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星美影城深陷停業困局 萬達電影否認接盤

【財聯社】(記者 方墨涵)對星美而言,這個冬天格外冷,近期包括福州、南京等地在內的全國140家星美影院停業。從9月至今發生的多起欠薪、欠租事件表明,星美控股(00198.HK)已陷入前所未有的現金流危機。截至12月6日,星美控股尚有37億元債務未償還。

12月13日,有報導稱萬達有意接盤星美影城,前提是“價格合適”。對此,萬達電影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收購星美是誤讀,萬達並沒有表態要接盤星美。

上述人士向記者轉述了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在12月12日就是否收購星美做出的回應:曾茂軍表示,萬達收購影城的理念是“隻買對的,不買貴的,如果貴,就不買,價格合適就買”,並提出所購買的影城必須是盈利,要能為萬達帶來利潤、現金流,強調萬達不會為了佔有市場份額去收購,否則會導致萬達盈利能力的下滑,對長遠經營不利。

12月6日,星美控股發布公告稱,截至2018年11月30日,集團於內地經營320家影院,其中約140家短暫停業。12月10日,停牌3個月的星美控股被恆生指數正式剔除。

而具體經營中的挫敗對星美打擊尤重,截至11月底,星美除上述140家短暫停業的影院,大概有11家可能在不久後因無法支付租金而失去贖回權。此外,星美集團拖欠員工工資、房租在內的債款鋼彈近4億。

“我了解到星美主要是資本層面出了問題。他們各個影院收到的票房、賣飲料等錢都是當天交給總部的,所以當地影院沒有現金流,账上基本沒錢,導致別人上門收取物業費或其它費用時出現欠款,他們會留一個沒有實權的人來應付要账的人。” 北京迷谷星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忠良向財聯社透露。

他還表示,大部分星美影院即便還在運營,所放電影也不是熱映片子,“他們花了較少的錢買一些(便宜)版權,比如經典電影或幾年前放過的電影來維持運營。”

星美深陷資金困局與近幾年擴張速度過快,但經營管理未能跟上有關。

2017年4月,星美宣布年內增加超200家影院,計劃到2017年年底達到500家。截至2017年底,星美影院數量僅為365家,銀幕總數超2290塊。雖與期望值有差距,相較2016年,星美開店數仍呈增長狀態,銀幕總數增加近26%。星美還制定了“一縣一院”計劃,計劃在2018年年底打造450家影院。

與擴張速度不匹配的是其財務狀況。2017年星美控股營收37.89億港元,虧損2.67億港元。2018年4月,星美實控人覃輝受證監會處罰,旗下院線望借殼上市的計劃擱淺。

拓普智庫數據顯示,2017年所有星美影院的場均收益,從2015年的687元跌至536元;上座率也跌至12%,減少3.6%。

有業內人士指出,星美從2017年開始推出影院“新零售模式”,在影院內開辟母嬰生活館、數位3C體驗館、紅酒專區、電競專區等,這些做法顯示出星美對售票主業、提高觀眾觀影舒適度未能專注。

對此,李忠良認為,“這些都是障眼法,相當於拿這些名頭讓账面過得去,因為指望影院票房回收期是漫長的,但靠快消品的話,账上會有些活錢。”

他還透露,星美資金出問題業內早有耳聞,如今被廣泛知曉是“兜不住火了”,“經常聽與星美合作的朋友說,星美欠款兩年不還,欠幾十萬、幾百萬的清況都有”。

“2017-2018年,高票房影片並不多,對於院線而言是僧多粥少。有爆款影片時,大家都賺錢,但並未改變長期虧損狀態。”李忠良告訴財聯社記者,“此外,觀眾觀影水準在提高,如果影院設備差,大家不願意進去看,企業只能硬著頭皮以更大的預算去擴充裝備。影院回收資金是較漫長的過程,致使影院依賴於影片內容、票房,但國內製作沒有達到良性運轉,好萊塢作品分到院線的利潤少之又少,產業鏈上下遊都處在不健康狀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