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作家三毛從小就和我們不一樣

建議躺在撒哈拉沙漠裡閱讀

三毛是華語文學世界重要的作家,她的很多作品被我們所熟知。三毛用一生的愛情與旅程所凝結成的文字陪著無數人度過了最為悸動的青春歲月,她向往自由的精神,也成為我們面對人生困難選擇時候的力量。

為了給大家呈現一個完整的三毛印象和她的傳奇人生,8月18日我們邀請到三毛的大姐陳田心女士、三毛的外甥女黃齊芸女士相聚PageOne北京坊,共同為我們講述不為世人所知的、家人眼中的三毛。(本文還有三毛從未公開過的童年照片哦~)

三毛從小就和我們不一樣

——陳田心(三毛大姐)

我們生在抗戰,中國正在戰亂的時候,父母帶我們去了重慶,三毛就在那兒出生。那時候物質很缺乏,最記得當時傍晚跟她坐在一個石階上,我們一人一碗飯,沒有菜,就一碗白飯,可是挺好吃的,我想我母親一定是加了豬油和鹽,所以覺得很好吃。吃完了我們兩個人就出去玩。

那時我六歲,她大概三歲的樣子。她蕩秋千,蕩得快翻過來。我記得我站在下面,那個風呼呼地吹,樹枝嘩啦嘩啦地響,我很害怕,我一直記到現在。我說:“妹妹,快點下來,天已經黑了,你蕩得快翻過去了,快點下來。”等到她下來了,還不跟我走,還跑去墳墓跳一跳,然後蹲下看,一個人死了為什麽要埋在泥土下面呢?這就可以看到她有一種探索的思想。

▲在重慶。三毛(左一)、姐姐陳田心(左三)

我們到了南京,她大概四五歲。以前的圓桌子有桌布垂下來,我們兩個就躲在裡面玩,上面大人就在罵我媽媽,我不知道是誰。也不是罵,就說我母親什麽什麽不對,一家人的事都是她一人承擔。我聽後沒什麽動作,三毛卻把桌布撩起來,跳起來說“你為什麽罵我媽媽”,所以你可以看到她的勇敢跟公義。

還有一次,我的祖父去世,按中國傳統,所有的後代孫子輩要穿白色的鞋子,後面有一塊紅布,大概是祖父比較高壽。她不肯穿,她說“難看死了,我不能穿,又不能跳在水裡”。下雨我是繞過水塘走,三毛永遠是跳到裡面踩一踩,穿布鞋不能進水塘,她不要穿。最後她偷偷地拿一把剪刀,把鞋子剪破了。我的布鞋一直穿一年多才破,這裡可以看到不同的個性,這是三毛。

▲在南京。三毛(右二)、姐姐陳田心(右一)

到台灣的時候,三毛長大了。我們在台灣的早年生活是很辛苦的,因為時代就是這樣。在我們那個時代沒有賣衣服的,都是買布做衣服。隔壁有一個林媽媽,她會給我們做衣服,畫圖的永遠是三毛。我們那時候像亂世佳人一樣,下面穿蓬蓬裙。三毛很有繪畫的天分,我的衣服也是她畫的,我對她說“妹妹你畫什麽就穿什麽”。

繼續講一下三毛在家裡的情形。小的時候她還不認得字,那時候我比較佔優勢,就讀《西遊記》給她聽,每次還要收兩毛錢,她常常問媽媽要錢。那時候五毛錢就很多了,我說:“你讓我講,要給我兩毛錢。”我講什麽鐵扇公主、唐三藏,孫悟空一翻千里都逃不過如來佛的手掌心。她聽得津津有味,長大後就變成她講給我們聽,而不是我們講給她聽了。

到我上初中,她上小學的時候,我們就開始閱讀。我們先看的翻譯小說,第一是《基督山恩仇記》,第二是《福爾摩斯探案》,比一般的推理好看得多。然後就是《簡愛》《呼嘯山莊》《安娜·卡列尼娜》,再看就是泰戈爾。沒有電視,只有收音機,晚上你們看連續劇或者看手機的時候,我們是在讀書。我母親會說“不要看了明天還要上學”,我們就拿手電筒躲在被子裡面看,看福爾摩斯一定要看到最後謀殺怎麽樣破案。她很喜歡閱讀,我們兩個人就在這個環境裡長大。

三毛的運氣是因為她不讀書(上學)。我們讀書沒有成為三毛,她不上學成為三毛,為什麽呢?因為她自己讀書,還有我父母對她的包容和支持。她越長越美麗,我們越長越老,因為她讀書比我們多。

