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深交所:多舉措加強年報審查監管

  深交所多舉措加強年報審查監管

  本報記者 王興亮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陸序生2日就市場關心的年報監管工作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他表示,深交所將通過強化監管公開、加強科技監管、進一步提升年報可讀性、強化行業監管等舉措加強上市公司年報審查監管,促進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近期,深交所全面完成上市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事後審查工作,共向上市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1100多份,發函比例過半;累計向上市公司提出問題近12000個,提問數量創歷年新高。

  從深交所官網公開的年報問詢函件看,市場關心的公司、關注的問題都有涉及。陸序生介紹,公開的問詢函件主要包括以下三類:一是強化對非標審計意見公司的問詢,揭示風險,督促整改。截至目前,深市有81家公司2017年年度財務報告被出具非標審計意見,深交所已對絕大部分前述公司發出年報問詢函,圍繞非標意見涉及事項進行深入問詢,進一步督促會計審計機構歸位盡責。

  二是對“摘星摘帽”“披星戴帽”、存在退市風險的公司打好監管“組合拳”,切實承擔退市主體責任。截至目前,深交所已對*ST眾和實施暫停上市,對*ST烯碳實施退市處理,15家公司進行了“摘星摘帽”、25家公司股票被實施“披星戴帽”。

  三是對受市場關注的公司進行重點問詢,有效回應投資者關切。比如,市場高度關注長期停牌公司的業績真實性,深交所立即梳理長期停牌、多次停牌公司的全面風險,針對性發出多份年報問詢函,就公司經營情況、財務指標、存在的各類風險展開問詢,盡可能還原公司的真實全貌。

  另外,對於未在官網公開的問詢函件,深交所鼓勵公司通過公告形式披露問詢函及回函,自覺接受市場監督。該做法得到市場一致好評,進一步加強了公開力度,有效提升了監管透明度。

  財務指標是退市機制中的一大重點,關係到公司“披星戴帽”甚至退市。經統計,深交所發出的2017年報問詢函均涉及收入、利潤等經營業務指標的問詢,涉及問題數量近2500個,佔全部問題數量的比例近20%。陸序生介紹,2017年報事後審查中,深交所重點關注了收入真實性和合理性,通過資產減值“洗大澡”,通過自主變更會計估計、會計政策調節利潤,壓縮成本太空等情況。同時,加大對高風險公司的風險警示力度,更好地幫助投資者識別風險,對儘管符合“摘星摘帽”條件但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的公司實施“摘星”不“摘帽”,即從*ST處理轉為ST處理,督促上市公司切實改善主業,提高持續經營能力。

  他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繼續致力於促進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切實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一是強化監管公開,提升監管透明度,不斷提高年報披露品質和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水準。二是加強科技監管,提高年報審查的科技化水準,不斷強化線索發現能力和資訊分析能力,提升監管效能。三是進一步提升年報的可讀性,進一步通過示範案例指引上市公司避免泛泛而談、語焉不詳、千篇一律,實踐需求導向型資訊披露。四是強化行業監管,提升關注問題的針對性,持續推進行業資訊披露指引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責任編輯:高豔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