學的「腫瘤」是非常相似的。中醫認為,其本質是「氣血津液」這些身體必須的營養物質,現代醫學認為,腫瘤也是由身體正常的細胞畸變而來.

三、辨證思路:

1、治病必求其本:既然明白了腫瘤的形成機理,在於「陽弱生寒」,那麼,從治法上思考,我們就得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則。從解決「陰寒」入手。可能是溫補本身不足的「陽氣」,也有可能是去除阻礙、遮蔽陽氣發散的原因,這都是「求本」的方法。

2、標本緩急的甄別:《素問.標本病傳論》:「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臨床辨證,即使是「必求其本」,也還需根據標本緩急之情靈活處理。比如因為消耗,正氣衰微者,自然應該培補正氣,待機體有了可供攻伐的資本再驅邪。總之一句話,「撥亂反正」才是比較理想的治法;

2、隨證治之:如果氣鬱比較明顯,那麼理氣散鬱就少不了,如果痰濕偏重,健脾化痰就該派上用場,如果瘀血偏甚,那麼活血祛瘀就是必經之路。等等,都是中醫辨證的思維。

3、我的理解是,舉凡這類以「腫脹結節」為主證的問題,大多因寒而起。所以,我們確立治法,應該遵循「熱因寒用」的原則,「喜溫暖,畏寒冷,怕日曬」也是腫瘤三個有意思的特點。

總之,中醫辨證腫瘤一類的疾患,大多情況都如上所述。歸納起來,不外四點:溫陽祛寒、補正祛濕、理氣活血、祛瘀消結。當然,中醫無固定之方葯,本文只是個人思路的總結,希望能為廣大中醫愛好者提供一個思路,如果您有這方面的見解,希望不吝指教,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