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小眾出爆款的邏輯是什麽?

《樂隊的夏天》並不是國內首檔樂隊綜藝,但卻真正讓樂隊火了起來。

作者 | 周矗

編輯 | 鐵林

“聽說《樂隊的夏天》(豆瓣)評分掉了0.1,是因為決賽名次大家有不滿意的地方。”

《樂隊的夏天》最後一期播出當晚,馬東坐在北京前門的PAGE ONE書店裡,談起了他被網友“圍攻”的經歷。

馬東

圖片來源:愛奇藝提供

“自從樂隊HOT5誕生後,就有很多網友跑到我微博下面提意見,說誰該進誰不該進。但我覺得特別好,因為這至少說明,一個節目觸動了大家的情緒。”

同樣在節目播出之後,有四名員工向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宏嘉提了離職,原因是他們看完《樂隊的夏天》後,也想像樂隊那樣“追一把夢”。

陳宏嘉

圖片來源:愛奇藝提供

“搞得我都想回去組樂隊了。”說完,陳宏嘉看了看台下的摩登天空創始人沈黎暉。

沈黎暉自己也沒想到,一檔音樂綜藝,把他這個“滾圈老炮”看得痛哭流涕。

2019年,《樂隊的夏天》給樂隊,給網綜,乃至整個小眾圈層都打了一針強心劑,讓許多人看到,“小”圈層做出“大”生意的可能。

事實上,這並不是國內首檔樂隊類綜藝。江蘇衛視在2017年做過《中國樂隊》,CCTV15在2018年做過《超級樂隊》,請來的樂隊甚至還重合了不少。

但真正讓樂隊火起來的,偏偏是2019年的《樂隊的夏天》。

“我們拿愛奇藝磕掉了沈黎暉

拿沈黎暉磕掉了愛奇藝”

“《樂隊的夏天》一共籌備了8個月,從最早確定選題方向,到開始找一些樂隊,找著找著發現,樂隊都在一些來歷不明的機構裡,比如摩登天空。”

於是,馬東和米未聯合創始人牟頔找到了沈黎暉,跟他說想做一個樂隊的節目。

一聽這話,沈黎暉一個眼睛閉著,一個眼睛睜著,看著馬東說:“你別鬧了,你們做不了這個,樂隊沒有我這樣的江湖大佬是玩不轉的。你們是做語言節目出身的,你們懂音樂嗎?”

沈黎暉問馬東,你準備怎麽做這個節目?馬東很誠實地告訴他,我不知道,但老沈你別廢話了,這是一個愛奇藝“S+"級的項目,你相信不相信愛奇藝,你相信不相信米未?

這話一出,沈黎暉沒話說了。一個日活“1億+”平台上最好的推廣資源,加上一個擅長做爆款節目的製作公司,他很難不相信。

在提案會上,愛奇藝的“老闆”們問了馬東同樣的問題:你們一個做語言節目的,憑什麽能做好樂隊?馬東就直接跟他們說,我們有沈黎暉啊。

就這樣,米未拿著愛奇藝磕掉了沈黎暉,拿著沈黎暉磕掉了愛奇藝。

解決了前期的問題,馬東他們開始一個一個地磕樂隊。他們在網上搜了1000多支樂隊,看他們的現場演出視頻,給其中300多支樂隊建了完整的檔案夾,又見面聊了七八十支。

不過,樂隊節目在國內是個“非主流”的東西,沒有人知道它能做成什麽樣。在“貴圈”的報導中,反光鏡樂隊一開始就很害怕被綜藝“玩”,鼓手葉景瀅和米未談的時候,還以為是請自己去做評委的。

但大部分樂隊明白,上綜藝會給他們帶來極佳的曝光機會。一部分樂隊需要更大的舞台去表達自我,痛仰樂隊的主唱高虎曾在節目中說,自己連賽製都不關心,就想好好唱歌。

另一部分以新褲子為代表的樂隊比較耿直,就是想“漲粉”。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在節目裡自爆,他們樂隊之前的流量還不到十萬,特別慘。後來編導告訴他,參加節目粉絲可以從10萬漲到100萬,都是真的,不用買,所以就來了。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愛奇藝娛樂

在摩登天空的幫助下,米未又認識了許多音樂機構,比如太合、街聲等。接觸的越多,他們越堅定這條路是能走下去的,因為他們發現,樂隊裡面的人非常有趣。

作為節目主理人,馬東在《樂隊的夏天》裡經常被懟。痛仰樂隊主唱高虎一開始懟馬東的理由,更是讓他覺得既無奈又有點好笑。

名場面之“高虎懟馬東”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綜藝圈萌主

當時,痛仰樂隊在台下準備了一個梗,每個人介紹的時候都說自己是一名評委,比如“我是馬東”“我是高曉松”“我是喬杉”這樣,這其中偏偏沒有吳青峰。

高虎想等馬東去問,為什麽沒有吳青峰,然後他會回答“因為‘無’青峰。”。但就是這麽個“冷”段子,馬東並沒有接上,所以高虎在那期節目中沒給他好臉色。

這樣有趣的樂隊和人,在這31支樂隊中比比皆是。“音樂節目這麽多,唱歌的手段,對音樂的包裝,大概就是那些了,但是人是不一樣的。我們發現人的關係應該是這個節目的主線,人的情感是這個節目的主要的方向。”馬東說。

