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頭」等大事:同病異治談脫髮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脫髮是臨床較難治療之疾患,中醫臨床治療脫髮時,應當謹守病機,聯繫兼夾癥狀,細緻辨證,方有療效。

辨證論治是中醫學在任何疾病過程中,診斷治療的重要原則和方法,也是中醫的學術特點和精華之所在,數千年來,它在中醫學術的發展和促進診斷治療的進步方面,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如《素問·至真要大論》謂:「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

其實質也就是指出,在臨床應當善於對各種錯綜複雜的情況,進行周密的辨證才能達到正確治療目的。

在內經的基礎上,後世結合臨床實踐,對辨證論治又有迸一步的補充和發展。

如漢代張仲景著《傷寒論》中的六經提綱,辨三陰三陽病,脈證並治,隨症治之,依法治之。

《金醫要略》中論述三因,以專病專證而成篇章。在專病、專方、專葯的基礎上進行辨證論治。如黃疸病之主茵陳,百合病之主百合,熱病之主黃連,胸痹之主瓜蔞、薤白等。

可見仲景傷寒、雜病分論各治,既為醫家揭示了辨證論治之原理原則,又指出了辨證論治之具體方法,對我們臨床實踐具有高度指導意義。

在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上,於臨床的治療中常出現一病多方或多病一方的情況,進而形成「同病異治」或「異病同治」之法。同病是指同一種疾病,異治即包含著辨證論治之意。


下面就老劉同病異治幾例脫髮病,進一步簡述對辨證論治的認識。

1

周××,女,32歲,1978年7月25日來診。

患者訴:脫髮一年余。

病史:於1年前即開始脫髮,繼則加劇,頭皮顯露,曾用西藥維生素及其他各葯很多,治而無效。胃納佳,二便調,睡眠尚可,唯有月經延期而行,量少,舌質有瘀斑,脈沉細澀。

診斷:脫髮(血瘀型)。

辨證:患者宿有經水愆期,乃瘀血內滯,通行不暢,升降失調,發失所養之故而脫之。脈沉細而澀,屬血瘀之候。

治則:活血化瘀。

處方:血府逐瘀湯。

生地25g、桃仁10g、柴胡10g、川芎7.5g、紅花10g、甘草10g、枳殼10g、懷牛膝15g、赤芍25g

2診,8月7日服藥10劑後,脫髮較前減輕,診斷後,仍按前方繼服。

3診,8月30日主訴經水於昨來潮,量比前較多,有紫黑色血塊,脫髮亦明顯好轉,並有新發重生。服藥按一診原方加延胡索10g。

4診,9月26日患者主訴,脫髮已止,經水按期而至,脫髮之處新發全生,而達痊癒。

2

張××,男,26歲。1979年1月15日來診。

患者訴:斑片狀脫髮4個月。

病史:1978年9月份開始脫髮,繼至11月份右側頭部毛髮幾乎脫光,少寐多夢,食佳便常舌苔薄白,脈弱。

診斷:脫髮(肝腎陰虛型)。

辨證:稟賦肝腎陰虛,不能上濟心君,而致心腎失交,故寐少夢多,精微有礙上榮,以致發脫甚則成片。

治則:滋補肝腎而寧神。

處方:六味地黃東加減。

熟地20g、山藥15g、山萸肉15g、丹皮15g、茯苓20g、桑椹子50g、升麻7.5g、石決明50g、首烏25g

2診,2月17日服藥2個月,睡眠較前好轉,脫髮明顯減輕。因舌苔黃膩,脈弦滑,而有伏熱之象,故原方去首烏,加鹽黃柏10g,蘆根50g。

3診,3月19日服前葯1個月,脫髮已止,新發重生,寐好夢減,食佳便調。


3

紀××,男,26歲,1978年8月12日來診。

患者訴:脫髮半年多。

病史:自訴年前因考試,思想緊張,自覺頭髮有塊狀脫落,後雖發有重生,但發色乃變白色,經各處服藥治療無效,而來我院求醫。脈弦細,舌苔白,食佳,二便調。

診斷:脫髮(神虛型)。

辨證:本例脫髮乃神氣緊張所致,是因心主血,肝藏血,神虛血乏,氣壅血滯,不得上達而榮發,故發落雖重生而色白。

治則:益氣養血活絡。

處方:桂枝15g、升麻7.5g、首烏25g、白芍15g、黑芝麻25g、羌活10g、柏子仁15g、當歸25g、川芎10g、甘草10g、黃芪25g

1診,8月27日服藥半個月,白色之發已變為灰白色,上方加劉寄奴25g,而加強活血行氣之力。

2診,9月19日服藥30餘副,發色已由灰白變為黑色而愈。


4

李××,女,25歲。

患者訴:脫髮伴有頭皮發癢。

病史:近半年來,失眠多夢,心悸,煩倦。逐則發落,伴頭皮癢而脫屑,經水愆期,脈搏大小不均,舌質色淡。

診斷:脫髮(陰陽兩虛型)。

辨證:首為清陽之會,清明之府,如陰陽兩虛,清濁因虛而失調,清不得上舉,發無清之養,將必備而落矣。故伴有失眠、多夢、心悸等證蜂起。

治則:益陽和陰養血升清。

處方:桂枝龍骨牡蠣東加味。

桂枝15g、白芍25g、生薑10g、甘草10g、龍骨50g、牡蠣50g、大棗10g、桑葉10g、黑芝麻15g、首烏20g、升麻7.5g

連服9劑而痊癒,脫髮已止。


5

脫髮為臨床較難治療之疾患。以上4例脫髮皆為同病,通過辨證論治,各採用不同之法,即同病異治後皆獲顯效。

而臨床對脫髮病不辨證論治,而一概投以黑芝麻、首烏、熟地等葯,獲效者甚少,以此說明辨證論治之重要性。

臨床治療上必須嚴循此法,通過辨病因、辨病位、辨病態、辨病機、辨證候、辨病等各個環節,針對疾病癥結所在,審患者的虛實強弱,即要注意人體內外環節的統一性,又要注意個體不同的差異點,才能萬病皆了如指掌,而採用積極主動有效的治療。

如「傷寒」急下存陰,而「濕病」用甘寒養液,從淺表看來兩者似相同,而深探卻不同,存陰是在陽盛情況下所施,而養液是在陰虧情況下而設,所以在方劑上有「三承氣湯」、「白虎湯」等急下存陰,以「雪梨膏」、「增液湯」、「五汁飲」、「益胃湯」、「加減復脈湯」等保津養陰。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劉醫生,個人微信:housheng68 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