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八大政策信號

  意見領袖丨植信投資研究院

  12月18日,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下帷幕。2021年不但是中國步入“後疫情時代”實現經濟全面復甦的一年,還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聚焦明年經濟工作制定部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會議公報內容來看,釋放出八大重要前瞻性政策信號值得關注。

  1.積極財政政策突出提質增效和可持續

  在原則上,去年會議提出,積極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更加注重結構調整。今年則在提質增效的基礎上,強調了政策要保持持續性、穩定性和時度效。

  在主要任務上,財政政策將在促進創新發展、調節收入分配助力擴大內需、積極防控債務風險等方面起到更加重要作用。去年會議要求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做好重點領域保障,支持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同時要與貨幣政策形成合力,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明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年會議著重強調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經濟復甦跡象較為顯著,保增長壓力較去年有所緩解,今年會議對財政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有了全新的要求。一是要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在促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調節收入分配上主動作為,二是要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另外,會議還提到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因此明年財政赤字水準可能會有所下降。

  2.貨幣政策“不急轉彎”具有雙重含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貨幣政策仍然要“穩健”,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杆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多渠道補充銀行資本金。

  “不急轉彎”是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關於貨幣政策的要點。這有兩方面的含義,首先是貨幣政策要穩健,不急著轉彎,不應該出現大幅的收緊和調整;其次是不要搞“急轉彎”,即考慮到經濟增長已經逐漸恢復,貨幣政策即便要調整,也是相對平穩的微調。隨著我國經濟增長逐步回歸到正常區間,貨幣政策基調也在從應對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轉為支持經濟向潛在產出回歸。另一方面,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這表明2021年經濟增速或已經接近潛在增產出對應的名義經濟增長。貨幣政策趨向回歸中性,既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不讓市場缺錢;另一方面也堅決不搞“大水漫灌”,不讓市場的錢溢出來。

  3.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其與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提到的“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準”理念一脈相承,但同時更加強調自主可控能力,進一步明確了“以我為主”的發展思路,防止在重點行業及核心領域出現“卡脖子”問題。會議提出不僅要在優勢領域鍛造長板,而且還要補齊短板領域。統籌推進,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目前,全球產業分工和發展的邏輯已經從競爭力為主轉為穩定性和競爭力並重的新階段。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是在國外環境變差情況下,有效保障國內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根本。為此,一是要鍛造產業鏈供應鏈長板,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服務型製造。二是要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加大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力度。三是要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標準、計量、專利等體系和能力建設,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強化共性技術供給。四是要優化產業鏈供應鏈發展環境,加強國際產業安全合作,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

  1. 加強反壟斷,保障市場公平竟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其要義在於,一是企業形成壟斷往往與資本indivisible,且兩者相互助推,反壟斷可從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入手;二是反壟斷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價格機制的作用,實現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三是在高質量發展要求下,中央意圖引導資本更多投向硬科技領域,而非平台經濟。其重大意義體現在:一是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中提出的“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進一步深化和豐富;二是反壟斷有利於激發、保護中小企業的創新,對高質量發展具有現實意義;三是反壟斷有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促進消費。

  中國互聯網反壟斷強監管時代或將到來。具體來說,一是要國家支持平台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支持公有製經濟和非公有製經濟共同發展;二是要依法規範發展,健全數字規則;三是要完善平台企業壟斷認定、數據收集使用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規範;四是要加強規製,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五是要金融創新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

  5.供需兩側匹配,促進循環暢通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具體提出“需求側”方面的要求,但與一周前剛剛結束的政治局會議不同,此次將“需求側改革”表述又改為了“需求側管理”。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意義卻大有不同。其一,中央明確了新發展格局的核心是供給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需求端內需擴大,提高供需之間的匹配程度,促進循環的暢通。其二,從“改革”變為“管理”表明中央力求以穩為主,即在供給側結構背景下,不使需求下降太快,而不是急於求成立刻開展改革。

  在此基調之下,2021年在投資端應突出有效投資,拓寬投資空間,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圍繞“兩新一重”,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製造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在消費端應側重於推動消費升級和提高消費能力,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完善社保,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費購買的規定,充分挖掘縣鄉消費潛力;在外貿端,通過加入RCEP和其他貿易多邊體系平滑波動,頒布相關政策扭轉歷年以來“重出口+輕進口”的結構導向與市場傳統認知,通過加強進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6.租賃住房建設優先,破解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行業的政策要求,延續了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堅持“房住不炒”基調上,首次明確提出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問題,繼續實施“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為解決大城市住房供給不足,勢必要增加大城市土地供給指標,會議指出“土地供應要向租賃住房建設傾斜,單列租賃住房用地計劃,探索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和企事業部門自有限制土地建設租賃住房”,這意味著在土地制度市場化改革和戶籍制度改革時期,大城市將可能獲得更多建設用地指標,一方面可以使得農村人口或者城市非戶籍人口更快在城鎮“有房可住”,另一方面也可以抑製房價上漲過快,緩解局部地區房價過高的風險。

  未來住房政策還將保持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差異化的調控思路。考慮到房地產行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大,且涉及的產業鏈眾多,促進住房消費,引導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將為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支撐。預計明年房地產市場運行狀況與政策導向保持一致,行業景氣度保持平穩,住房銷售增長穩定,土地供應有所減少,住房信貸趨緊,貸款利率適當提高,規範房企融資行為,投資增速適度放緩,房價漲幅總體可控。長期來看,隨著住房市場向租購並舉的方向發展,全國房地產市場不平衡的問題將逐步趨於合理,為釋放居民消費潛力提供支持。

  7.新一輪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開放與改革相互促進,由此形成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破除製約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體制機制障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調動全社會積極性的持續性動力和活力,進而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水準,構建好新發展格局。同時,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構建新發展格局,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具體來說,2021年可能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推進:一是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國企管理制度改革、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優化;二是要提升營商環境,構建公平、公正、市場化、法制化和國際化的統一大市場;三是要規範和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優化金融配置資源效率;四是要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五是要進一步融入國際社會,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六是要加快並大幅提高國內監管能力和水準,特別重視在遵守國際通則下維護國家安全。

  8.落實碳達峰目標,加快中國經濟綠色轉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明確提出要求,不但承接了十八大以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發展理念,鞏固了汙染防治攻堅戰、藍天保衛戰的階段性成果,同時也為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注入了新的內涵。

  我國要力爭實現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等目標,尤其是2030年碳達峰目標,就必須抓緊制定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展望2021年,預計在可能以下領域將取得明顯進展:一是以約束性指標(如碳總量、碳強度、非化石能源消費佔比、碳匯等)為核心,引領地方政府節約能源、發展可再生能源,進一步壓降高汙染、高能耗生產,促進經濟轉型,優化產業結構,形成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模式。二是開拓政府、企業、研發部門聯合研發的商業模式和融資模式,加速低碳和清潔能源技術的研發、示範和推廣,特別要發揮企業在技術進步中的主導作用。三是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加快建設全國排汙權、用能權、用水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支持金融機構采納赤道原則,支持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推動金融機構和企業充分披露ESG信息。

  (本文作者介紹: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