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桃子好吃,它的其他秘密你都知道嗎

編輯 | 玲子

審核 | 小也

桃樹是我國主要果樹之一,我國除黑龍江省外,其他各省、市、自治區都有栽培,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栽培面積和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桃樹全身都是寶,所結的果實---桃子,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食葯兩用。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桃脯、桃醬、桃汁、桃乾和桃罐頭;桃樹很多部位,如花、仁、葉、枝、根、膠等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桃子是人們最為喜歡的鮮果之一,小時候常聽我姥姥說「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當時我還小,不解這句諺語的含義。長大以後,明白了這句諺語的內涵。的確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說「桃養人」,是因為桃是食葯兩用的佳果,味甘酸,性平,入肝、大腸經,有補中益氣、養陰生津、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

同時,桃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果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而且它的含鐵量為蘋果和梨的4~6倍,尤其適合缺鐵性貧血的人食用。

而杏的味道比桃更酸,其性偏熱,有小毒,過食會傷及筋骨,引起舊病複發。由於鮮杏酸性較強,會引起或加重胃病,還容易腐蝕牙齒,誘發齲齒。老人食杏過多,還能引起虛火上炎,出現流鼻血、生眼疾、爛口舌現象,並可能引起生瘡長癤、拉肚子等問題。因此,說「杏傷人」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醫認為,李子性溫,過食容易生痰生濕,引起一系列「濕熱」癥狀,脾胃虛弱者尤其要少吃。多吃李子可引起心煩發熱、潮熱多汗等癥狀。在這三種水果當中,李子的味道最酸,對人的不良影響最大,為了加深大眾對李子有害之處的認識,民間創作諺語時,才會誇大其詞地形容為「李子樹下埋死人」。

在古典名著《西遊記》裡有關於食用蟠桃能夠長壽的精彩描寫,天庭桃園土地給新上任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介紹園裡桃樹情況時這樣描繪:「蟠桃分前、中、後三園,前園桃樹三千年一熟,人吃了可以得道成仙,體健身輕;中園桃樹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舉飛升,長生不老;後園桃樹九千年一熟,人吃了可以與天地同壽。」孫悟空也正是吃了這些神秘的蟠桃之後,才得以成為不老不死的靈猴。

桃子在遠古時代就被視作延年益壽的重要果品,並且被加以渲染神化,成為我國傳統文學藝術中的重要歌詠題材。

早自先秦時期,中國就流行仙桃神話。據傳,在西王母居住的昆崙山上就有人間罕得的仙桃。《漢武帝內傳》記載,出於回報武帝的慕仙誠心,西王母例外贈桃五顆,並介紹說:「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食此可得極壽」。同時又有海上仙桃的記載:《十洲記》雲:「東海有山名度索山,有大桃樹,屈盤數千里,曰蟠桃。」《拾遺記》雲:「扶桑東五萬裡,有磅磄山,上有桃樹百圍,其花青黑,萬歲一實。」後來人們將東、西兩種神奇的桃樹神話雜糅在一起,塑造了天庭上王母娘娘的蟠桃形象。而騷人墨客自漢魏以來,不斷吟詩作賦對桃加以歌詠。唐代詩人白居易著有《大林寺桃花》詩一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唐朝詩人崔護著有《題都城南莊》,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清代詩人袁枚的《題桃樹》寫道:「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詠桃及桃花的詩詞舉不勝舉。

由此又衍生出「蟠桃祝壽」、「壽星捧桃」等多個故事,也有民間藝人不斷加工創作,演繹出《王母蟠桃會》、《八仙慶壽》、《偷桃記》等多種以仙桃祝長壽的戲劇。

自古以來,桃始終被作為福壽吉祥的象徵。人們認為桃子是仙家的果實,吃了可以長壽,故桃又有「仙桃」、「壽桃」的美稱。即使到了今天,如果給老人祝壽,一定要獻上一些又大又鮮的桃子,或者用白面做上幾個仙桃模樣的饅頭,以表示給老人增壽的心願。

又到了桃子大量上市的季節,桃子不僅顏色誘人,而且自帶誘人的桃香,因其肉質鮮美,富含多種維生素、葡萄糖、纖維素、礦物質及果酸,其含鐵量亦居水果之冠,又被稱為「天下第一果」,居「五果」之首。《素問藏氣法時論》載的「五果為助」,指的就是桃、李、杏、棗、栗這「五果」。據考證,桃子的栽培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而且幾乎遍及全國,品種多樣。

