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輕度不典型增生,是良性還是惡性?

患者:

女,46歲,

胃鏡檢查結果: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輕度不典型增生、胃息肉、幽門螺桿菌

諮詢問題:是良性還是惡性?不典型增生與異型增生一個意思嗎?哪個更嚴重?

答疑解惑:

根據檢查結果顯示,你是出現了胃息肉,還有淺表性胃炎的狀況,而且胃竇部還有不典型的增生。對於不典型增生,指的是局部增生的狀況不是很明顯,它比異性增生的狀況要輕。輕度不典型增生不是早期胃癌,一般考慮炎症引起的。

建議進行藥物治療。建議要在胃鏡下把胃息肉進行摘除。因為胃竇部有不典型增生,還要定期到醫院複查。

胃癌是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國惡性腫瘤中均居前列。胃黏膜癌變時一個涉及多基因改變的多步驟漸進過程,目前較為認可的模式胃:慢性萎縮性胃炎—腸化生—異性增生—癌變。

胃黏膜異性增生和腸化生屬於胃癌前病變,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有效防治兩者可阻斷胃癌發展,是防治早期胃癌的重要措施。

「不典型增生」

惡性腫瘤的發生都要經過一個細胞增生的過程,開始時只有細胞數量的增加而細胞形態結構沒有異常變化,這種增生為單純性增生,當除了細胞數量的增加之外,細胞的形態結構也出現異常改變時,這種增生就成為不典型增生。

異型增生

異型增生主要發生在腸化的基礎上,也有一部分發生於胃小凹上皮等處。按照異型增生分化程度和範圍分為輕、中、重三級,即輕度是指炎症性及再生性良性異型增生病變;中度是指異型化較為明顯,接近胃癌的「臨界性病變」。

對比可知,異性增生是比不典型增生嚴重多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都是可以治好的,不典型增生不予治療的話,後果是進階到異性增生進而惡化成胃癌。

另外,檢查出幽門螺旋桿菌,需要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根治治療。幽門螺旋桿菌在胃粘膜上皮細胞表面常呈典型的螺旋狀或弧形,主要寄生在胃幽門、胃竇等附近的黏膜上,是人類的唯一一種已知的胃部細菌。幽門螺旋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微信weichang006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