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臨床實用筆記:各類急性心包炎處理策略

急性心包炎是由心包臟層和壁層的急性炎症反應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由感染、自身免疫、物理及化學等因素引起,常為某種疾病表現的一部分或併發症,也可單獨發生。常累及心外膜下心肌,臨床上以胸痛、心包摩擦音和連續的心電圖變化為特徵,伴或不伴心包積液,嚴重時可出現心臟壓塞。

急性心包炎的病因複雜,部分病因不明。常見的病因有特發性、病毒、細菌、結核、尿毒症、 心肌梗死、腫瘤及創傷。

特發性心包炎

1. 處理原則

(1)大多數急性心包炎病程自限,通常對藥物治療有反應。

(2)在心臟壓塞或懷疑化膿性積液時,應施行緊急心包穿刺術。在惡性積液病例中可以作經皮球囊心包切開術。

(3)心包切除術通常用於嚴重複發性心包炎或縮窄性心包炎。

2. 用藥方案

(1)非甾體抗炎藥物(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成人應避免應用吲哚美辛,因為其可減少冠狀動脈血流,一般在其他藥物無效時使用。

(2)如果患者對非甾體抗炎藥物沒有反應或為複發性心包炎,可替換給予潑尼鬆口服,後逐漸減量。如需長期用激素治療,應試用間日療法,對不能停葯的患者可以逐步減量並換用非甾體抗炎藥物。

(3)大量證據表明,秋水仙鹼單用或與非甾體抗炎葯合用,對初發性心包炎及預防複發性心包炎均有效。應逐漸停葯。秋水仙鹼較非甾體抗炎葯副作用小。但應注意對妊娠婦女,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可能使動脈導管提前閉合,秋水仙鹼也是禁忌使用。

(4)如患者需服用抗凝藥物(如人工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可在嚴格觀察心包炎進展的情況下加用肝素治療。

病毒性心包炎

1. 治療:多為對症治療。

2. 用藥方案

(1)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治療胸痛,通常癥狀能在治療後數日內緩解。可用阿司匹林或吲哚美辛。

(2)藥物治療 7~10 天,少量的心包積液一般都能逐漸吸收,並不需特殊處理。如果患者在上述治療後仍有嚴重的胸痛或心包積液量進一步增多,或有腎臟及出血性疾病等藥物使用禁忌證,在排除合併感染後,可以考慮給予激素治療。一旦患者癥狀緩解,即開始減量停葯。考慮到激素的不良反應,藥物使用應盡量短程。

(3)有部分患者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治療停葯後急性心包炎再發,大劑量的非激素類抗炎藥物對這類患者的療效不好,最終只能用激素進行治療。患者癥狀較重時,開始給予潑尼松,一旦臨床緩解,幾天內就應開始減量。若進一步減量又複發,很可能形成了激素依賴。此時可以用此劑量維持治療數周。此外,在激素開始減量時同時加用非激素類抗炎藥物亦有一定效果。

細菌性心包炎

1. 處理原則

(1)心包切開引流。

(2)應用抗生素治療,應與心包引流同時進行。

(3)發生心包縮窄者,應行外科手術切除。

2. 用藥方案

(1)根據心包積液革蘭染色結果選擇抗生素治療。

(2)如心包滲液是膿性而未能找到細菌,並且不像結核,治療應首選半合成抗葡萄球菌抗生素和氨基糖苷類合用,然後再根據心包積液和血培養結果調整抗生素。一般採用靜脈給葯, 劑量應大。通常不需心包腔內注入抗生素。此外,還應針對原發感染灶進行相應治療。

結核性心包炎

1. 處理原則

結核性心包炎一經診斷,就應馬上給予積極的抗結核治療,以減少心包滲液。當心包積液量較大時,還應盡量抽吸液體,避免過多的纖維蛋白沉積。複發性心臟壓塞或存在有與發展成縮窄性心包炎相一致的心包增厚時,推薦應用早期心包切開術。

2. 用藥方案

(1)化學療法:

抗結核藥物治療是一切治療的基礎。開始應予三聯用藥,通常選用利福平(600 mg/d)或鏈黴素(0.75 g/d)+異煙肼(300 mg/d)+乙胺丁醇 [15 mg/(kg?d)],可加維生素 B6(50 mg/d)。用藥 6 個月左右停異煙肼,改二聯用藥。結核活動停止後仍需持續治療 1 年,整個療程至少 1 年半。抗結核藥物還可根據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選定。治療期間應定期對患者的肝、腎功能進行檢測。

(2)皮質激素:已接受充分抗結核治療仍有反覆發作的心包炎和持續存在心包積液的患者可予激素短期治療。心包縮窄和心包受限的患者應限制使用激素。

真菌性心包炎

1. 組織胞漿菌性心包炎的處理原則

組織胞漿菌性心包炎通常是良性病變,常在 2 周內好轉而無需兩性黴素 B 治療。非甾體抗炎葯或類固醇能縮短胸痛、發熱、心包摩擦音和心包滲出的病程。只有對伴有嚴重全身播散性病變的組織胞漿菌性心包炎患者,才需靜脈注射兩性黴素 B。

