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千億市場背後,依靠兼職的營地導師崗位何去何從?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芥末堆 阿飛醬 11月28日 報導

“營地教育是一個依靠兼職支撐的行業。”

距離2019年寒假還有不到兩個月時間,在教育行業裡,除了校外培訓機構將迎來開課高峰,近兩年興起的營地教育行業也將迎來開營高峰。成千上萬的孩子將在寒假前往不同地點,參加不同類型和主題的營地活動。

隨著營員的增多,營地機構對導師數量的需求也陡然增高,因此不少營地教育機構會趕在開營之前,招聘大量兼職導師來滿足師生比缺口,降低營地師生比。儘管在有150多年營地歷史的美國有著相似的情況,但當營地概念落地中國,在本地化後強調“營地+教育”、“營地+課程”的教育屬性後,營地機構是否還能延續依靠兼職的師資模式,仍值得考量。

回到營地導師本身,芥末堆此前接觸了多位兼職導師,希望能通過他們的心路歷程,一窺營地導師高流失率背後的原因,了解營地導師面臨的夢想與現實,以及隨著行業的發展,營地機構將如何應對師資問題。

兼職和興趣是入行主因

營地活動的強周期性,使得企業需要在短期內招募非常多的導師,高峰期聘請兼職導師和員工幾乎是行業常態。據《中國營地教育行業報告(2018)》,近60%的營地機構正式員工在20人以下,正式員工在10人以下的佔比最高,達到40%,目前暫無正式員工突破500人的營地機構出現。由於行業本身的特性,營地機構在挑選導師時更傾向於選擇綜合素質相對較高,在寒暑假又有空閑時間的大學生群體。

數據來源:《中國營地教育行業報告(2018)》

對大多數大學生而言,進入營地行業的出發點是想在寒暑假找一份兼職,或是想通過實習來探索自己未來的職業路線。因此,兼職收入不錯、又能鍛煉個人能力的營地教育機構成了他們的選擇之一。

北京某高校的小程去年暑假加入了一家營地機構,談起加入其中的原因,小程表示當時通過學長介紹兼職,剛好自己以前參加過夏令營,對營地機構也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了簡歷。同樣擔任過營地導師的Ellen向芥末堆表示,進入營地教育行業是因為自己對教育很感興趣,以前的兼職80%都是和教育相關的。另外,她認為營地教育是一個新興的行業,很多營地項目自己也非常感興趣,托同學介紹進了北京一家營地機構,去年暑假帶了6、7期短期營。

Ellen透露,在遞交簡歷之後,機構一般會再對篩選過簡歷的人進行集中培訓,“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大概進行了四五次培訓,每次大概2-3個小時”,大的培訓包括了解營地的概念和基本知識,以及處理緊急情況的能力。另外,培訓當中也需要所有新晉導師體驗營地實際開展的活動,針對演練出現的問題來討論解決方案。

經過四五輪培訓以後,這些新晉導師就會進入日營、周營或者冬夏令營開始帶營,一般會根據能力和兼職時長來決定薪資和崗位負責範圍。

留不住的兼職導師

朱俊傑雖然今年才大三,但因為喜歡營地這個行業,他把過去三個寒暑假都投入其中。豐富的實踐經驗讓朱俊傑現在能夠勝任兼職營長的工作,負責管理導師、物資、課程和家長溝通。但朱俊傑也向芥末堆表示,大型的營地活動結束後,往往只有非常喜歡營地的人才會在來年繼續擔任導師,很多人要麽是來體驗,要麽是來賺點錢,“根據我自己帶營的經驗,夏令營過後,導師會走70%,冬令營過後,導師會走20%。”

在北京某高校學習心理學的趙欣認為,營地導師是年輕人的行業,她選擇離開是因為感覺“太累了,感覺被透支”。今年暑假趙欣在一所營地機構帶了兩期營地,她透露自己在營地的工作就是負責和孩子相關的所有大小事物,除了帶孩子開展活動這種常規活動,導師還需要負責各項細致的內務,比如說看著孩子吃飯、洗澡,管理住宿營的衛生,在開展活動時還要拍照記錄。當遇到出現問題的孩子時,還要用上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特定的心理關注和乾預,“對體力和精力的消耗都很大。”

小程今年暑假帶了兩期營地活動,加起來前前後後一共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她也認為,儘管自己以前也參加過夏令營活動,但是作為導師,和當初做營員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和趙欣一樣,小程認為做營地導師確實非常累,常常晚上忙到1、2點,連軸轉一個多月。

但小程認為身體上的疲憊不是最關鍵的,相反高強度的帶營經歷也鍛煉了她吃苦耐勞的精神。“有時候身心的疲憊更多是來自人際交往方面的壓力。”小程表示,很多大學生的生活經歷都比較單一,缺乏有效溝通的技能。而營地導師的職業特性又天然需要和很多人交流,無論是孩子、家長、還是其他工作人員。在前期的導師培訓上,機構更多關注的是讓導師能保證項目順利開展,保證營員安全的技能培訓,有效溝通方面的技能培訓反而被忽視了。“會因為溝通上的不順利感到很疲憊。”對小程而言,她認為無論是體力消耗也好、溝通上的疲憊也好,都不算是自己離開營地機構的真正原因。她承認營地有吸引自己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也感到非常充實,“但我現在才大二,經歷比較少,還要去挖掘更多的可能。”