桃子有多種吃法,可以生吃,汁多味美,也可煮熟了吃,更適合中老年人,還能做成桃子醬、桃水罐頭、桃脯等,長久保存。

中醫認為,桃子性溫,味甘酸,具有生津、潤腸、活血、消積的功效。《滇南本草》載:桃子「逋(bū)月經,潤大腸,消心下積。」《隨息居飲食譜》亦載其:「補心,活血,生津滌熱。」《飲食治療指南》曰:生吃桃子可治夏日口渴、便秘、痛經。《藥用果品》也說:生吃桃子,有益於高血壓患者;用鮮桃3個,加冰糖30克,隔水燉爛後去核食用,可作為虛勞咳喘的輔助治療;用碧桃乾(未成熟的小乾桃)30克,炒至外表開始變焦,立即加水,再放入大棗30克,煎水服用,每晚一次,可治遺精、自汗、盜汗。

現代臨床證實,吃桃對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肺纖維化、肺不張、矽肺、肺結核等出現的乾咳、咳血、慢性發熱、盜汗等症能起到養陰生津、補氣潤肺的保健及輔助治療作用。

推薦三款食療方:

清熱脆桃西瓜杯:取約1000克重的小西瓜,從中間切開,挖出瓜瓤,去子另放,所剩瓜皮即為西瓜杯。將脆桃2個(約250克)去毛洗凈,切小片(去核),香蕉2隻(約250克)去皮切片,李子8個(約150克)洗凈,切片去核。將桃片、香蕉片、李子片、西瓜瓤片(適量)混合,加入白糖攪勻,分裝入兩個西瓜杯中,置冰箱內冷凍30分鐘後即可食之。此西瓜杯具有消暑清熱、生津止渴之功,可治暑熱傷陰、煩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症。

補氣補虛桃皮糖:取鮮桃2000克,洗凈去核,切塊與白糖500克混合,曬去水分即成。每日食用,適用於體虛、氣血不足等。

蜂蜜桃汁飲:蜂蜜20克,鮮桃1個。先將鮮桃去皮,去核後壓成汁,再加入蜂蜜和適量溫開水即成。每日1-2次,每次100毫升。可治療急性胃炎。

注意:桃子不可多食,《名醫別錄》曰:「多食令人有熱。」《隨息居飲食譜》亦載:「多食生熱,發癰瘡、瘧、痢、蟲疳諸患。」

桃花: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花,3月間桃花盛開,柳條起舞,桃紅柳綠,相映成趣。唐代大詩人杜甫寫得好:「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各色桃花,惹人喜愛。那白的像一片雲,那紅的像一團火,淺綠的淡雅宜人,粉紅的嬌羞嫵媚,確實是「爛漫芳菲,其色甚媚」。《詩經》讚頌:「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詩仙李白更有佳句:「桃李出深井,花艷驚上春。」

桃花不僅供人們觀賞,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有一位婦女,因丈夫亡故,日夜思慮,以致精神失常,得了狂症。她手舞足蹈,甚至登上高牆,家人只好把她鎖在房中。一天晚上,她破窗而出,攀登上樹,正值桃花盛開,她一夜之間,竟將一樹桃花盡數吃光。次晨家人發現,連忙把她接下樹來,而她的狂病竟霍然而愈。古代醫家認為,桃花治癒狂症,是因為桃花具有消積散瘀的功效。

中醫認為,桃花性平,味苦,含有山柰酚、香豆精、三葉豆苷、柚皮素等成分,具有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的功效,用於治療水腫、腹水、腳氣、痰飲、積滯、二便不利、經閉等症。《名醫別錄》載:桃花「主除水氣,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蟲。」《本草匯言》亦載其:「破婦人血閉血瘕,血風癲狂。」

古用驗方:

治腳氣、腰腎膀胱宿水及痰飲:桃花,陰乾,量取一大升,搗為散。溫清酒和,一服令盡,通利為度,空腹服之,須臾當轉可六、七行,但宿食不消化等物,總瀉盡,若中間覺飢虛,進少許軟飯及糜粥。(《外台》桃花散)

治大便難:水服桃花方寸匕。(《千金方》)

治乾糞塞腸,脹痛不通:毛桃花一兩(濕者),面三兩。上藥,和面作餛飩,熟煮,空腹食之,至日午後,腹中如雷鳴,當下惡物。(《聖惠方》)

治產後大小便秘澀:桃花、葵子、滑石、檳榔各一兩。上藥,搗細,羅為散,每服食前以蔥白湯調下二錢。(《聖惠方》桃花散)

治心腹痛:桃花曬乾杵末。以水服二錢匕,小兒半錢。(《孟詵方》)

治發背瘡癰疽:桃花於平旦承露採取,以釅醋研絞去滓,取汁塗敷瘡上。(《聖濟總錄》)

