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此雷非彼雷 真白馬也有暴跌時

伴隨中報的出爐,最近幾周因語出驚人而走紅的上市公司董事長還真不少。不過,與其他因爆雷而出名的同行相比,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無疑是一股清流:當被央視財經《對話》節目的記者問及“對近期股市出現白馬股‘爆雷’的情況怎麽看”時,這位董事長自信地回復“那就不是真正的白馬股” ,贏得了無數投資者和網友的點讚。

也許“真白馬不爆雷”是真,但不爆雷的真白馬歷史上曾幾度遭遇股價的集體回調也是真——而對於普通的投資者來說,白馬股的集體暴跌,何嘗不是雷?

白馬股集體暴跌之謎:

主力擔憂業績、分紅變臉還有基金換倉

媒體:澎湃新聞

記者:葛佳

刊發時間:2018年4月27日

作為4月收官之戰,4月27日A股大盤受白馬等權重股拖累繼續震蕩走弱,再現多隻白馬股大幅下挫。

2017年巨虧100多億元的個股大漲近4%,而一季報營收和淨利潤雙雙增速超20%的股票卻被狠狠摁在跌停板上。近期白馬股集中迎來調整,尤其是一些微小的利空即引發股價重挫,一方面說明抱團的機構一旦集中出貨極易誘發踩踏事故,另一方面也會驅使資金加速調倉湧入中小創。

險資贖回倒逼基金斬倉白馬股遭15個月最大回調

媒體:21世紀經濟報導

記者:寧夏

刊發時間:2014年4月1日

“如果時間回溯至1月,你根本無法想象成長型白馬會跌成這樣。”深圳一家上市券商資管部投資經理感慨,一季度跌幅最大的品種不是垃圾股、題材股,而是機構抱團持有的傳統成長型白馬股。

一季度上旬,這批機構鎖倉的成長股股價延續2013年的走勢,股價繼續上漲。但隨後風雲突變。盤面數據顯示,一批基金重倉股在1月或2月創出高點後,股價快速回落,近期跌幅均超過30%。

點評:

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2018年二季度白馬股的集體下跌也許還歷歷在目。曾有媒體以wind白馬股指數為例做過統計,2018年6月7日至8月6日期間的短短兩個月內,白馬股指數下跌17.7%,特別是從7月26日至8月6日,白馬股指數在8個交易日就經歷7天大跌,跌幅高達11.81%。

不過,類似的情景並不只是發生在2018年,至少從我們對舊聞的回溯中可以發現,2014年的白馬股,也曾沒有大雷的情況下,上演集體股價的快速回落。

沒有明顯的觸發跡象,至少沒什麽財務作假的大雷,這些大白馬依然遭遇快速下跌。究其本質,回調的原因無外乎是:抱團取暖的陣營松動。此前,得益於投資者的一致預期,這些白馬股曾經歷過一輪大漲。可是預期一旦打滿就難以再現超預期,即使基本面狀況依舊保持良好,儘管公司還是原來的公司,但情緒和預期卻會發生變化,一旦機構投資者的抱團陣營稍有分歧,資金就開始從中抽離,羊群效應之下,踩踏難免發生。

漲多了性價比不高、抱團取暖有人不幹了然後引起踩踏。事實上,歷史上多次白馬股傷人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提醒我們,從扎堆取暖轉變成集中拋售,以價值投資之名投資白馬股的,見風使舵、行投機炒作之實者並不少。

其實,近期券商研究報告中突然多了一些關於美股“漂亮50”崛起和崩盤的討論。歷史當然不會完全複製,但借用那個時代的見證者和參與者約翰·涅夫的一段話,也許有助於我們更理性地預期白馬股:“漂亮50現象給股市上了一堂苦澀的課,讓投資者知道,過分信仰偶像級成長股將造成多大的痛苦和危害。”

換句話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好股票也要有好價格,就算是真白馬,也未必值得投資者以偏離公司正常發展規律的視角來仰望。

本材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本材料僅供具備相應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的特定合格投資者閱讀,不得視為要約,不得向不特定對象進行複製、轉發或其它擴散行為,管理人對未經許可的擴散行為不承擔法律責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