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也有關節炎?持續發熱、關節痛,這種病可毀孩子一生!

孩子關節紅腫熱痛、高燒持續不退,可能不只是普通的炎症,需小心一種慢性疾病——幼年特發性關節炎(JIA),是在所有慢性疾病中,導致兒童致殘的最主要原因,由於死不了、治不好,一旦患病,患兒有可能終身與疾病相伴,生活品質嚴重受損。

為此,美國每年將7月定位為「JIA宣傳月」,但在我國卻因為關注度不夠、專業醫師短缺,誤診漏診率極高,公眾認知率也非常低,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免疫性疾病科主任曾華松教授介紹,不同於成年人的風濕關節炎,幼年特發性關節炎若能得到早診早治,甚至能夠臨床治癒,停止服藥。

關節炎不是老年病嗎?原來兒童也會患上「關節炎」

14歲的小南(化名)已經是第12次因為持續高燒、淋巴腫大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其中有幾次甚至需動用血漿置換,才把他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而導致這一切「悲劇」的原因,是因為他患上了極為嚴重的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

「由於父母在深圳打工,孩子和爺爺奶奶在汕頭老家,監控不到位,葯吃吃停停,病情一下反彈的嚴重,一來就要搶救。」曾華松教授說道。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關節炎隻屬於老年病,其實在兒童期也會出現這類風濕性疾病,醫學上稱之為幼年特發性關節炎,主要表現為關節紅腫熱痛,持續高燒,晨僵,關節部位會雙側對稱性發病等。

據悉,目前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有多種類型,主要造成兒童關節變形、活動受限、肢體障礙等,其中小南患的全身型幼年特發性關節炎最為嚴重,除高熱和嚴重的炎症反應外,還可出現關節外其他器官併發症,如心、肺、肝、腎、中樞神經等功能障礙,持續高熱可誘發巨噬細胞活化綜合征的發生,致死率高。

發病原因尚不明確,5-12歲學齡期幼兒高發

可惜的是,幼兒特發性關節炎目前的發病機制並不明確,可能與免疫調節異常、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一定的關係。

曾華松教授指出,目前臨床上對於該病的誤診率比較高,跟普通兒科醫生對風濕性疾病認識不足也有關。據悉,從事兒童風濕類疾病的專科醫生極為短缺,廣東省也才不到30個。

但幼兒特發性關節炎在我國的發病率並不低,預估中國就有120萬的患者,5-12歲是它的發病高峰期,它的主要危害是導致兒童致殘,進展快的3個月內就會出現明顯的關節破壞,嚴重甚至全身關節「縮成一個球」,以後生活都將無法自理。

早診早治,幼兒特發性關節炎可達到臨床治癒

幼兒特發性關節炎屬於自身免疫疾病,因此,沒有任何的特殊藥物能夠達到完全治癒,但是不同於成年期關節炎,幼兒期早期診治,規範治療後效果會更好,能夠達到臨床治癒,停止服藥。

據悉,過去以前幼兒特發性關節炎的治療以激素為主,但長期服用會造成骨質疏鬆、肥胖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現在激素治療隻用於急性期,新的治療方案是聯合生物製劑,直接針對靶點,可以避免激素的副作用,還能防止兒童關節骨質的破壞。

但曾華松教授提醒,這類疾病的治療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家長和小孩需要有足夠的耐心,需要定期隨訪,如果隨意的服藥或者自己減量、停葯,患者的病情將難以控制,導致更為嚴重的併發症的出現。(通訊員:易靈敏、周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