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港股“買氣”不敵A股,香港投資者最關心通脹風險

在估值優勢、經濟復甦預期的背景下,今年A股較去年最低點大漲超30%。4月以來,上證綜指在3200點上下陷入區間波動。截至4月23日收盤,滬指收報3198.59點,跌0.51%,成交額3249億,北向資金當日淨流出近60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32.70億元,深股通淨流出26.98億元。而通過港股通南下的資金淨流入近9億元。

儘管近期“北上”不敵“南下”,但相比起2015年A和港股同步強勢上漲的格局,此輪反彈下,港股的“買氣”實則遠輸於A股。“年初以來港股反彈不少,但相比A股仍較差,這從成交量的表現就可看出,2015年時港股成交量日均高達近3000億,交易活躍度的提升很顯著,但今年成交量最多也就是1300億的水準。”建銀國際首席港股策略師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之所以當前A股買氣更旺,他認為這與外資持續流入、科創板推出、去年業績壓力一次性釋放等獨特的優勢有關。

此外,港股和A股投資者的情緒、思維差異也頗為值得玩味。華泰證券近期提及,香港投資者對港股相對審慎,對A股相對樂觀,並不會按照AH價差來進行投資;香港投資者與內地投資者相比,沒有那麽重視盈利轉捩點,但把經濟是否見底作為最重要的宏觀變量,也相對更容易認同人民幣存在升值和資本流入的可能性,且對新型城鎮化轉捩點性變化和地方國企改革關注較少,對降準、社融趨勢、地產政策放鬆、地方政府賣地收入較為關心。當前,香港投資者關注的最大風險主要集中在通脹風險,主要是豬肉價格。

全球投資者看好A股

隨著全球股市大幅反彈,估值幾乎都已經修複。當估值修複的空間縮小之時,各市場近期繼續上行動能受限,A股也連續多日遭遇北上資金淨流出。不過,第一財經記者在對多家外資買方、賣方機構的採訪後發現,A股仍是當前全球投資者最看好的亞洲市場。

華泰證券提及,目前香港投資者普遍認為港股後市沒有特別強的上漲邏輯,部分開始減倉,等待5至8月市場回調,並認為A股相對於港股,有科創板推出等更獨特的邏輯。絕大多數投資者認為不會因為當前AH價差較大來投資港股。

之所以目前港股買氣減弱,趙文利對記者解釋稱,近期海外風險較大。“在美國方面,第一季度財報的中後段,業績壓力下調比較大,市場目前不光擔心第一季度財報,更是預計未來業績進一步下調的壓力將持續。此外,6月後市場可能會對美聯儲今年降息的預期進行修正(2019年降息概率小),就目前來看,美聯儲更可能只是將利率維持在目前水準並停留較長時間,調降基準利率的門檻比較大,這可能會抑製估值擴張。如果這些信號在6月釋放出來,可能會影響市場情緒。”

相較而言,除了經濟企穩、政策發力持續,A股有一些獨特的動能也是促使機構更為看好A股的原因。

首先,趙文利對記者表示,中長期外資持續流入A股的預期仍在升溫,這與MSCI納入有直接關係。多家機構當前預計,A股每年有望吸引千億美元的外資淨流入。

其次,相較港股而言,A股去年業績一次性釋放壓力的程度更大。經過去年三季度斷崖式的預期下調過程後,進入今年1月、2月,情緒開始出現明顯改善。此外,A股將更加受到減稅降費的提振。

趙文利也稱,儘管在經濟企穩背景下,各界預計寬鬆政策幅度可能難以持續加碼,但監管和政府層面對於資本市場的重視程度仍然很高,科創板預計未來將帶動市場活力。

近期,瑞銀經濟學家將2019年GDP增速預測從6.1%上調至6.4%。瑞銀中國股票首席策略師高挺也對記者表示,預計2019年A股滬深300指數企業盈利增長7.3%(此前預測為5.4%)。“鑒於近期股市活躍度大幅增加,我們上調了非銀金融(券商和保險)盈利預測,並預計上市銀行盈利穩增。市場方面,國內政策刺激(如信貸擴張和減稅)、經濟增長企穩、貿易談判前景趨好、A股納入MSCI等都有助提振投資者信心。鑒於企業盈利向好、市場情緒改善,我們將滬深300指數年末目標位從3800點上調至4150點。”