2. 其他真菌性心包炎的處理原則

非組織胞漿菌性的真菌性心包炎極少能在生前作出診斷。病情不能自行緩解,感染髮展直至患者死於基礎疾病或真菌性心包炎或心肌受累。對播散性球孢子菌病、麴菌病和芽生菌病心包炎的藥物治療包括長期靜脈注射兩性黴素 B。念珠菌性心包炎伴同真菌性敗血症和播散性感染的治療要用兩性黴素 B 加心包切開術。

3. 用藥方案

兩性黴素 B,一般靜脈給葯,逐漸加量。可緩慢從尿中排出,大多在 72~96 小時排出,但有的排出慢,在 1 年後仍可於尿中檢出,停葯 1 年之內仍可出現腎臟中毒。但腎衰竭並不影響其排出,也不影響血中水準。但該葯的腎毒性需嚴密監測。

心肌梗死後心包炎

急性心肌梗死後心包炎根據其發生時間的不同,可分為心肌梗死後早期心包炎和心肌梗死後綜合征。

1. 梗死早期心包炎

(1)梗死後早期心包炎通常只需對症治療。

(2)用藥方案:非甾體抗炎葯阿司匹林治療,但應注意心肌梗死後患者發生急性胃腸出血的危險增大,較大劑量的阿司匹林可以與質子泵抑製劑合用。

2. 心肌梗死後綜合征

(1)對症治療。

(2)用藥方案:①首先應停用口服抗凝劑;②足量的阿司匹林能緩解胸痛;③少數情況下如癥狀不能控制,可短期使用激素,如潑尼松,後逐漸減量在 10 天內停用激素。

尿毒症性心包炎

1. 處理原則及用藥方案

雖然激素類藥物可能對疾病有益,長期激素治療的副作用限制了其在複發性尿毒症性心包炎治療中的應用。癥狀性尿毒症性心包炎選擇每天加強透析治療。無癥狀伴有相對少量心包積液的患者不需要透析治療。如果有大量心包積液伴有白細胞計數升高、發熱、心臟壓塞,則應考慮經皮心包穿刺術,透析可能無效。對複發性心包積液,心包穿刺術失敗或有局部包裹性心包積液而不能經皮穿刺者,應該採用劍突下心包切開術或有限的心包切除術。

腫瘤性心包炎

1. 處理原則

治療取決於患者的臨床情況,是否具有心臟壓塞、原有腫瘤病因學、組織學特徵、預後和治療方式。

2. 用藥方案

(1)對無癥狀性心包積液的患者,採用化學或激素治療直接對抗原發疾病,可單用全身的藥物治療並利用超聲心動圖來觀察積液的進展。

(2)在心包穿刺放液或外科引流後向心包腔內滴注多西環素、米諾環素及博來黴素,可控制 85% 患者的惡性心包滲液,但副作用及併發症較多,如發熱、胸痛、房性心律失常等。

與自身免疫有關的心包炎

1. 系統性紅斑狼瘡

處理原則:①採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製劑治療使疾病減輕後,大多數患者的心包炎可隨之減輕或被治癒。②發生心臟壓塞的患者,可釆用心包插管穿刺引流治療。③採用激素治療的患者如同時合併動脈粥樣硬化,當血清總膽固醇大於 200 mg/dl 時應開始他汀類藥物治療。合併高血壓時,降壓治療最好的藥物是 ACEI。

2. 急性風濕熱

處理原則:風濕性心包炎的治療與急性風濕熱類同,包括休息、青黴素、有心衰時運用地高辛。伴有胸痛者可用阿司匹林治療,少數患者需用皮質類固醇治療。少量或中等量的心包積液常能自行吸收,不應單獨以心包穿刺術進行診斷性檢查。

3. 類風濕關節炎

處理原則:①對有癥狀的心包炎患者可給予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葯。②心包穿刺術的指征是緩解大量滲液引起的心臟壓塞。

在心血管時間主頁的對話框內:

回復 指南 ,即可下載 70 部心血管領域中英文指南。


回復 綁定 :即可獲取 5 個丁當。

編輯:任楊源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 第 12 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Lonn L,Delle M, Falkenberg N,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type B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s. J Card Surg,2003,18(6):539-544.

3. 施建紅,校愛芳. 主動脈夾層患者的急救與護理.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誌,2012,20(1):107-108.

4. 景昊. 主動脈夾層診斷與治療現狀.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誌,2012,26(2):110-113.

5.Maich B,Ristic AD.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pericadial disease. Heart,2003,89:1096-1103.

6.Imazio M,Demichelis B,Parrini I,et al. Day-hospital treatment of acute pericarditis: A management program for outpatient therapy, JACC,2004,43:1042-1046.

7. 李小鷹. 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