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下垂用艾灸治療怎麼取穴

胃下垂是指戰立時,胃的下緣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至髂脊連線以下。本病的發生是由於隔肌懸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韌帶功能減退而鬆弛,腹內壓下降及腹肌鬆弛等因素而致。見於身體瘦弱、胸廓狹長的人,也可因各種原因經常壓迫胸部和上腹部引起,多產婦女易患此病。中醫認為本病由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

病症:

上腹飽脹不適、隱痛、進食後疼痛加重、消化不良、噁心打嗝、不思飲食、大便秘結或溏薄、矢氣頻頻、腹部有重墜感,用手托腹部則感舒適。消瘦乏力,或見腰痛、嘔吐,噯氣,平臥時癥狀減輕,舌苔薄,脈濡軟無力。

治療:

主穴:百會、足三裡、中脘、梁門、關元。

配穴:胃脘脹痛者加太白、公孫。

灸法:艾罐熏灸或艾條溫和灸,每次選用3-5個穴位,每穴15-20分鐘;著膚灸,每次選2~3穴,每穴5~10壯,百會懸艾灸10分鐘;每日1次,10日為1個療程。灸後可用右手托胃底部,用力緩緩向上推移,反覆數次。

【附註】艾灸與按摩、飲食、體育等療法配合治療胃下垂,往往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治療期間注意營養,少食多餐,禁止暴飲暴食,進餐後平臥20分鐘,臥眠時足抬高3厘米。

大醫堂古法專業艾灸培訓,從艾灸小白變專業灸師。每月準時開課

艾灸百科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