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撒哈拉“巨眼”到底是誰的傑作?

在人跡罕至的撒哈拉大沙漠西南部存在一種奇特的地貌,因其像沙漠裡“長”著一隻神秘的“巨眸”,故得名“撒哈拉之眼”。這個沙漠地形結構也被譽為全球十大最壯觀的地質奇跡之一,與著名的墨西哥巨人水晶洞、土庫曼斯坦的地獄之門、菲律賓巧克力山等齊名。

對於神秘的事物,人們總是抱以無限的想象力。有人說撒哈拉之眼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也有人說這或許是個蟲洞,還有人說它只是左眼,還有一隻右眼……事實上,地質學相關學者已經對這種奇特的地貌進行了初步的科學研究,那麽撒哈拉之眼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結構?學界對其成因又有哪些推測呢?

巨型同心圓環 宛若璀璨眼眸

公開資料顯示,撒哈拉之眼位於毛裡塔尼亞中西部,地處欽圭提高原上的陶德利盆地之中,具體位置為北緯21度07分、西經11度23分。它由一圈圈巨大的同心圓構成,直徑大約40公里。在這個同心圓“眼珠”周圍,山岩構造正好形成了狹長的“丹鳳眼”形狀,長達340公里。這隻“丹鳳眼”之巨,在太空中都清晰可見——記者在谷歌地圖中查找到了撒哈拉之眼的衛星圖像。

撒哈拉之眼的同心圓內圈十分平坦,四周是一些低矮的山丘,東南部便是漫天的黃沙。“事實上,撒哈拉之眼顯現的是一圈圈向內凹陷的‘坑’,坑底較為平坦。”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旅遊地學專家陳安澤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不知廬山真面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撒哈拉之眼壯闊、奇特,但由於它太大了,如果人處於撒哈拉之眼的中心,視距所限反而不易發現這個奇特的地質景觀。當真是‘不知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在陳安澤看來,這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何如此鬼斧神工的自然饋贈其形成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億年前,卻直到近代才被人們關注到。

據相關媒體報導,上世紀60年代,美蘇正值冷戰,美國為了在太空爭霸中取得優勢,開展了“雙子座4號”太空飛行計劃,旨在實現宇航員的出艙行動並進行繞地低軌飛行。就在太空飛船繞地球“轉圈兒”的時候,一位宇航員無意間的一瞥,竟與大漠中正望向太空的這隻“眼眸”對視,刹那間,一眼萬年。從此,撒哈拉之眼便正式走進了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之中。

“只有在足夠的高度之上,才能看到撒哈拉之眼,辨認出類似眼睛的形狀。因此從衛星、太空飛船上拍攝的圖片中才可以觀察到它的全貌,在一般高度上很難看出來。”陳安澤說。

究竟如何形成 依舊眾說紛紜

撒哈拉之眼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這是很多人都想提的一個問題,地球科學相關領域的學者更是對此癡迷不已。陳安澤指出:“既然撒哈拉之眼的實質是個凹地,那麽就可以從這個角度出發,看看地質學中哪些情形會形成‘坑’?實際上,隕石衝擊、火山口塌陷等都有可能形成坑狀的地質結構。”

隕石撞擊造就?

眾所周知,月球斑駁的表面布滿了隕石撞擊所形成的隕石坑,地球上也存在約150個可以辨認出來的大型隕石坑,因此一些學者猜測,撒哈拉之眼的“造物神”是天外隕石,其環狀特徵是隕石撞擊所形成的同心圓狀凹地。甚至有學者猜測,在該構造地下大約10公里的深處可能發現衝擊變質礦物,即隕石與地面撞擊所帶來的高溫高壓會令地球上原本的土壤、岩石等出現氣化、熔融、熱分解、機械變形、相變等現象,成為特有結構的隕擊礦物。

“一般認為,柯石英是衝擊變質的標誌礦物,這是一種二氧化矽的高壓多形體。”陳安澤告訴記者,柯石英的形成需要獨特的物理條件——極高的壓力,而隕石的超速衝擊恰恰就能滿足柯石英誕生的苛刻條件。

“但是學界並沒有在撒哈拉之眼周圍發現柯石英的存在。也就是說,目前該地還沒有高溫和撞擊的可信地質證據。”在陳安澤看來,就現階段勘測到的數據和資料,撒哈拉之眼的成因假說之一隕石撞擊尚不成立。

火山口塌陷形成?

在地球40多億年的生命歷程中有無數次地殼變化,遂有學者猜測,這裡會不會曾是一個破火山口呢?

但地質學理論認為,火山一般出現在地殼開裂處或者板塊俯衝地帶,而撒哈拉之眼所處的地質環境並不符合上述條件。

“該地確實有地下岩漿活動,但這並不意味著肯定存在火山。”陳安澤介紹,岩漿衝破地殼噴出地面時才會形成火山。岩漿在地下侵入地殼的淺層、深層可分別固化冷凝形成淺成岩和深成岩;岩漿噴出地面之後,再經冷卻可形成火山岩。因此,分析撒哈拉之眼處的岩石類別,有助於了解岩漿究竟是否曾噴出地面形成火山。

“有學者采樣分析,在撒哈拉之眼外圈的環狀結構處發現了輝長岩等深成岩,但在撒哈拉之眼周圍並未找到火山岩。這是對火山假說的不利證據。”陳安澤表示,還有學者推測,原本該處存在火山,但後來逐漸被侵蝕掉了,這從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何沒有火山岩的蹤影。“目前還沒有任何有力的證據證實這種推測正確或者錯誤,因此該假說尚在存疑之中。”

穹隆構造岩溶侵蝕產物?

“還有一種推測:撒哈拉之眼是穹隆構造經岩溶、侵蝕的產物。目前學界中較多學者支持這種假說,我也是其中之一。”陳安澤告訴記者,大約十幾億年前,此處還是一片汪洋大海。隨著時間軸以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上億年的速度推進,從大陸搬運到海中的砂石及可溶物質一層層逐漸沉積下來,形成了砂岩、頁岩、石灰岩、白雲岩等沉積岩。約一億年前,在地殼運動中,岩漿活動導致局部地層上升、形成了向上拱起的穹隆構造,岩石便裸露地表。

記者了解到,穹隆在地質學上是一種特殊形態的褶皺,中間隆起,四周下垂。平面上地層呈近同心圓狀分布,核部出露較老的地層,向外依次變新。由於沉積時間不同,岩石的種類也不同。

“穹隆形成時由於力的作用留下了細小的裂縫,成為薄弱地帶。在後續的風化作用下更易剝蝕,日積月累最終形成了撒哈拉之眼中心處的凹地。”陳安澤表示,“除了風化侵蝕,岩溶很可能也對凹地構造的形成做了貢獻。由於該地區在深部有石灰岩、白雲岩等可溶性岩石,岩漿等作用下的熱岩溶和雨水等作用下的冷岩溶現象均有可能導致這些石灰岩、白雲岩等可溶性岩石溶解形成岩溶塌陷,從而出現這處巨形凹地。”

那麽這種假說又該如何解釋奇特的同心圓構造?有學者認為,由於構成岩層的岩石種類、軟硬、顏色各有不同,大自然中風化、侵蝕的作用存在差異,最終形成了這種高低起伏和色調各異的同心圓地貌。

“以上皆為學界的不同看法,目前撒哈拉之眼的真正成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更何況定性分析成因遠遠不能滿足地質學家的‘好奇心’,定量分析才是今後上下求索的目標。”陳安澤表示,撒哈拉之眼詳細的形成機制以及凹地形成之時原本的物質大規模遷移到何處等等,也都是未來待解的謎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