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迎MSCI納A外資加速搶食 北上持倉市值創新高破6000億

  21世紀經濟報導 李維 ,何曉晴 北京、廣州報導

  外資進入A股的速度正在加快。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5月8日滬港通與深港通項下的北上持倉市值已合計突破6000億元,而今年以來的逐月淨買入額也在不斷增加。

  無獨有偶,央行口徑下的境外機構與個人持股規模也在今年一季度末達到了1.2兆元的歷史新高;而QFII項下的重倉股持倉市值總額也在水漲船高。

  業內人士認為,在今年6月份MSCI正式納入A股的預期影響下,更多海外資金正在試圖在A股市場提前布局;而隨著A股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以及證券經營機構鬆綁外資持股比,年內或有更多外資的增量資金湧入A股掘金。

  “由於MSCI將在5月15日凌晨公布其對中國指數的調整結果,前期海外資金已開始布局,4月中下旬起陸股通日均流入超過100億元。”重陽投資聯席首席投資官陳心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外資入A提速

  種種跡象表明,外資對A股的增持正在成為當下的市場趨勢。

  首先就是滬股通及港股通的流入速度。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截至5月8日,滬港通北上累計淨買入資金已達2429.95億元,深港通北上累計淨買入達1936.55億元,均創出歷史新高。

  流入速度上,剛剛過去的4月份也詮釋著外資配置A股的急迫。以滬港通為例,今年4月份滬港通北上合計淨買入規模達274.59億元,成為自2015年8月該機制開通以來最大的淨買入月。

  而在股票選擇上,以交通、消費為代表的白馬股成為了外資進入的主要選擇。

  例如滬股通持倉中,佔流通A股比例最大的前五家股票分別為上海機場(600009.SH)、顧家家居(603816.SH)、宇通客車(600066.SH)、恆瑞醫藥(600276.SH)和方正證券(601901.SH),佔流通A股比例從32.21%到14.64%不等。

  另一外資進入A股的明顯征兆是QFII項下重倉股持倉市值的增加。

  2018年一季度末,QFII項下合計持倉市值為1437.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達206.84億元,不過重倉股數量從379隻減少至369隻。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滬股通、深股通截至5月7日的合計持倉達6193.36億元,加之QFII一季度末1437.65億元的重倉股倉位,上述三管道合計的股票持倉就達7631.01億元。

  不過這與央行公布的外資持有股票資產情況仍有差距。據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境外機構和個人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中的股票餘額約為1.2兆元。

  “除了滬港通、深港通、QFII重倉股外,QFII本身還會有一些散倉,同時還有個人等其他管道進入的外資。”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但從多個數據來看,外資進入A股的速度的確明顯在提速。”

  僅以央行的股票統計口徑來看,境外機構與個人持股情況也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增長——即3月底1.2兆的持倉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達53.85%。

  此外,1.2兆在同期滬深兩市55.95兆的總市值和44.47兆的流通市值中分別佔比為2.14%和2.70%;該比例已較去年三季度末外資持股“破兆”時提升0.4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1.2兆的外資持倉市值甚至與國家隊持倉規模相當。Wind口徑統計,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國家隊合計持倉約為1.26兆元。

  MSCI因素顯效

  業內人士認為,當下外資的爭先湧入,與MSCI即將於今年6月份正式納入A股有關。

  “因為6月份就要納入MSCI,會有一個很確定的增量資金進入對應標的股票。這是外資爭相進入A股的明牌。”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這樣的預期下,一方面有針對預期來建倉的,另一方面也會有指數基金為了預防誤差被動買入的。”

  深圳一家大型公募機構指數基金經理也認為,在MSCI機制下,機構投資者的主被動買入將成為境外資金流入A股的發動機。

  “納入以後,世界上97%機構投資者的交易Bench mark(基準)會一下子多出233隻A股股票。”上述指數基金經理表示,“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肯定會買的被動基金,不買的話跟蹤誤差就出來了。”

