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道坤:新脾胃論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學,而脾胃學說則是其中之瑰寶,光彩奪目。其起始於《內經》,創立於東垣,又經歷代醫家的不斷發展、完善,脾胃學說在中醫界已形成一個著名的學術流派。新中國成立60 多年來,我國科技工作者廣泛地開展了對脾胃學說的理論研究、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豐富了脾胃學說的學術內容。脾胃學說經過實踐檢驗,已被證明不僅是闡明機體生理活動與病理機制的中心環節,而且也是臨床治療學的理論依據;不僅在消化系統疾病防治方面有重要指導意義,而且在臨床各科疾病防治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面對21 世紀生命科學的到來,為了滿足廣大患者希望直接得到高水準醫師診療的需求,中醫藥工作者面臨嚴峻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脾胃病的中醫和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越來越受到醫學界和廣大患者的關注;而另一方面隨著疾病譜的變化,中醫書籍多未論及,如免疫性疾病(愛滋病等)、遺傳疾病、內分泌疾病等。而許多臨床專家在中醫脾胃病臨床研究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又缺乏系統整理,致使廣大臨床醫師查閱及學習頗感不便,所以系統總結脾胃學術,薈萃臨床專家的診治精華,集中展現脾胃病中醫診療的最先進水準,已成為迫在眉睫之事。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在完成醫、教、研任務的同時,齊心協力,秉燭伏案,數易其稿,共同編寫了這本《新脾胃論》。

▲ 國醫大師周信有序

《脾胃論》系統闡述了脾胃學說理論及其臨床運用,是金元大家李杲的名著,功在千古。但是,鬥轉星移,時過境遷,後學又在李氏的基礎上,頗多新知,加之疾病譜的變化,科技的發展,急需再度總結,再度深化,故《 新脾胃論》 應運而生。《新脾胃論》新在:著重論述了李杲以後歷代醫家對脾胃學說的新見解;積極吸取現代科技和中西醫最新研究成果,一切從臨床診療實際出發,推出60 余個方證,其中經方仍保留原著之分量,公開近20 個經驗秘方,收集現代臨床最新常用中成藥160 多個,強調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第一要務,力求反映當代脾胃病中醫臨床診治最高水準;在體例上採用辨病與方證論治相結合,在下篇以西醫病名為綱,以增加中西醫之間的親和力和廣大患者的認知度。

每個疾病內容包括辨病、鑒別診斷、方證論治、其他治療、臨床心得、療效評定標準、典型病例等部分,力求與臨床醫師的臨證思維和實際操作相吻合,因而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

播放GIF

▲ 「食管癌」 樣頁

其中辨病部分為現代科技內容,重點介紹本病臨床特點和目前最新的診斷標準,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方證論治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西醫治療重點選擇特效療法,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切實反映當代中醫臨床的實際情況,既突出中醫特色又使中西醫治療的長處得到充分的發揮。醫案是醫生臨床診治患者的如實記錄,也是醫生學術思想乃至醫德醫風的體現。章太炎先生曾說:「 中醫之成績醫案最著。」 醫案最能體現醫生醫學思想和辨證論治藝術技巧的水準。中醫重視個案及醫生的創新,體現中醫從不確定性的思路審視疾病,據此方證論治。

本書的編寫,不求全而求新、求深、求實用。其中包括了中西醫新觀點、新理論和臨床、實驗與影像研究的新成果,反映了多學科的交叉、溝通與滲透,以期充實中醫脾胃學說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手段。

▲ 整理病例處方

本書內容翔實、深入。納百家之言、取各家之長,內容廣度與深度兼顧,理論和實踐結合,集古今為一體;融科學性和實用性為一體。著重於臨床運用,強調臨床療效是本書的最大特點。雖然以西醫的病名為主乾,但思路清晰,理法方葯,絲絲入扣,治療每個病證行之有效的單驗方、針灸、外治、按摩、氣功等亦有所介紹,旨在強調中醫綜合療法之優勢。除常見病外,對某些少見病和目前治療較困難的疾病也予介紹,使人每每受益匪淺。

總之,本書融古通今,承先啟後,不僅著眼於廣度,充分反映脾胃學說的完整性,而且在深度上也努力反映脾胃學說的豐富內容。既保持了中醫的特色和優勢,又反映了脾胃學說的現代研究進展,融系統性、實用性、時代性為一體,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脾胃學專著。

本書經過數十年的共同努力,數易其稿,幾經刪修,終於得以出版。這次修訂重點放在應用本書的經驗治癒的疾病,為了不佔過多篇幅,所以多以照片形式,附以簡要文字說明。畢竟出版時間相隔已久,臨床上又有很多新的經驗,所以這次重點增加了許多共識意見,供同道參考。

▲ 姚文倉先生對新脾胃論的評價

我們衷心希望她能成為廣大師生和臨床醫師以及從事中醫專科專病臨床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王道坤,慢性萎縮胃炎的治療和預防

本文摘編自《新脾胃論》(第2 版. 王道坤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一書「前言」,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ISBN 978-7-03-056411-5

責任編輯:劉 亞 曹麗英

《脾胃論》系統闡述了脾胃學說理論及其臨床運用,是金元大家李杲的名著,功在千古。但是,鬥轉星移,時過境遷,後學又在李氏的基礎上,頗多新彩,加之疾病譜的變化,科技的發展,急需再度總結,再度深化,故《新脾胃論》應運而生。《新脾胃論》新在:著重論述了李杲以後歷代醫家對脾胃學說的新見解;積極吸取現代科技和中西醫最新研究成果,強調以提高臨床療效為第一要務;一切從臨床診療實際出發,力求反映當代脾胃系疾病中醫臨床診治最高水準。本書分上、中、下3 篇,計15 章。上篇論述脾胃學說的形成、發展及其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中篇論述「方證論治」的意義、內容及方法;下篇論述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本書以西醫病名為綱,以辨病、鑒別診斷、方證論治、臨床心得等為目,具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和特色。本書主要讀者是中醫院校的師生和中西醫臨床醫師以及從事中醫專科專病的臨床工作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