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樂視接盤俠遭遇危機,賈躍亭煤商老鄉韋氏家族煩惱上身

作者 | 郝美平 宋冠宇

來源 | 野馬財經

常在河邊走,難免不濕鞋。並購發家,賺得盆滿缽滿的韋氏家族旗下產業鏈甚廣,做煤炭生意起家,接盤過樂視互金資產,玩過互聯網也玩過鋼筋水泥的房地產。

父親韋俊康,山西煤商起家。兒子韋振宇是80後海歸,子承父業。如今,韋氏家族旗下產業接連破產,上市公司被ST,財富如夢幻泡影。

韋氏父子已鮮少活躍在台前。浮華落幕,事業轉捩點的煩惱或將來臨。

上市公司的子公司竟然拒絕了總公司的專項審計?近日,*ST高升(000971.SZ)發布公告表示,其子公司高升科技以干擾經營為由拒絕了*ST高升的審計。

這並不是*ST高升第一次後院失火。就在一周前,*ST高升就因為前兩大股東——宇馳瑞德和藍鼎實業的破產申請而陷入實控權變動風雲。

宇馳瑞德、藍鼎實業和*ST高升均是韋氏家族的產業,且實控人均指向韋氏家族的少主人——韋振宇。靠著並購起家,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的韋氏家族,正走向轉捩點。

並購起家,軍師坐陣

*ST高升的前身是湖北邁亞,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湖北省仙桃市國資企業毛紡集團是其控股股東,主營業務是紡織。

2006年,湖北邁亞遭遇業績滑鐵盧,當年虧損2.28億元。2007年,仙桃國資委將控股股權轉讓給絲寶實業。

這次轉讓成為湖北邁亞命運的轉折點。如果說此前湖北邁亞還是一家實業公司,那麽轉讓之後已經成為棋子,資本玩家們接連轉手。

2012年,有著“海外賭王”之稱的安徽商人仰智慧旗下的藍鼎集團接盤湖北邁亞,絲寶實業退出。藍鼎集團入主後,湖北邁亞更名為藍鼎控股。然而屢次轉手,公司業務並未見氣色,常年依靠補貼維持上市地位,從2006年後其扣非淨利潤連續虧損近9年。

接著,2014年仰智慧又將公司股權以4.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德澤世家,後者的實控人正是今天的主角——韋氏父子,控股德澤世家92%股權。在此次交易後,韋氏父子正式進入資本市場。

自此,藍鼎控股成為韋氏父子瘋狂並購的重要平台。2015年到2017年,藍鼎控股先後以高溢價收購了高升科技(同年更名為“高升控股”)、瑩悅網絡、華麒通信等。

在連續多次的並購後,高升控股從一家最初的製造業公司演變為以IDC(互聯網數據中心)、CDN(內容分發網絡)、APM(應用性能管理)為主的互聯網基礎雲服務商。

互聯網+資產是市場上頗受追捧的模式,高升順勢而為,股價一度翻了近5倍,從10元漲至46元的歷史高點。而高升控股也在持續收購中成為控股型的上市公司。

圖片來源:北京文化矽谷(韋氏父子)

其實在韋氏父子身邊,有一位軍師坐陣,此人或是張弛。在加入高升控股之前,張馳先後完成了中文傳媒、沙鋼股份、黑牡丹等上市公司的資產重組和並購,資本市場的經驗豐富。早在2014年,韋振宇通過德澤世家收購藍鼎控股時,張弛就參與其中,擔任“韋方”的財務顧問。

而張弛和韋氏的交集遠不止於此。韋振宇認購藍鼎控股重組配套融資發行股份的公司正是宇馳瑞德,而“宇馳”的公司名字恰好也是韋振宇、張馳名字中的各一個字的組合。當時,“宇馳組合”的說法已經被媒體廣為傳播。此外,張馳的妻子持有宇馳瑞德1%的股份。

所以,在韋氏父子資產騰挪背後,張弛應是韋振宇身後具體負責收購重組的核心人物之一。

韋振宇生於1984年,畢業於加利福尼亞州立理工大學,是南開大學商學院的EMBA。2014年擔任高升控股董事長之時,剛滿30歲。

韋振宇通過宇馳瑞德和藍鼎實業間接持有高升控股的股份,合計佔股27.98%。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韋振宇實際控股公司高達42家,包括影視、酒店、地產等。

圖片來源:*ST高升2018年報

而在韋氏家族的資產版圖中,韋振宇的父親韋俊康卻鮮少露面。根據公司2018年9月披露的《關於對外擔保及資金佔用的進展公告》可以看到,在上市公司關聯方認定中,有10家公司是韋俊康控制的,但在天眼查等信息查詢網站中,韋俊康卻不曾持有任何一家韋氏家族旗下公司的股份。

