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冬天總避免不了手腳開裂,粗糙還流血,很難受,試試艾灸的方法吧

天一冷,常有人發生手足裂口,尤其是老年人。

嚴重的時候裂開的手腳還像銼刀一樣,襪子一天要銼破一雙,開裂的手還容易把小孩子嬌嫩的皮膚劃痛,孫子也不讓自己抱了。

很多人喜歡用熱水浸泡來緩解癥狀,但皮膚離開水後卻更加乾裂了。還有人用滋潤霜、保鮮膜的方式來改善皸裂,但是效果始終不好,這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想錯了——手腳開裂的根源不在於皮膚乾燥,而是脾腎不足!

手腳開裂,根在脾腎

《諸病源候論》雲:「皸裂者,肌肉破也。言冬時觸冒風寒,手足破,故謂之皸裂。甚者由裂口溢血外出。」《諸病源候論·虛榮手足皮剝候》又雲:「血行通榮五臟,五臟之氣,滋養肌膚。虛勞內傷,血氣衰弱,不能外榮於皮,故皮剝也。」

由此可見,手腳開裂的根本原因就是脾腎不足、氣虛血燥導致肌膚失養。

脾是參與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臟器之一,具有運化水濕的作用。攝入體內的水液,經過脾的運化傳輸,氣化為津液,輸佈於周身臟腑器官,發揮濡養、滋潤作用。

但在整個人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起到主持和調節作用的,則是「先天之本」——腎。腎主水液,腎的開闔作用協調,可保持體液相對穩定的貯存量。

如果脾腎陽虛,水液輸布功能失調,就會影響身體潤澤的效果,而手、足位於四肢末端,最容易失於濡養而發生乾裂、出血,這個時候用護手霜已經沒用了,關鍵就在於「補」。

補什麼?補足腎氣!人體的腎經是起於足下的,艾灸腳部可以提升腎陽,腎血下行,腳後跟得到了滋養,乾裂就有所好轉。

而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失健運,則導致氣血生化無源,血少氣衰,肌膚乾枯,因此,還要艾灸補脾的穴位,截斷乾裂源頭。

具體做法,每日一次

1、出現皸裂,首先不要剪、撕已經裂開了的皮,以免導致乾裂和死皮加重。

2、用3~5個桔子皮,放入盆裡加開水泡2分鐘,待水溫合適後先洗手再泡腳,每次泡15~20分鐘,橘子皮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緩解皸裂。

3、泡完後擦乾手腳,用艾灸阿是穴(即患處),以及關元穴、氣海穴、太溪穴、湧泉穴,這些都是補養腎氣的要穴,還要艾灸三陰交、足三裡,這兩個穴位可以調補脾胃。

下午5、6點的時候,腎經的氣血最旺盛,這時艾灸更是會事半功倍。

4、按3:7的比例準備豬油和蜂蜜,將豬油加熱融化後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後裝瓶,艾灸後塗抹於患處。

《本草綱目》中指出蜂蜜有「塗湯火傷,即時痛止」的作用,常用於口瘡、水火燙傷、皮膚皸裂等。此外,它還具有明確的抗菌抗炎作用。

而豬油作為動物油脂,具有良好的滋潤營養作用,《本草經集注》中認為其具有「悅皮膚,做手膏,不皸裂」的作用。艾灸後塗抹這種蜂蜜豬油膏,可以加快傷口癒合,並且改善乾裂、潤澤皮膚,達到標本兼調的目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