她到了西班牙以後,你可以看見三毛的生活沒有框框,她活到哪裡,走到哪裡,住到哪裡,吃到哪裡。三毛潛在的本質裡有勇敢和堅持在那裡。

▲在台北。三毛(左一),姐姐陳田心(右一)

有一天我問她:“妹妹,你為什麽不編一些東西出來寫呢?”她跟我說:“姐姐,我的功力還沒有那麽高,我只會寫自己的際遇,我不會編一個事情來寫,因為我的文字力量還沒有到那裡。”

我也問了很多可能年輕朋友心裡疑惑的事情,就是她的愛情。當荷西離開以後,有一位德國的大使,還蠻帥的,常常到我們家,我媽媽會帶他去吃小籠包,他跟三毛求婚了。我們就說,這位不錯,長得又帥,人品也不錯。她說:“你們能想象,我穿高跟鞋,拿葡萄酒杯,這樣站著去應酬嗎?我會瘋掉,不行不行,這個人不能嫁,他的職業我沒有辦法。”你可以看到三毛的不同,在三毛的文字裡我們跟她共舞、共活、共歡樂,她很平凡、很普通,我相信這是讀者會比較喜愛探討她的一個原因。

三毛這個人實在是很普通,她也沒有要成為作家,到後來讀者寫來很多信的時候,她非常高興,可是又很難過,為什麽?她回不了,她身體也不太好,壓力很大。那個時候沒有電腦,所有的稿子都用寫。我還幫她抄過,抄了一頁後我就拒絕幫她抄,實在太辛苦。她一個一個字寫,還要叫我標點符號、句點、逗點都要跟她一樣,我覺得這個工作好像不是很好玩。三毛用稿紙一個一個字寫,然後改。三毛的文章雖然自由自在,但是她有結構,她也有描寫景的能力,她也經過思考,再把她的生命詮釋給大家看。

三毛雖然走了,可是我想,一個人生命的消失,反而是一件幸福的事。我不是鼓勵,但是我看見她在讀者的印象就停格在那裡,前方、後方都已經到了底端,我們對她的尊重和喜愛永不改變。很多生命的事情我們不要用一般的框架跟傳統文化的思想來看,三毛是一個自由的肌體,她活、她愛、她哭、她難過傷心,她都經歷過,但是又像泰戈爾講的“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而我已經飛過”。我相信三毛永遠存在各位讀者的心中,謝謝你們愛她,我代表三毛跟你們說謝謝,謝謝你們。

荷西去世是她寫作的分水嶺

——黃齊芸(三毛外甥女)

我今天是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三毛在擁有不同心情、跨越不同時間之時寫法是如何轉變的。

她寫作風格一個很大的分水嶺就是荷西。三毛的作品在荷西在的時候跟荷西走之後的文筆截然不同。在《撒哈拉的故事》的時期,三毛本質是一個不喜歡框框架架的人,當她在《國家地理》雜誌封面看到撒哈拉沙漠的時候,她說這是“前世回憶似的鄉愁”,她今生一定要去撒哈拉沙漠,所以她奔向沙漠的懷抱。她喜歡撒哈拉的古樸、實在、蠻荒,像世界剛剛創造出來的原始、單純,沒有文明社會的框框架架,這就是三毛生命力的本質,她不需要那麽多東西框住她。她喜歡穿涼鞋,因為她喜歡把腳趾都伸出來,不希望腳受到約束。三毛是豁達的、沒有被現代文明束縛的人。當她跟荷西結婚的時候,她是最幸福的。她最幸福的就是做葛羅太太這六年的時間。

▲三毛在撒哈拉

《撒哈拉的故事》《溫柔的夜》《稻草人手記》這些文章裡,寫了沙漠裡面一個特別的民族撒哈拉威人。她是怎麽用文筆來描寫這個非常特別的種族的?娃娃新娘、看人家洗澡、撒哈拉威人怎麽嫁女兒……她寫得非常細膩,她把撒哈拉威人的風俗習慣用她細膩的筆法寫出來了。她的觀察力非常強,包括那個洗澡的人,她跟荷西看人家洗澡,這麽遠的距離,可是她可以看到洗澡灌腸的那個女人臉部的表情。在這些過程當中,她的筆法是層層地堆疊起來的。

