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身上藏著5個窩,都是上天給你的治病葯,不用太可惜

立即加星標★每天看好文

慈禧活到了73歲,在當時已經算是長壽一族。據史料記載,每當慈禧出現不適都會按摩眼窩、腰窩等「養生窩」,常常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

其實,在我們身體上,有很多養生窩,經常按一按、揉一揉,就能防病、保健長壽。

廣州市中醫醫院針灸按摩門診副主任中醫師馬衛東表示,養生窩的四周,都有大量對身體有益的穴位,按揉同時也刺激穴位,達到疏通氣血的效果。

一、降壓安神第一窩

眼窩

眼窩即眼眶之內的柔軟區域。眼窩周圍分布著眾多的穴位:睛明穴,攢竹穴、魚腰穴、太陽穴、承泣穴等,在揉按眼窩的同時,刺激了穴位,達到安神明睛、降壓的作用。

中老年人患高血壓及失眠均與陰陽平衡失調有關,眼窩是手足太陽、足陽明等交會之處,可調理人體平衡。

怎麼按

1、輕閉雙目,用食指指腹在眼皮上分別順時針、逆時針緩緩地旋轉按摩各10次。

2、用食指用力揉按面頰中央部的四白穴,有酸脹感為佳。

二、寬胸護心第一窩

腋窩

腋窩俗稱「胳肢窩」。其間皮層多汗腺,分布有支配上肢的神經和血管,窩內還有淋巴結區,,被醫家稱為「人體三大保健特區」;經常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

腋窩中有一個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位於腋窩頂端。揉一揉腋窩,打通了心經,會平靜許多,因此可起到寬胸寧神、調和氣血的作用。

怎麼按

左手向上伸直,右手手指置於左腋窩,先順時針旋轉6次,再逆時針旋轉6次。

反覆進行3~5分鐘,用力要適度,不要抓傷腋窩內皮膚。

三、降糖調血第一窩

耳後窩

耳後窩位於雙側耳垂後方的凹陷處。耳後窩深層分布有迷走神經,通過刺激可使迷走神經興奮,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從而有效降低血糖。

此外,按摩耳後窩還可調氣血,預防糖尿病併發症。

怎麼按

用雙手拇指緩緩用力按壓耳後窩,慢慢吐氣,持續5秒再鬆手,如此反覆按壓10~15分鐘。

每天午飯和晚飯後半小時各按摩1次。

四、止咳利咽第一窩

頸窩

頸窩位於喉結下方,胸骨上凹陷處。刺激頸窩可減弱神經系統,對喉部及呼吸道黏膜刺激的興奮感,止咳平喘。

刺激頸窩可使肌肉痙攣緊張度下降,發揮止咳平喘作用,能改善咽喉不適,能使咽部清爽,緩解咳嗽、咽乾、咽痛等。

怎麼按

用食指的指腹按揉頸窩,每次100圈,一天3~4次,力度以微微酸痛為宜。

五、瀉火通便第一窩

腰窩

腰骶窩,俗稱「腰眼」,是人體腰骶部的一個凹陷。腰骶部承受著整個上身的重量,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腰骶部常因勞損而出現腰疼等癥狀。

常搓腰窩可強壯腰脊,疏鬆筋骨,消除疲勞,而且還能起到固精益腎、延年益壽的作用。

怎麼按

兩手對搓發熱後,緊按腰窩處,片刻後用力向下搓揉腰窩,連續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

原來暗藏在我們身上的「養生窩」,竟能有如此強大的功效,不僅能增強身體免疫力,還能降糖、降壓、延年益壽。

記得將這份來自宮廷的養生方,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們!

覺得不錯

記得底部隨手點贊喲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