  “目前海外指數基金產品,大家拚跟蹤誤差已經拚到幾個BP的級別,你要是納入5%不跟的話,就會出現很大問題,按合規要求必須得跟緊。”該基金經理表示。“如果是主動管理的話,針對基準裡面出現了233隻中國股票,必然有低配、超配、標配的選擇,然而目前市場都看好中國市場,那麽超配+標配也是大概率事件。”

  該基金經理同時認為,在MSCI納入A股比例不斷擴容的趨勢下,未來或有更多境外資金流入A股市場。

  “納入是逐漸的過程,現在納入的比例從2.5%到5%,最後到100%納入——短期是1300億人民幣流入,後面會到2兆,是一個過程。”該基金經理表示,“MSCI會根據A股市場健康狀況和成熟狀況來逐漸納入,但它最終的目的仍然是全部納入。”

  上述策略分析師則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而監管層對於資本市場的國際化持有的支持態度,也為外資增持A股創造了制度條件。

  “監管層的諸多動作都表明,外資的持續流入是一件可控且有助於國內資本市場成長的事情。”該策略分析師說,“在政策態度下,外資對A股持倉規模的擴大也可以預期。”

  事實上,A股對外資限制也呈現出不斷鬆綁的趨勢。2016年8月,證監會與香港方面簽署《聯合公告》取消滬港通、深港通的總額度上限;而今年5月1日,滬港通、深港通的每日額度則較此前擴大4倍,分別達520億元和420億元。

  “除了交易層面,機構層面的鬆綁也將為更多外資流入創造條件,一方面是鬆綁券商、基金的外資持股比例,另一方面則鼓勵更多外資私募機構進入中國市場。”上述策略分析師稱,“這些變化已經在發生了。”

  資金“搶閘”布局

  “從近一年受北上資金青睞的個股可以發現,都是行業龍頭、大藍籌 。隨著更多的海外投資者加入到A股的投資中,一、二線藍籌的價值重估趨勢已逐步形成,長期來看將逐步改變A股遊戲規則。” 南方基金指數投資部、數量化投資部總經理羅文傑稱。

  WIND數據顯示,在MSCI潛在納入成分股中,方大炭素(600516.SH)、恆生電子(600570.SH)、包鋼股份(600010.SH)、三一重工(600031.SH)、蘇寧易購(002024.SZ)、徐工機械(000425.SZ)、中集集團(000039.SZ)等29隻個股年報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此外,年報高增長且一季報業績繼續高增長的公司還包括太鋼不鏽(000825.SZ)、贛鋒鋰業(002460.SZ)、大族雷射(002008.SZ)、鞍鋼股份(000898.SZ)等。

  針對到底哪些資金會跟隨A股的納入配置資金進來,羅文傑分析指出,從被動投資者角度,如果持倉必須配置新興市場股票,就會進來;從主動投資者角度,如果他看好A股,也會配置。

  “外資如果使用QFII通道,可以直接在國內券商開戶,額度按照申請的QFII額度;如果使用陸股通通道的外資,就是在香港開戶,額度按照陸股通的規定。”羅文傑稱。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稱,MSCI將於北京時間5月15日凌晨公布其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此前,MSCI發布的公告表明,今年6月和9月將分兩步把符合條件的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ACWI全球指數。

  該研報強調,此次調整對中國市場至關重要,甚至可能是多年以來最重要的一次,主要會帶來以下兩點關鍵變化:確定6月份首次納入A股的最終公司名單;大幅改變當前MSCI中國指數包括的海外中資股成分。

  中金研報預期,大約會有229隻A股此次或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潛在的被新納入的股票主要集中在年初以來表現較好的板塊如醫療保健、消費品等領域,主要是因為股價上漲使其從原來的中盤股晉升為大盤股所致。

  此外,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公募基金已在密集申報MSCI相關產品,積極布局。截至目前,市場共有14家基金上報了合計32個MSCI產品,共有15個是 MSCI中國A股國際通指數基金,其中8隻已發行,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建信基金目前已完成發行,發行規模分別為49.17、13.10、20.46億份。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