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9年樓市大局逐漸明朗,買不買房或許要有答案了

每年春節都是一場“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數以億計的人從他鄉回到家鄉。據國家發改委初步預測,今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9.9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長0.6%。路線客運將達24.6億人次,佔比最大達到82%;鐵路4.13億人次,增長8.3%;民航7300萬人次,增長12%;水運4300萬人次,與上年基本持平。

每年一次的人口大遷徙,也讓返鄉置業成為樓市的熱詞。1月25日,《2019年返鄉置業調查報告》數據顯示,52.7%的人有回到家鄉及周邊城市置業的意向。與2018年的58.7%相比,2019年返鄉置業意向人群佔比下降,但仍舊過半。

而春節期間,買房必是親朋好友聚餐熱門話題。2019年樓市怎麽走,很多人認為只有過了春節,開完兩會才能有答案。其實,今年樓市趨勢已經顯現,根本不存在“寒冬”說,回歸正常才是主調。那麽,要不要出手,什麽時候買,其實也有一定的規律可言。

誤區:樓市沒有寒冬,只是回歸正常

要想對市場有正確的預判,首先要對市場有正確的認識。錯誤的認知下去觀望樓市,只會在錯誤的方向越走越遠。

樓市寒冬與否,還是要看最終的數據。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全國建案銷售面積171654萬平方米,銷售額149973億元,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我們可以算一下,假如每套房子為100平米,那麽這一年一共賣掉了1700多萬套房子。

2018年,建案銷售均價約為8736元/平方米,其中,住宅均價約為8544元/平方米,比2017年上漲了930元/平方米,比1998年2000多元的均價,漲幅為323.5%。

所以說,樓市寒冬不過是既得利益者的假摔,或者是盲目上車被套的投資者期望解套的呼聲。

應該看到,如今的樓市正在趨於正常。沒錯,習慣了樓市暴漲暴跌、習慣了買到就是賺到、習慣了“老破小”也能賣上天價——但是習慣不等於就是正常的,畸形的樓市帶來的不僅僅是普通居民買房困難,也造成了一種“以房為富”的錯誤的財富觀,忽略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現在必須回歸到正常了,儘管這會讓很多人不舒服。

量力而行,勿讓負債壓製幸福感

樓市回歸正常,購房者要不要出手呢?

我們可以看到,就保證自住來說,國家已經陸續頒布了不少政策,一方面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另一方面也加強了住房供應。比如最近,民政部和住建部聯合頒布方案,加速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將集體土地建設租賃住房作為重點支持的內容。

這裡面釋放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將租賃作為未來一段時間解決住房問題的總體思路。當居住問題不需要靠買來解決時,炒房的熱度也就會下去。

這就意味著即便是自住購房者,也要想想清楚要不要背負一個二三十年的負債,去供一套房子。

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衡量要不要買房:

1、負債能力。經濟增速放緩,錢不好賺成了共識,那麽此時盲目負債就是不明智的了。買房一時爽,還款呢?何況這不是短期債務,五年十年之後誰也看不了那麽遠,如果月供過高,未來生活稍有風吹草動,對於購房者來說就是“斷供”的風險。

2、保證現金流。這是具體到二套房購房者來說。這部分人不能嚴格作為炒房客。比如:可能覺得現在房價還能承受,給孩子準備一套;哪怕十年後孩子看不上這套房,賣掉也不會太虧。那麽就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這套房十年後還能不能賣上價;二就是持有這套房的時候,它帶來的收益能否抵扣負債呢?如果房子偏遠,城市規劃無望,且租金回報抵扣不了貸款利息,那麽這種房子就盡早出手吧。

總之,房住不炒下的樓市,將以穩為主;預計2019年下半年,房價會有變相松動。而買不買房的問題,關鍵不是看房價高低,而是首要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和承受能力。畢竟買房是為了生活的更幸福,不能讓房子成為生活的負擔和財富的累贅。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富比士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煉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