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日動態】暨南大學最新研究成果發現亞麻籽多糖抗肥胖機制

20190702 周二

亞麻籽多糖抗肥胖—通過AMPK通路促進脂質代謝,清除瘦素抗性而引起飽腹感

J. Agric. Food Chem (IF: 3.4,1區)

推薦|劉暢(江南大學)

內容介紹

●研究背景

1.預防和治療肥胖的關鍵應是運動和飲食,這兩種生理調節能夠激活蛋白激酶(AMPK),抑製膽固醇和脂肪酸合成。

2.應用飲食乾預措施,包括魔芋葡甘聚糖等非澱粉多糖(NSPs),可影響脂肪酸合成酶(FAS)或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導致體重減輕。

3.NSP的抗肥胖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產生腸道激素,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等激素通過調節高脂肪的微生物群-腸-腦軸來改善代謝狀態。

4.亞麻籽膠(亞麻籽多糖,FP)調節腸道微生物群,減少體重和脂肪。

●研究方法

通過餵食高脂肪飲食,首先誘導大鼠肥胖。然後給肥胖大鼠餵食對照飲食,AIN-93M(組HFD)或10%FP飼料(FPD)。

測量:體重,體脂,脂肪組織和肝臟切片,總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水準,血清胰島素,血清炎性細胞因子和瘦素-神經肽Y(NPY)和AMPK激活蛋白激酶中的蛋白水準,確定並分析(AMPK)信號傳導途徑。

●研究結果

1.FP乾預顯著降低了體重和腹部脂肪。

2.通過抑製炎症和通過NPY的下調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的上調來恢復飽腹感,實現清除瘦素抗性。

3.脂聯素可能通過腸 - 腦軸顯著上調並進一步激活AMPK信號通路以改善脂質,包括改善脂解和脂肪酸氧化以及抑製脂肪生成。

●研究結論

這些結果表明,亞麻籽多糖具有抗肥胖功能,通過AMPK通路促進脂質代謝,清除瘦素抗性而引起飽腹感。

原文鏈接

Antiobesity Effect of Flaxseed Polysaccharide via Inducing Satiety due to Leptin Resistance Removal and Promoting Lipid Metabolism through the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 Signaling Pathway. by Jianming Luo, Jiamei Qi, …, Xichun Peng (2019)

學者簡介

劉潔生

劉潔生,1957年4月出生。1982年12月獲江西大學生物系理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獲中山大學生物系理學碩士學位;1989年至1990年在香港大學動物學系進修。1998年10月獲華南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被暨南大學聘任為生物工程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6月~9月在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現為廣東省生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

黨政管理工作方面:1993年12月任暨南大學生物系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1994年7月任黨總支書記;1997年10月任暨南大學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1999年4月任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臨時黨委書記;1999年9月任暨南大學科研處處長,2000年4月兼任暨南大學「211工程」辦公室主任,產業物業管理辦公室主任、社會科學處處長、科研處黨總支書記;2002年5月任暨南大學教務處處長兼高教研究中心主任(兼職時間為:2002年5月~2004年4月);2006年5月任暨南大學副校長。

近年來,主要從事海洋藻類的防治和利用研究。曾主持「973」二級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教育部科技重點項目、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等課題和多項產學研橫向研究課題。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主持和參與國家和省部級教改項目多項,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獲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等多項獎勵。

彭喜春

彭喜春,教授,博士生導師。

從事於與食物營養組分與腸道健康方面的研究:

1)植物功能性多糖對慢病的作用

2)葯食兩用食物的功效機制;

3)益生菌或腸道菌群與宿主的相互作用;

4)功能性食品的開發。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兩項、省部級項目和市局級項目多項,與企業合作的橫向課題30餘項。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30餘篇,其中1區和2區論文20餘篇;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Food & Function,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等多個食品科學領域高水準國際學術期刊論文的審稿人。

第一通訊作者查無相關信息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