她前面的一些文章形容詞很多,但是在最後一篇,《撒哈拉的故事》的完結篇《哭泣的駱駝》,她用了很多隱喻來比喻主角的心情,最後沙伊達在駱駝的屠宰房旁邊被凌辱至死的時候,她並沒有用很直接的手法去寫沙伊達怎樣地哭泣、怎樣地喊叫,她並沒有直接描寫沙伊達人生的最後幾分鐘,她用駱駝來表示。她說她仿佛聽到屠宰房駱駝的嘶鳴回蕩不已,天慢慢黑了,生命沒了,沙伊達走了,愛她的魯阿死在她旁邊。她並沒有很直接描寫這個主角,而是用間接的方式,但這個間接方式讓我們更能夠感受到淒慘。在他們封閉的文化觀念裡面,在私人的感情被公用的時候,她是怎樣地淒慘,沙伊達的個性,是這個種族轉換成文明下面的犧牲品。

在《荒山之夜》,她跟荷西去找化石,她穿一件連身長裙到腳背。她描寫荷西怎麽掉進去、怎麽掙扎、她怎麽驚恐,她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把荷西救出來,在這些細膩的描寫當中,讀者心裡會緊張,心情會跟著她的筆調走,讀者可以看到三毛怎麽緊張地救荷西的。三個撒哈拉威人來了,她很高興可以救她的先生,結果那三個人對她卻有冒犯的動作,荷西說“我要殺了你”,就這幾個字。三毛的字簡潔,但是表現出最大的張力。你可以看見荷西抱著石頭,身體半個在泥沙裡,但是急著想要救愛妻的心情。《白手成家》裡三毛也很坦誠地表露自己的心情,荷西第二天要去上班了,她哭著抱著荷西說“你留下來行不行?求求你,今天又沒有電,我很寂寞”,但是荷西馬上安慰她,她也馬上自立自強,“我不能哭,因為荷西不喜歡哭的女人”。

▲三毛與荷西

她的文章有悲天憫人的心,還有童心,她的文章沒有造作,也沒有虛偽,她是很誠實地表現她生命周遭所有的一切。在《背影》這篇文章裡面,三毛的父母去看三毛的時候,荷西出了意外。她寫她母親、父親的背影,她母親拎著兩個超級市場的購物袋,她說:“母親踏著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幾乎步伐踉蹌了,可是手上的重擔卻不肯放下來交給我,我知道,只要我活著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她稱她的父母是天使的翅膀,一直護衛她。她對親子之情、對朋友的感情都很真摯。荷西很愛交朋友,每次單身的人到他們家來的時候,她都盡可能招待他們。她很愛交朋友。她很粗獷,也很細膩。她寫我外婆的背影、我外公的背影,可以看到她對感情細膩的敏感度。

到後來荷西走了,她近乎瘋狂。她後期有一篇文章叫《周末》,父母出去,她把自己關在家裡,她縫窗簾,在沙漠物質缺乏的地方窗簾都是自己縫的,她說:“一針一針細細地透過指尖,縫進不說一句話的簾子裡去。然後有一日,上班的回來了,視窗飄出了簾子等他——家就成了。”你看她多麽想念荷西跟她的家,她把窗簾比作心靈的歸向。她的文章有很多隱喻,甚至在《周末》裡面說: “船長,我的心思你難道不明白嗎?一切都開始了,我只是在靜心等待著,等待那七顆星再度升空的時候,你來渡了我去海上!”船長就是影射荷西,因為荷西熱愛海洋。她用很多隱喻的方式來表現對荷西的思念。

荷西的過世激勵她文筆變得更簡潔,但是簡潔裡更有禪學跟哲學的味道,因為她已經經歷了生死之後大痛大悟,再多的形容詞對她來講已經不必要了,所以她的文字也越來越淡化,但是淡化之後可以看到她很深的隱喻。

▲三毛後期照片

三毛的作品,我很希望大家一讀再讀,不管你在什麽樣的一個心情下,什麽樣的一個時光中,去讀她的文章會發現她的特別的文學價值,還有她用字遣詞的感情。我希望各位看她的文章不用太急。我看《啞奴》和《周末》,一個是她比較前期的,一個是她比較晚期的,看完的時候你去體驗三毛的哪怕一個逗點,為什麽這裡用逗點不用句點,我覺得三毛文學的美是美在她獨特的風格。

在《回聲》專輯裡面有15首歌,每一首歌都是她的一個心情。《七點鍾》描寫她少女時期的情懷。有一首歌是《遠方》,“遠方有多遠,請你請你告訴我”。她唱這首歌的時候,從三毛的眼睛裡可以看到這個世界有多遠有多大。她描寫沙漠“前世的鄉愁,鋪展在眼前”,你是不是看到撒哈拉沙漠黃沙一片。她的文學給你一個景,這個景讓你去思想,她給讀者最大的想象太空。為什麽三毛從走到現在二十幾年,為什麽她的文學價值一直樹立在那裡沒有被淘汰?因為她的文字沒有時間跟太空的限制,在每個時空當中都有一種文學的價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