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請教權威專家——為什麼血小板減少不建議切脾治療?

病屬:

妹妹今年才23歲,得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兩年多了,今年開始用了激素葯也沒什麼用,血小板一直都在20以下,醫生建議她切脾治療,想知道這個病發展到現在只能切脾治療了嗎?有什麼影響?還有其他治療方法嗎?

史主任:

目前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對成年患者,西醫首先會考慮糖皮質激素治療,早期有效率可達60%-80%以上,但因為各種因素,比如用藥不當,外部因素影響等,導致病情反覆,治療難度增加,後期療效不佳,病情反覆遷延難愈。

當激素等一線治療藥物無效時,會考慮二線治療,比如環孢素,達那唑,TPO等,以提升血小板數值,但效果也多是短暫的,同時,部分患者會考慮切脾治療。

切脾後,血小板數值會在短時間內得到明顯提升,隨後逐漸降低,直至恢復正常,可見切脾治療是有效的。

但切脾治療只針對血小板多在脾臟被破壞的患者,對於其他因素導致的血小板減少病人,效果並不是很明顯,甚至沒有效果。

同時,脾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免疫器官,切脾術後恢復期間,患者存在一定的感染幾率,且會影響患者自身免疫力,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侵擾。

最後一點,就是切脾治療後的血小板減少患者,遠期預後效果可能不佳,少數患者在切脾後數年內再次複發!

相反,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案,配合中醫辨證用藥,通過對患者機體免疫機能的調整,讓病情逐漸穩定下來,血小板數值逐步提升。

須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