治禿瘡:收未開桃花陰乾,與桑椹赤者等分為末,以豬脂和。先用灰汁洗去瘡痂,即塗藥。(《孟詵方》)

治面上瘡黃水出並眼瘡:桃花不計多少,細末之。食後以水半盞,調服方寸匕,日三。(《海上集驗方》)

治足上瘑瘡:桃花、食鹽等分。杵勻,醋和敷之。(《肘後方》)

注意:孕婦忌服。

桃仁:人們吃桃,往往隨手把桃核丟棄,這實在可惜,因為桃核中的桃仁是一種十分重要的中藥。早在漢朝時期,就已載入我國第一部藥物經典《神農本草經》。漢代醫聖張仲景的不少名方,常常使用桃仁,如桃仁承氣湯、大黃牡丹皮湯,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千金葦莖湯,桃仁也是方中的重要藥物。

桃仁性平,味苦甘,入心、肝、大腸經,含有苦杏仁苷、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亞油酸甘油酯以及苦杏仁酶等成分,具有破血行瘀、潤腸通便的功效,用於治療經閉、痛經、癓瘕痞塊、熱病蓄血、風痹、瘧疾、跌撲損傷、瘀血腫痛、血燥便秘等症。《名醫別錄》載:桃仁「止咳逆上氣,消心下堅,除卒暴擊血,破症瘕,通脈,止痛。」《本草綱目》亦載其:「主血滯風痹,骨蒸,肝瘧寒熱,產後血病。」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桃仁的醇提取物有抗血凝作用和抗血栓形成;能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能消除去甲腎上腺素的縮血管作用;能改善肝臟微循環;水提取物具有抗炎、抗過敏、收縮子宮、鎮痛作用。

注意:孕婦忌服;「血燥虛者慎之。(《醫學入門》)」

附古驗方:

治婦人室女,血閉不通,五心煩熱:桃仁(焙)、紅花、當歸(洗焙)、杜牛膝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楊氏家藏方》桃仁散)

治產後腹痛,乾血著臍下,亦主經水不利: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豚肝。(《金匱要略》下瘀血湯)

治產後血閉: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塊。水煎服之。(《唐瑤經驗方》)

治產後惡露不凈,脈弦滯澀者:桃仁三錢,當歸三錢,赤芍、桂心各錢半,沙糖三錢(炒炭)。水煎,去渣溫服。(《醫略六書》桃仁煎)

治血癥,漏下不止:桃仁(去皮、尖,熬)、芍藥、桂枝、茯苓、牡丹(去心)各等分。上五味為末,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金匱要略》桂枝茯苓丸)

治傷寒蓄血,發熱如狂,少腹鞕滿,小便自利: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水蛭(熬)、虻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傷寒論》抵當湯)

治熱邪乾於血分,溺血蓄血者:桃仁三錢(研如泥),丹皮、當歸、赤芍各一錢,阿膠二錢,滑石五錢。水煎服。(《瘟疫論》桃仁湯)

治上氣咳嗽,胸膈痞滿,氣喘:桃仁三兩,去皮、尖,以水一大升,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食醫心鏡》)

治老人虛秘:桃仁、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烙白蠟和丸如桐子大,以少黃丹湯下。(《湯液本草》)

治裡急後重,大便不快:桃仁(去皮)三兩,吳茱萸二兩,鹽一兩。上三味,同炒熟,去鹽並茱萸。隻以桃仁,空心夜臥不拘時,任意嚼五、七粒至一、二十粒。(《聖濟總錄》)

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氣虛竭:燒桃核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

治風蟲牙痛:針刺桃仁,燈上燒煙出,吹滅,安痛齒上咬之。(《衛生家寶方》)

桃葉:性平,味苦,入脾、腎二經,含有糖苷、柚皮素、奎寧酸、西紅柿烴、鞣質和少量腈苷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頭風、頭痛,風痹、瘧疾、癰癤、痔瘡、濕疹、陰道滴蟲等症。《本草綱目》載:桃葉「療傷寒時氣,風痹無汗,治頭風,通大小便,止霍亂腹痛。」《本草再新》亦載其:「發汗,除痰,消濕,殺蟲。」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桃樹葉可用作瀉劑、驅蟲劑及治療百日咳。

臨床報導:

治療陰道滴蟲:用鮮桃樹葉1兩,加水1000毫升,煮沸20分鐘,取煎液作陰道沖洗。必要時加灰藜5錢同煮以止癢。每日1次,5天為一療程。

治療瘡癤:取鮮桃樹葉50斤,加凈水100斤,浸透後煎煮1小時,過濾,濾渣再加水50斤煎煮過濾;合併2次濾液,熬成膏狀。外敷患處,每天1~2次。一般最遲1周癒合。

治療慢性蕁麻疹:取青嫩碧桃葉500克,切碎浸於5000毫升純酒精中,密閉靜置24~48小時後棄去藥渣。用棉球蘸浸出液塗布患部,一般每日3次,連塗3日為一療程。用藥後瘙癢迅速停止或減輕,皮疹在短期內即可消失,且不易複發.

