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文看懂5G帶來的創投新機會

來源 | 不凡商業

作者 | 溜溜球

孟晚舟終於被保釋了。

繳納1000萬加元保釋金,5位擔保人共同擔保,交出護照,佩戴電子監控設備,外出時間和地點限制,由專業團隊進行全天候監視……法官方宣傳讀完保釋結果後,旁聽席響起掌聲,孟晚舟落下眼淚,與律師等人擁抱在一起,鬧得沸沸揚揚的“孟晚舟事件”暫時告一段落。

華為孟晚舟事件的本質還是要回歸到5G之爭。

華為最新公布的資訊顯示,目前其已經獲得了25個商用5G合約,並與全球50多個商業夥伴簽署合作協定,5G基地台商用發貨數量超過10000個。

2019年上半年,華為還將發布搭載5G芯片的智能手機,並將在2019年下半年實現規模商用。

一場由華為主演的、以5G為主題的新劇目正緩緩拉開帷幕。

隨後,包括三星、小米、一加、OPPO、vivo在內的一眾手機廠商也接連宣布將在2019年推出5G手機。

但5G的影響顯然不會止步於手機。

與4G相比,5G網絡的核心優勢是大帶寬、高速率、低延遲、低功耗,並有望因此而帶來一場萬物互聯的革命,很多在4G時代因為傳輸速度不夠快、延遲時間長,且通過程式和算法無法解決的問題都將在5G時代迎刃而解。

因此,對於整個2019年來說,5G網絡將成為令所有產業興奮和焦慮的第一年。

新的通信技術將對世界帶來哪些影響?5G時代的到來會帶來哪些創投的新機會?

自動駕駛推進較快

4G改變生活,5G改變世界。

這是通訊世界網總編輯劉啟成對5G時代的判斷。

劉啟成在接受不凡商業採訪時稱,5G是萬物互聯時代的源動力。過去,移動通信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聯繫的問題,而5G解決的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聯繫。萬物互聯,意味著智能連接設備數量的指數級增長,也意味著更多新的場景的產生,會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

其中推進比較快的一個領域是自動駕駛。

“現在國內很多廠商都在做自動駕駛,從終端來講,5G對車進行了改造,車上有幾千個傳感器。另一個是智能交通,將來路面地理資訊系統將會是網格化的,有車經過時就會通過傳感器及時傳輸到網格上”,劉啟成對不凡商業記者說到,“現在交通信號燈都是人為操控的,將來採用AI技術控制交通信號燈將能夠幫助有效降低擁堵率,自動駕駛會引發交通系統內的大變革。”

但同時,投資人和創業者面對5G需要更加謹慎地判斷新機會。

“在3G時代,我們判斷在4G時代影片是未來的一個主要方向,影片電話會是主流業務,但後來發現影片電話使用頻次並沒那麽高,但影片的方向沒錯,並形成了直播、短影片賽道,也誕生了抖音、快手這樣現象級的公司,所以機會是有的,就看怎麽把握了。”

5G應用場景將誕生大量機會

“我們更多的看的是5G可能帶來的應用上的革新”,雲啟資本執行董事陳昱這樣來判斷5G時代的投資機會。

在他看來,5G時代下的創投機會大體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個是5G本身的建設,包括光通訊模塊、射頻和端的模塊等。

但通訊設備和技術是需要多年經驗積累的,玩家還是那些3G、4G時代的玩家,只是用的技術有革新,所以它本質上是傳統玩家的機會,留給創業者的機會沒那麽大。

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知名互聯網專家劉興亮也持同樣的觀點,“基地台也好、交換機也好,都是華為、中興這些大巨頭的蛋糕,小企業是沒辦法競爭的,小企業不要去競爭高速公路,而是要去找高速公路上有什麽車,從5G的應用和服務去考慮。”

5G技術從設計之初就是從實際應用場景出發的——大帶寬、高速率、低延遲、低功耗,分別解決了4G時代傳輸速度和效率不高、耗時長、功耗過大的問題。

從應用場景來看,劉啟成認為5G未來最大的應用方向是智能製造、無人駕駛、娛樂和影片領域,陳昱更看好IoT、高精度影片領域的應用,劉興亮則認為5G會給一切與AI相關的行業帶來革新。

在陳昱看來,5G低延遲的特性主要應用在自動駕駛上。

“一個有趣的例子是遠程監控和接管。”陳昱舉例稱。

現在的自動駕駛汽車上往往會配一個安全員,當汽車在自動駕駛過程中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題的時候,安全員會及時處理避免事故的發生,但一個安全員負責一輛車並沒有達到節省人力成本的目的。

