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講道德只是喊口號嗎?它和因果規律有什麽聯繫?

道德不是簡單的教條,不是學校或部門的規章制度,也不同於法律。如果當作教條,一定會後繼乏力。

改革開放後,人們之所以迅速擯棄道德,固然有經濟等原因,關鍵還在於,道德在很長時間以來被完全架空,讓人覺得道德只是口號,不必當真。如果像制度或法律那樣,通過外在約束產生作用,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漏洞。正因為如此,社會上才會有所謂的灰色地帶,會有很多人鑽法律的空子。

而道德是建立在哲學或宗教的基礎上。如果人們認可這種哲學或宗教,認可道德帶來的價值,就會主動踐行道德。因為這是我們自身的需求,自覺的選擇,不是誰強加於我們的。這種思想認識,正是道德扎根的基礎。

道德的基礎大體可分兩類,一是神本,一是人本。

所謂神本,就是依基督教、伊斯蘭教等神教建立的道德,特點有二:其一,道德來自神的啟示;其二,對善惡的判斷取決於神。違背神的旨意,就意味著違背道德。

《聖經》記載,人類祖先最初在伊甸園享樂,因為不聽上帝所言,偷吃禁果,結果被逐出樂園。作為他們的子孫,人類生生世世背負著原罪,這是世間一切罪惡和災難的根源。在伊斯蘭教中,對於道德或行為善惡,也是由真主根據其行為動機作出最終判決,關鍵在於能否服從並取悅於真主。

而人本道德是根據人類自身需要建立的,是實踐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的手段。儒家認為人應該成為君子,成為聖賢,這就必須遵循相應的道德準則。而佛教認為眾生都具有佛性,只有開顯這一寶藏,成就佛菩薩那樣慈悲、智慧的生命品質,才不辜負此生。

如何開顯佛性?就要遵循道德,包括人天乘、聲聞乘和菩薩乘的行為準則。作為佛弟子,我們把佛菩薩作為老師和榜樣,學佛所言,行佛所行,而不是一味祈求他們的恩寵。

總之,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神本道德源自神啟,對道德的判決也來自神;而人本道德是基於對自身的認識而建立,對道德的判決同樣在於人。當然這不是根據個人感覺來選擇,而是立足於生命延續的因果規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