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風患者到底能不能吃豆製品?誤會好多年,終於有營養師說清楚

夏季是痛風病的高發季節,這和夏季的飲食結構密切相關,夏天喝個啤酒吃個小龍蝦一不小心痛風病就發作了。據北京軍區總醫院臨床營養配餐師於仁文介紹:經常參加各類宴席的人,痛風發病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三十,常吃火鍋者發病也很高。

關於得了痛風之後,有幾種堅決不能吃的高嘌呤食物大家都很清楚,首先是海鮮和動物內臟,這些都屬於高嘌呤食物,容易引發血液中的尿酸升高。其次是酒精,痛風的人一喝酒就會出現關節疼痛的癥狀,尿酸過多的人一定要盡量的少喝酒。

像我們喜歡喝的豬骨湯,裡面大量的油脂也會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尤其是腎的負擔,導致嘌呤類物質代謝障礙,可能罹患痛風。最後像咖啡濃茶會誘使痛風急性發作,因此痛風患者最好不要喝。

上述這些都是痛風患者耳熟能詳的知識點,那麼很多人好奇痛風患者能吃豆製品嗎?不管是豆粥、豆漿還是凍豆腐,這些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痛風患者能不能吃,該怎麼吃?今天爆炸營養課堂的營養師,就來跟大家聊聊痛風患者吃豆製品的問題。

大家都只是豆製品的屬於優質的高蛋白食物,是營養專家們提倡多吃的,但一說到高蛋白就簡單的認為豆類食物也是高嘌呤食物。其實對不同的豆製品,是要區分開對待的。

先說說乾豆子本身,乾豆子本身的嘌呤含量確實很高,每100克中的含量接近200毫克,簡直快要趕上豬腰、豬心這些動物內髒的嘌呤含量了,肯定屬於痛風患者不宜直接多吃的食物。

不過在把乾豆子製作成豆腐、豆腐乾的過程中,嘌呤就會隨著黃漿水過濾掉了,所以實際上,由乾豆子加工後製成的豆製品中嘌呤含量是很低的。況且我們一般很少直接吃乾大豆,通常是做成豆漿、豆腐或煮熟了吃。

下面再通過一組實驗數據解讀一下,據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博士,范志紅老師介紹:黃豆中含嘌呤218mg/100g,但傳統製作豆漿通常是1斤黃豆加入20斤水,稀釋20倍之後,豆漿的嘌呤含量降低到11mg/100g,已經成為低嘌呤食物,可以限量食用。

各位朋友,你的尿酸水準高嗎?平時有哪些飲食上的疑惑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