常用驗方:

治風熱頭痛:生桃葉適量,鹽少許,共搗爛,敷太陽穴。(《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治眼腫:桃葉搗汁搽之。(《嶺南採藥錄》)

治足上瘑瘡:桃葉搗爛,以苦酒和敷。(《肘後方》)

治鼻內生瘡:桃葉嫩心,杵爛塞之。(《簡便單方》)

治婦女陰瘡,如蟲咬疼痛者:桃葉生搗,綿裹納陰中,日三、四易。(《孟詵方》)

治身面癬瘡:桃葉搗汁敷之。(《千金方》)

治霍亂腹痛吐痢:桃葉(切)三升。水五升,煮取一升三合,分溫二服。(《廣濟方》)

治二便不通:桃葉杵汁半升服。(孫思邈)

治痔瘡:桃葉適量。煎湯熏洗。(《上海常用中草藥》)

桃枝:為桃或山桃的嫩枝,味苦,治心腹痛及匿瘡。

《本草綱目》載:桃枝「治疰忤心腹痛,辟疫癘。」

常用方:

治卒心痛: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頓服。(《補缺肘後方》)治天行匿下部生瘡:濃煎桃枝如糖,以通下部。若口中生瘡,含之。(《傷寒類要》)

桃根:為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性平,味苦,用於治療黃疸、吐血、衄血、經閉、癰腫、痔瘡等症。《本草綱目》載:桃根「療黃疸,身目如金。」《分類草藥性》亦載其:「破血。治一切吐血、衄血。」

常用方:

治黃疸身眼皆如金色:桃根,切細如箸若釵股以下者一握,以水一大升,煎取一小升,適寒溫空腹頓服。後三、五日,其黃離離如薄雲散,唯眼最後瘥,百日方子復。身黃散後,可時時飲一盞清酒,則眼中易散,不飲則散遲。忌食熱面、豬、魚等肉。(《傷寒類要》)

治婦人數年月水不通,面色萎黃,唇口青白,腹內成塊,肚上筋脈,腿脛或腫:桃樹根一斤,牛蒡子根一斤,馬鞭草根一斤,牛膝二斤(去苗),蓬蘽(peng lei)根一斤。上藥都銼,以水三鬥,煎取一鬥,去滓,更於凈鍋中,以慢火煎如餳,盛於瓷器中。每於食前,以熱酒調下半大匙。(《聖惠方》桃根煎)

治五痔作痛:桃根水煎汁浸洗之。(《本草綱目》)

治骨髓炎:白毛桃(未嫁接)根白皮,加紅糖少許,搗爛外敷局部。(《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注意:孕婦忌服。

桃膠:為桃或山桃等樹皮中分泌出來的樹脂,性平,味甘苦,含有半乳糖、鼠李糖、α-葡萄糖醛酸等成分,用以治療石淋、血淋、痢疾等症。《唐本草》載:桃膠「主下石淋,破血,中惡疰忤。」《本草綱目》亦載其:「和血益氣,治下痢,止痛。」《本經逢原》亦載:「桃樹上膠,最通津液,能治血淋,石淋。痘瘡黑陷,必勝膏用之。」

古用驗方:

治石淋作痛:桃木膠如棗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服,當下石,石盡即止。(《古今錄驗方》)

治血淋:石膏、木通、桃膠(炒作末)各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食前。(《楊氏家藏方》桃膠散)

治產後下痢赤白,裡急後重疞痛:桃膠(焙乾)、沉香、蒲黃(炒)各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米飲下。(《婦人良方》)

治虛熱作渴: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千金方》

臨床有用其治療糖尿病,載於《草藥驗方交流集》:取適量桃膠,用微溫水洗凈,放在小鍋內煮食,隨便加些調味鹽類亦可(但不要加入甜味)。每次服一至二兩。還有治糖尿病的食療偏方:用桃樹膠15克,玉米須60克,同入鍋,加適量水,煎湯。連服數日。

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桃膠雪燕雪蓮子三組合,每次一小包,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滿滿的膠原蛋白,點擊點擊閱讀原文直接下單。

點個在看,給你消暑降降溫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