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患測血糖易走入3大誤區,怪不得測量結果總是不準

檢查血糖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做的事情,可能很多患者都認為檢查血糖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也不用特別注意,但有很多患者在檢查血糖的時候都容易進入這些誤區,而自己卻不知道,導致血糖檢測結果出現誤差或者錯誤。那患者需要注意哪些誤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糖尿病患者檢查血糖容易進入哪些誤區?

一、在檢測餐後血糖前就停用降糖葯

由於降糖葯是需要在就餐的時候或者是餐前服用的,而糖尿病患者是需要檢查餐後血糖,可以檢查藥物都血糖的控制情況,如果在測量前停止藥物服用,那檢測出來的結果就不能準確知道血糖的真實反應,而且停止藥物還容易造成血糖波動不穩。因此在檢查前要照常服用藥物,才能讓檢測結果正確。

二、在檢查血糖前過分的控制飲食

很多患者會為了讓自己檢查出來的血糖值能夠達標,就在檢查前過分的控制飲食,雖然這樣能夠讓血糖結果會比正常時候低,但是卻不能表達自己正常的血糖情況。所以為了檢查結果的真實性,要讓自己跟平時一樣用餐用藥,而且要保證足夠的睡眠,這樣測量出來的血糖就是正確的。

三、隻檢查空腹血糖

在生活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為空腹血糖就是自己的血糖值,也以為測量血糖就是空腹血糖才是最準確的,就忽略了餐後血糖也是檢測血糖的重要指標之一。由於在糖尿病早期很多患者會表現為餐後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所以僅僅檢查空腹血糖,就容易出現漏診。

一般來說,餐後血糖的升高要比空腹血糖更為準確,如果能夠及時發現餐後血糖異常,可以幫助預防糖尿病血管併發症的出現,另外由於在早期糖尿病血糖的上升隻出現在餐後血糖,所以就需要選擇對應的藥物來進行治療。因此,在檢測血糖的時間裡,餐後血糖檢測要作為一個時間點來監測。

溫馨提示,血糖的檢查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反應患者血糖情況以及病情發展情況,患者可以通過結果來知道自己的治療有沒有效果,如果發現血糖不穩定或者沒有下降的趨勢,就要及時顧問醫生,在醫生的幫助下調整藥物進行治療,或者必要的時候選擇注射胰島素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