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年紀大了總有一股「老人味」?真相在這裡!

q小醬導讀:常常聽說上了年紀,身上就會有一股奇怪的氣味,一靠近就能聞到。這就是傳說中的「老人味」。「老人味」到底是什麼?它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日本,這種氣味被稱作「加齡臭」。意思是指,上了年紀,可能會有一種不甚愉悅的味道。

這可是被科學證明了的。科學家進行過一個研究,他們從不同年齡的人身上收集體味,然後讓參加實驗的人用鼻子去分辨,人們往往可以準確地分辨出哪些氣味來源於上年紀的人。

這種所謂的「加齡臭」,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是有不同的:據實驗結果稱,在參與試驗的男人中,45~55 歲男人的氣味最讓人不愉快;而 45~55 歲的女士,味道則要比 75~95 歲的女人好聞一點。因此,「加齡臭」有時候又被叫做「大叔臭」,其實是有道理的。

老人身上的氣味從何而來?

目前說法不一。

據中新社報導,就在前不久,日本一家研究機構歷時7年的調查研究揭示,老人味出現的罪魁禍首在於一種叫做「雙乙醯」的物質,這種物質往往在人們30、40歲的時候達到較高值。2001年日本皮膚科專家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從40歲左右,人們的身體氣味開始含有較高濃度的「2-壬烯醛」,它的分泌量會隨著衰老而增加。而這兩種物質都有「特殊氣味」。

年輕人的皮膚有天然抗氧化能力,隨著年齡增加,老人的皮膚抗氧化物質變少,再加上激素變化,導致更多的遊離脂肪酸發生氧化,包括造成特殊氣味的壬烯醛堆積。所以從以上研究來看,「老人味」跟年齡增長是有一定關係的。

「老人味」可能不止一種味

實際生活中,體味重的原因並不是這麼單純。有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因為經年累月的生活習慣,身上的味道會被這些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所影響:

長期吸煙的煙味;

長期飲酒的酒味;

不注意個人衛生,洗澡少,散發發酵的汗臭味;

口腔衛生不好,比如牙周病等,造成口臭;

一些疾病也會導致體味的變化,如糖尿病、腎病、肝病等;

居住環境中不佳氣味的熏陶……

還有就是因為一些老人長期貼敷含有刺激性氣味的藥膏,久而久之身上也殘留了藥罐子味。

想要祛除老人味,那就這樣做

「老人味」並非無法預防和去除。

如果是因為年齡導致的,比如皮膚功能降低、代謝減慢,就要加強皮膚的保濕、護膚,尤其是在冬天;如果是因為慢性疾病造成的,就要先治療好原發疾病,比如尿毒症要改善腎臟功能,皮膚病患者要先治療好皮膚病。

此外,老人要加強個人衛生,保持皮膚乾燥、衣物的清潔。徐慧珍指出,老人味主要是從脖頸、耳後、胸口、腋下等皮脂腺集中的地方散發出來的,而日本研究也發現,老人味在頭頂和後腦的部位最為明顯。

小編有話說:

此外,飲食也有一定關係。老人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肉。因為肉類會令身體脂肪氧化,加重異味。平時要多吃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的食物,如薑、蒜、堅果、大豆等,少吃會產生油脂的食物,如豬油、奶油等。如果因為身體酸痛,需要長期貼敷膏藥,請不要選擇含有刺激性氣味的藥膏。

— 【THE END】 —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