Ellen表示,去年因為考研沒有繼續帶冬令營,等今年考研結束,會考慮繼續帶幾期冬令營。可是她認為,儘管自己喜歡教育這個行業,也認為營地教育是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自己仍然不會把營地導師當成職業選擇。仔細思考原因,Ellen認為營地導師的職業上升管道天花板有限,“上升空間在我看來還是蠻小的,首先是以導師的身份進去,之後積累經驗後可以獨立帶團,最後成為營長負責幾個營的活動。”

除了上升管道感覺有限,Ellen也認為導師這個崗位負責的內容很雜,管理、對接、溝通上的分工不明確現象,也讓她對繼續做營地導師產生了猶豫。Ellen告訴芥末堆,她在選擇工作的時候,認為興趣、待遇和成長空間同樣重要,“如果工作沒有太明顯的成長空間,很難在薪酬、自我滿足和能力的提升上達到一個平衡,這很現實。”

成熟導師培養周期長

除了大學生兼職難招,有經驗的營地導師也同樣面臨流失的風險,師資問題從企業方來看顯得更為迫切和亟待解決。

在深圳開展營地活動和研學旅行的吳敏看來,營地機構之所以喜歡招聘大學生,特別是有經驗的大學生,是因為他們熱情、精力好和學習能力強。“兼職是需要的,但必須有穩定的團隊。”在深圳開展營地教育,她更能感受到招聘兼職導師的困難,甚至一度想聯繫北京高校的學生來做兼職導師。因為相對營地、戶外文化更濃厚的北方城市,深圳的高校很難找到有經驗的大學生。

劉宇在國內一家頗具知名度的營地教育機構擔任課程顧問,他表示,如果營地機構涉及到課程和教育的話,對師資的要求更高,且不能通過大學生兼職來滿足教師缺口,因為無論是從學生的體驗,還是課程實施的效果,大學生兼職品質都難以保證。劉宇向芥末堆表示,以他們公司為例,成為一名優秀的營地導師或者營長,至少2~3年時間。一名優秀的導師或者營長首先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還要對小孩子有愛心和耐心,同時還要具備開展課程的能力。但實際上,能同時具備這幾項條件的人本來就少之又少。“現在行業內導師的情況,好的營地導師太難培養,基礎的兼職導師流失率又很高。”劉宇總結道。

在培養導師的方式上,除了前期的初級培訓,帶營期間,有經驗的導師也會對新晉導師進行手把手培養。小程表示,她在帶營期間的每個晚上,所有導師都在活動結束後集中開會,複盤全天的情況,有經驗的導師會針對出現的問題給出建議。另外,營地營長會對新晉導師進行各項考評,並給出指導意見,新晉導師因此能在帶營的過程中不斷改進自己。營會結束後,營長再挑選表現優秀的導師繼續培養。這樣的培養方式能手把手教學,更細致和個性化。但壞處卻是培養周期太長,也有某些導師經過完整的培訓周期後,也會出現某些導師因為個人從業意願不明顯而導致人才流失的現象。

人才輸送和培養體系開始形成

但是手把手培訓的方式顯然已經不適合飛速發展的營地教育行業了。根據《中國營地教育行業報告(2018)》,我國在校中小學生達到1.87億,目前國內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營地教育滲透率約為30%,未來5~10年營地教育市場規模將達到千億級別。目前營地行業平均師生比為1:6.3,但是顯然師資的發展速度並沒有追趕上快速發展的市場腳步。

數據來源:《中國營地教育行業報告(2018)》

目前已經有一些營地機構開始重視營地導師的培訓,不僅是為自己“造血”,更多的是為行業輸送人才,把營地導師這塊蛋糕“做大”。

北京啟行營地教育在2013年就成立了啟行學院,通過三個階段線上線下的培訓,培養優質的導師資源,也為國內的營地企業輸送導師資源。2017年12月,遊美國際營地教育成立了培養營地行業人才的營學院,通過借用國外成熟的培訓經驗,培養更優秀的營地導師。青青部落則和北京的多家高校合作,從高校中選擇優質的兼職甚至是全職員工。天使與堅果派也在海外項目中嘗試用有經驗的營員媽媽兼任導師,尋找營地導師更多的可能性。

在劉宇看來,導師問題會隨著行業逐漸成熟和完善得到解決,更多優秀的人才會湧入這個行業。但是在這之前,需要建立成熟的導師培訓體系和評定體系,以此來保證營地導師的品質和數量,“現在大家都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一步一步地做下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的朱俊傑、趙欣、吳敏、劉宇均是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