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參詩俗律:王荊公拒用人蔘(王安石與人蔘的故事)

王荊公拒用人蔘

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蔘不可得。時薛師政治河東還,適有之,贈公數兩,不受。人有勸公曰:「公之疾非此葯不可治。疾可憂,葯不足辭。」公曰:「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選自《夢溪筆談》

【註解】

1.王荊公:即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江右民系。北宋撫州臨川縣城鹽埠嶺(今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封荊國公,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學者、詩人、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黨領袖。宋仁宗嘉佑三年(1058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製官僚地主的兼並。宋神宗熙寧二年(1070年)任宰相,實行變法,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的形勢。保守派反對,新法遭阻礙,熙寧七年辭退。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於〈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2.紫團山:山西省壺關縣境東南方,為太行山主峰。

3.河東:郡名,秦置。

4.夢溪筆談:筆記。北宋沈括撰。

【譯文】

王荊公患病哮喘,配用藥的紫團山人蔘一時沒能找到。當時薛師政從潞州知州,任上調回京城,恰好帶回來點人蔘,就贈送給王荊公數兩,王荊公不接受。有人勸王荊公說:「您的病非用此葯不可,病可以擔憂,葯不應該拒絕。」王荊公:「我一輩子沒用紫團參,也活到了今天。」最後仍未接受。

【淺析】

王安石是北宋的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一個人有這幾個頭銜,死已足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王安石對知名度最高的重要首席代表:人蔘,卻毫無所知,竟然病種說出「平生無紫團參,亦活到今日。」這等言語,也是令人咂舌。

人蔘對陽痿、胃炎、瘧疾、關節炎、頭痛、失眠、抑鬱、健忘乃至氣虛感冒和數不清其他病症均有療效。目前人蔘或者人蔘製品,出了用於搶救各種休克重症外,還用於動脈硬化、冠心病、性機能衰退等,或者作為年老體弱、慢性病患者的強身滋補劑。盛夏用人蔘葉沏茶,也可以益氣生津解暑之佳品。總之,人蔘不僅是一種治療性藥物,主要還是一種扶正固本的預防性藥物。定期限用一段時間人蔘,可以防止多種疾病,補養身體。

王安石拒絕使用人蔘,個人認為不是他對人蔘缺少了解,而是身在高位必須注意自己的所有言行。貪汙受賄從古至今都是令人不齒的行為,沒有人可以堂而皇之的接受別人的饋贈。但是文章開頭寫道:「王荊公病喘,藥用紫團山人蔘不可得」而不是無病無災,薛師政主動來討好他。而是用來治病的需要,如果王安石為了表示自己的清正廉潔,完全可以購買嘛。

從古代醫書上看,人參與別的藥物配伍可以治療哮喘,諸如:《濟生方》雲,「治陽虛氣喘」;《靈苑方》雲,「治咳嗽上氣喘急」;《本草蒙筌》雲,「定喘嗽」。看來,大文學家王安石,並沒有研究醫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