最後,他們決定,要做一個“隊大於樂”的節目。

7.1到8.7的逆襲

《樂隊的夏天》第一期上線後,有很多觀眾覺得自己被冒犯了,“我喜歡的樂隊怎麽你們給我們弄出來了?”豆瓣和社交網絡上冒出一堆差評,豆瓣開分只有7.1。

不過,隨著節目一期一期地播出,豆瓣評分一路爬到了8.7。很多一把年紀的樂迷,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感謝這檔神仙綜藝,讓九連真人這樣的小眾樂隊有了更大的舞台,讓“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的態度得到了表達,讓樂隊的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陳宏嘉介紹,《樂隊的夏天》百度搜索指數峰值超過了84.5萬,是上半年綜藝節目中最高的,並有超過1.4萬篇的媒體報導,霸佔了全網233個熱搜。

滿臉滄桑的彭磊、子健們,也終於開始有了話題,有了流量,甚至有了App開屏。

於是,又有很多人開始追問馬東,你是怎麽把這個節目做成“爆款”的?

“沒有人敢說我做出來的都是爆款,世界上跟你說這句話的人都是騙子。馬東覺得,米未並沒有什麽把小眾題材做成“爆款”的邏輯。

在他心中,一個節目能“爆”,是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

天時,指是不是有時代脈搏;地利,指能不能說服平台,去站在一個最好的宣傳土壤和技術平台上,推廣自己;人,指是不是找到了最有趣的人,製作團隊是不是真正享受整個過程,不覺得累,但是殫精竭慮的,一秒一秒、一幀一幀地去調整自己的節目。

內容是為了觸達更多人內心的焦慮,是為了讓觀眾透過一種形式,觀察到那個有意思的人,然後那個有意思的人會撥動閱聽人的共振節奏,去觸發內心的東西,這才是內容這件事最迷人的地方。”

按照這個邏輯,馬東覺得,之所以很多人喜歡搖滾樂,是因為他們被樂隊的文化、狀態,以及搖滾精神種下過種子。這個東西會貫穿人的一生,會時時喚醒人的生活狀態,這種精神和表達才是搖滾樂的核心。

“《樂隊的夏天》裡,新褲子主唱彭磊在歌裡表達出來的態度,他和時代的共振,以及他觀察社會的角度,會觸動好多人。所以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他把內心對世界的觀察,用搖滾樂這種語法表達出來。”

彭磊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新褲子樂隊

在他們正在籌備的《奇葩說》第六季中,匯總出了幾千道辯題,其中關注較多的還是年輕人的焦慮。從《奇葩說》到《樂隊的夏天》,米未的目標都非常清晰,就是去觸動18-35歲的人群。

《奇葩說》在做到第四季時,曾遭遇過播放量和口碑的雙向下跌,很多人說這是“綜N代”的宿命。

米未團隊自己,也把《奇葩說》第四季當作一個經典的案例。馬東提到,《奇葩說》播了四季,導演從25歲變成了30歲,觀眾也從20歲變成了25歲,一些觀眾開始對他們的節目有了新要求。

《奇葩說》第四季

圖片來源:豆瓣電影

“到了第四季的時候,我們很多真愛粉跟我們說,你們話題要更有深度,要更有哲思。於是,我們就把辯題哲思了,然後發現,大多數的年輕人不看了,但是一些鐵粉會說這個題真好。”

第四季播完之後,米未團隊做了一次反思。反思的結果是,第五季他們要放下真愛粉的意見,為更多20-25歲的人服務,去探討這波年輕人感興趣的話題。

“《奇葩說》第一季的時候,他們在看《快樂大本營》,那時候15歲,根本不為戀愛、職場、跟父母的關係等社會因素所困擾,他就真心愛著自己的偶像並快樂著。到他們20歲,開始著這個急的時候,《奇葩說》就能夠幫助到這些年輕人。”

結果,《奇葩說》第五季的數據比第四季翻了一番還多,馬東認為,這就是五年前那撥年輕人也開始著急了。

“今天我們有大量的關於愛情的、職場的、父母關係的節目,去疏解他們內心的困惑和焦慮,即便我們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通過辯手的角度,幫他們疏解一下他內心的困擾,這大概就是一個節目最好的、最大的作用。”