圖片來源:天眼查

韋俊康是山西煤商出身,曾經擔任過上市公司同德化工(002360.SZ)的董事,後在北京從事房地產。韋俊康的履歷顯示,其曾歷任山西合寶鋼鐵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北京魏公元鼎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

魏公元鼎公司憑借煤炭生意發家,這也是韋氏家族財富的原始積累。1997年,韋俊康從煤炭業轉戰房地產,北京魏公村的韋伯豪家園就出自韋俊康之手。

轉戰p2p,勇當樂視接盤俠

在高升控股之外,韋氏家族的網貸生意也做得風生水起。2015年,韋氏成功抓住了互聯網的機遇,讓高升控股成功轉型。在追風口,嗅商機上,韋氏父子是佼佼者。

2016年,韋氏家族勇敢地接盤了山西老鄉賈躍亭旗下樂視的一些網貸資產。這讓韋氏走到了聚光燈下。

2015-2016年是冒險的大擴張時代,彼時樂視旗下的樂視金融先後入股P2P平台懶財網和騎士貸。後來樂視發展坎坷,資金頻頻出現問題,樂視也於2017年和2018年先後從兩家P2P平台退出,而接盤方正是韋振宇控股的宇馳瑞德。

當韋氏父子在資本市場急速狂奔時,卻沒想到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已經倒下。宇馳瑞德在接手懶財網後,懶財網不斷暴雷,懶財變“賴財”。

先是標的企業接連出現財務風波,包括韜蘊資本等。接著,去年12月,懶財網又被曝出隨意修改提現規則,提現時間一再被延長,用戶投資金額在30萬元以上的是多數。而借款方集中展期、懶財網的網貸債權6折都難出手,遭遇危機。

危機似乎也確實在步步逼近。

網貸平台的暴雷,開啟了韋氏財富的滑鐵盧。就在去年,韋氏家族多次陷入欠供應商貸款,以及民間借貸糾紛,涉及金額超過2億元。

雷聲轟隆,韋氏頻遇煩惱

借貸糾紛只是韋氏家族危機下的冰山一角。

2018年5月,韋振宇出現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被執行人行列,執行標的分別為2.04億元、2.13億元。同期其控股的宇馳瑞德和藍鼎實業也出現在被執行人名單中。

再往前,早在2017年,因為金融借款合約糾紛,安信信託曾將韋振宇、辛維雅(韋振宇配偶)、韋俊康、何欣(韋俊康配偶)告上了法庭。

訴訟纏身,而韋氏家族又不被高升控股的股東待見。就在年初,高升控股的9位股東“逼宮”實控人韋振宇,認為韋振宇違規擔保以及資金佔用等事項惹了眾怒,直言“實控人不誠信”。

違規擔保,所指擔保對象是宇馳瑞德和世宇天地(韋俊康實際控制),合計擔保金額約3.4億元,而資金佔用方則是韋俊康實際控制的企業北京華嬉雲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簡稱“華嬉雲遊”)。於是股東上演了“逼宮”大戲。

眼看韋振宇也成了上市公司的眾矢之的,於是韋氏家族開始啟動韋姓族人韋紅星、韋俊瑞、韋榮喆等拋頭露面。2018年,宇馳瑞德、藍鼎實業的法定代表人變為韋榮喆,韋紅星等則分別在韋氏家族的其它產業中擔任不同職位。

然而,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只會引發蝴蝶效應。持續並購,3年新增32億的商譽減值。其中收購高升科技、瑩悅網絡、華麒通信分別產生13.39億元、10.72億元、8.22億元商譽。不過這3家企業的收購也尤為引人注目。

2017年12月,華麒通信發布公告稱,高升控股擬以不超過9.19億元的交易價格收購華麒通信99.997%的股權。停牌前,華麒通信的市值為4.83億元,這也意味著此次收購溢價達90.27%。且標的公司在不到2年的時間內估值就增長達10倍。不尋常的增長引來深交所的連環17問,其中對商譽減值風險問題重點詢問。

2016年3月,高升控股擬11.5億元收購瑩悅網絡100%股權。但重點來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瑩悅網絡100%股權對應账面淨資產2493.89萬元,這場收購溢價高達45.11倍。不過該公司的業績完成情況不太可觀了,2018年僅完成27.5%。

圖片來源:公司年報

高升控股高溢價並購,成為如今商譽暴雷的源頭。今年4月,因為高升控股巨額違規擔保出現了連鎖反應,連續虧損的高升成功加入ST隊伍。2018年淨利潤為-21.96億元,降幅為-1504.47%。

圖片來源:高升控股2019年半度業績預告

從公司公告的2019年1月-6月業績預告的數據來看,能否擺脫風險還是未知數。

如今旗下產業接連破產,*ST高升又業績不濟。搖搖晃晃的韋氏家族,似乎走到了一個轉折點。你還知道韋氏家族的哪些資產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