無獨有偶,近期高盛提及,亞洲股市的12個月期遠期市盈率已經從11.5倍反彈至13.3倍,目前估值已合理,但並不認為亞洲將迎來如2016、2017年的盈利持續上行周期。高盛今年最為青睞的亞洲市場是中國(尤其是A股)和印度,A股的催化劑包括MSCI擴大納入、散戶情緒走升、政策刺激持續、科創板待發等,高盛已上調滬深300指數目標位至4300點。

外資持續流入趨勢將持續

4月19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再度強調了結構性去杠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引發內地投資者對於未來政策走勢的關注。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記者表示,目前政策周期處在“政策宣告+政策執行”向“政策執行+政策起效”過渡的階段,穩增長政策層面並不會有明顯變化。二季度地方債發行速度不會明顯放緩,同時貨幣政策層面可能會有定向中期借貸便利和置換性降準來進一步打通和疏導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華泰證券提及,香港投資者相對更容易認同人民幣存在升值和資本流入的可能性。部分投資者認為,A股加入MSCI過程中,還會有大量主動跟蹤指數的資金進入中國。

相較而言,第一財經記者也發現,內地投資者的情緒更容易受到單日北上資金淨流出的擾動,從而開始揣測外資會否撤離。例如,一季度外資淨流入量就已超過千億元,但3月末,外資開始持續淨流出,在剔除3月29日單日大額淨流入後,此前兩周北向資金的日均淨流入量僅為0.3億元,呈持續放緩態勢(3月日均淨流入6.9億元,2月日均淨流入44.4億元,1月日均淨流入30.2億元),當時這一態勢引發了內地投資者的恐慌。

當時,香港上市資管公司惠理集團投資董事兼中國業務總裁余小波對記者稱,北上資金流動的變化往往主要反映前幾大權重股的買賣情況,並不應該過度解讀。同時,余小波認為,不應該將外資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外資參與者千千萬萬,有如主權基金等買入持有的長期投資者,也有短線高頻交易的對衝基金,風格多種多樣。”

香港以及多數海外投資機構普遍認為,外資持續流入A股的趨勢將在未來5-10年持續。余小波對記者解釋稱,在MSCI擴大A股納入因子至20%後,外資參股A股的比例仍然很低,不足5%。未來3-5年,隨著外資不斷流入,A股估值仍有望提升,“現在外資在A股布局仍是投資稀缺板塊為主,例如白酒、白家電等在港股和歐美市場比較稀缺,部分公司的估值和全球同類相比仍較便宜,例如有些白家電企業的估值只有10倍,而歐美同類企業則為15倍以上。”

另一個差異在於,香港投資者比內地投資者更重視盈利,但認為盈利改善的幅度更重要,轉捩點本身沒那麽重要。而內地投資者把盈利轉捩點看作市場是否延續牛市的重要因素,或至少認為是影響市場風格的關鍵因素。

對此,趙文利對第一財經記者解釋稱,香港投資者普遍認為,宏觀轉捩點的意義更大,即經濟是否已經止跌企穩,“香港和海外投資者對匯率、經濟等宏觀轉捩點的重視程度更高。相比之下,盈利只能算是微觀轉捩點,投資者更看重的還是實際數字和預期的差異,即使盈利下降,但只要下降的幅度開始好於預期,這本身而言也是一種利好。”

眼下,華泰證券認為,香港投資者關注的最大風險主要集中在通脹風險,主要是豬肉價格,投資者普遍對這次非洲瘟疫可能導致的CPI上行幅度和節奏較為關心,但對油價還沒有足夠重視。

之所以各界如此關注豬肉價格,章俊對記者表示,預計伴隨著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二季度經濟企穩回升的勢頭會更加明顯,預計GDP增速可能會到6.5%左右。7月的政治局會議會根據上半年國內外經濟運行情況對政策進行微調,屆時疊加國內豬、油價格上漲推升通脹,各界十分關注這類因素對下半年貨幣政策所產生的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