雖然《樂隊的夏天》觸動了很多30歲左右觀眾的青春回憶,但在第二季節目中,米未的目標仍然會是年輕人。他們想讓樂隊這種表達情緒的語法,獲得更多年輕人的共鳴,這也是這支為年輕人服務的內容團隊的目標。

“我們相信,真正觸動人的只有內容本身,而不是你所謂的市場定位、方向。在我們心中,人的智識是不進步的,人內心的情緒困擾和焦慮是自始至終一致的,你只要能夠真心觸達到那個東西,都會被感動。”

賺錢和做好內容不衝突

《樂隊的夏天》最大的貢獻之一,是讓樂隊不再“談錢色變”。

豆瓣上曾有這樣一條預言:“你喜歡的小眾樂隊上了節目,人氣一騎絕塵,如願以償破圈圈粉,你發現他們被人當成了愛豆,還擁有了後援會和站子,Livehouse票價坐上火箭高攀不起,你有點想吐。”

Mr. Miss樂隊杜凱覺得,樂隊精神跟綜藝的矛盾點,曾被認為是獨立。“所謂獨立,一方面是沒錢,另一方面是堅持自己沒錢的態度,不要被錢所裹挾”。

Mr. Miss樂隊杜凱(左)劉戀(右)

圖片來源:愛奇藝提供

所以在節目播出初期,輿論中泛濫的是一股悲涼的氣息。

一部分人斷言,自己喜歡的獨立樂隊竟然為了錢上綜藝取悅大眾,喪失了獨立樂隊的精神;另一部分人則在哀嚎,小眾樂隊可能會因綜藝淪為飯圈產物,他們可能無法只花幾百塊錢就能看到十多支樂隊,在草地上蹦著的廉價的“野迪”。

但事實是,沒有任何一個樂隊不吃飯就能活下來。

刺蝟樂隊的子健曾經是個程序員,砸了把琴還要找鼓手石璐借兩萬塊錢;在節目中圈粉無數的朋克樂隊Click15,在上節目之前說自己從來沒有靠樂隊賺過錢,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計程車費都要主辦方報銷。

沈黎暉看了前兩期之後,在螢幕面前痛哭流涕。他過去一直覺得,樂隊和綜藝是完全相斥的。《樂隊的夏天》的火爆讓他發現,樂隊生態裡會加上綜藝這樣特別重要的一環。

沈黎暉

圖片來源:愛奇藝提供

“綜藝繼續負責破圈,我們作為產業的一分子,負責擴圈。”沈黎暉說,綜藝節目的思維停留在播出的那幾個月,但他們簽一個樂隊簽三年,中間有兩張唱片出版,五個巡演、演唱會,是按年算的。

未來,他們會從Livehouse小型演出的系統,演唱會,再到音樂節,一個系統接一個系統地把樂隊做下去。

《樂隊的夏天》也給平台方愛奇藝帶來了收入。愛奇藝綜藝內容行銷中心總經理董軒羽透露,《樂隊的夏天》是愛奇藝整個上半年,招商最簡單、最容易的節目之一。

她們每次去跟客戶提案時,會先放很多首樂隊的歌,放著放著,就發現很多客戶公司的員工會馬上能回答出,這是哪個樂隊唱的哪首歌。

找到了對音樂的共鳴,她會再去和客戶講,樂隊簡單、單純、熱愛、執著、追夢的價值觀,是現在年輕人焦慮之下最關心的東西。那麽品牌在這檔節目中,同樣可以通過樂隊本身的精神,跟用戶直接建立價值觀共鳴。

說白了,《樂隊的夏天》做的是價值觀行銷。讓用戶對於品牌產生好感,是內容最大的貢獻。

“很多爆款節目的招商也非常好,內容和商業並不衝突。”董軒羽說。

馬東透露,《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已經開始籌備,並將於明年夏天開播。

第二季節目中,除了會有像九連真人、斯斯與帆這樣的年輕樂隊外,還有聽起來就讓人渾身發熱的老炮樂隊加入。“有人跟我說,(沒參加第一季)他們腸子都悔青了。”

很多人質疑,《樂隊的夏天》雖然火了,但它並不能讓樂隊真正走進“夏天”。

然而,一個行業如果隻奢望一部綜藝帶動,是極其天真的。綜藝只是一種娛樂形式,它能帶給一個行業的,更多的是曝光度、資本和新鮮血液。

如果它能讓“懶”著的“彭磊們”多寫幾首歌,讓小眾的“九連真人們”開始有了曝光,那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周 矗

關注綜藝、音樂、影視等娛樂領域

添加時煩請注明姓名、機構、職務

END

內容產業報導第一媒體

刺蝟公社是聚焦內容產業的垂直資訊平台,關注領域包括互聯網資訊、社交、長視頻、短視頻、音頻、影視娛樂、內容創業、二次元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