“與4G時代相比,5G時代汽車傳感器的時延將會降低一個數量級,未來一個安全員可能做到管30-50台車的規模,這樣效率就會提高,這樣自動駕駛的成本降低就會凸顯出來”,陳昱如是說。

劉興亮則更看好低功耗在IoT場景的應用。

在他看來,IoT目前不普及的原因還是因為硬體太貴。

首先是傳感器的價格很貴。像現在無人超市的解決方案中,阿里和京東的解決方案是給每個商品上加了一個小傳感器,一個傳感器的成本是1-2毛錢,這會成為小商品很大一部分的成本。

第二個是傳輸技術的問題,高功耗帶來的問題是特別耗電,但很多設備沒辦法隨時隨地充電。現在很多智能家居產品都不採用4G和Wi-Fi的通信方式,而用Zigbee技術(一種近距離、低複雜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雙向無線通訊技術)通過網關去接收信號,就是因為很多設備在移動中不方便接入電源且功耗太大,傳輸的數據量太大。

“5G時代低功耗和高速率就會促進萬物更好地互聯。”劉興亮說到,“先把世界鏈接起來,隨後解決數據傳輸的問題。”

AR/VR賽道將借5G東風復活

陳昱則更專注於發掘5G時代最快可能帶來質變的投資機會。

圍繞著“大帶寬、高速率、低延遲、低功耗”的特性,5G已經定義了無數個應用場景,“這都意味著對數據和計算能力要求的提升,所以大數據和雲計算也會得到相應的受益,包括實時計算、更大規模的數據處理,如果雲端來不及處理,需要再邊緣計算處理,這就是機會。”陳昱對不凡商業記者說道。

但就個人而言,陳昱在2019年更看好5G對AR領域的革新。

“5G會帶來AR/VR技術的革新,但AR的變革可能更早一些,因為不用依賴於眼鏡的革新和技術的成熟,手機、鏡子都可以是一個AR設備,很多場景都可以落地”,陳昱說到。

事實上,早在2015年陳昱就已經開始關注AR/VR,遲遲沒有出手的原因是當時很多技術都不太成熟,手機計算能力、傳感器等都存在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AR應用需要測距,測量物體到端設備的距離,現在聽說蘋果將在2020年採用ToF 3D傳感器,做到精確測距以後AR的體驗就會好很多。不是說以前的雙鏡頭和結構光不能測距,只是沒有像打一束雷射過去用ToF 測量來的精確,所以還是體驗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5G會讓3D模型的傳輸變得更加簡單。因為一個高品質的模型才能把用戶體驗做上去。畢竟對於面向C端的產品來說,端設備的普及和用戶體驗的達標是最關鍵的因素。

底層技術逐漸成熟起來,再加上5G技術的催化,“所以我覺得AR這個領域逐漸成熟起來,包括蘋果和谷歌在系統中都內置了AR的SDK,也在一直布局這個生態,所以我說AR在2019年不一定起來,也許是2020年端設備才開始起來,但看早期項目在2019年就要開始準備起來”。

大帶寬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聯繫,低功耗和低時延在車聯網、工業製造等領域將帶來連接設備量的增加,最終帶來的是應用場景的革新。

新的商業機會即將從2019年開始孕育新生。

觀望與期待

雖然資本已經蠢蠢欲動,但相關行業的創業者卻比往常更謹慎一些。

“我們還沒有在5G方面做大規模的投入”,一位智能硬體創業者告訴不凡商業記者。他表示,5G時代的到來,他更期待著像百度、阿里這樣的大平台推出一些集成的解決方案,這樣他們只需要在原來的產品中做一些簡單的改動就能加入5G的遊戲當中,因為5G時代誰將成為巨頭還不好說,小公司太早扎進去反而會被碾壓的渣渣都不剩。

但做智能走步機的景志峰對5G卻充滿期待,在他看來,智能走步機作為智能家居產品的一部分,理應與其它產品之間互聯互通。但從整個IoT發展階段來看,還處於前期布局和探索階段,技術上也沒有特別成熟,隨著5G的普及和新技術的應用,未來硬體、內容、服務等整合的IoT場景才會真正爆發。

觀望也好,期待也罷,以5G為主題的2019年真的來了。

也許我們誰也無法改變潮水的方向,但至少我們看到了潮水來的方向。

編輯 | 橙月

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鉛筆道原創,不對文中觀點和真實性負責,內容僅供讀者參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