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十五個億很多嗎?在解放前根本不算什麽

最近,一部2014年上映的“老劇”:《愛的保鏢》著實小火了一把。

其原因,都是因為劇中第一集裡的角色,許淑貞一句驚天動地的話:

這一句十五個億可不要緊,不禁嚇了觀眾們一跳,就算是和許淑貞演對手戲的“李雲龍”團長也著實被嚇了一跳,沉默良久之後才蹦出了一句。

“對不起。”

觀察這部劇的服裝設計,我們推斷這應該是一部發生在現代社會背景下的劇,因此我們對於十五個億這麽一個驚天的數字會有“嚇了一跳”這樣的反應屬實正常——然而,你可知道就在七十四年前,這十五個億卻根本不算什麽天文數字。

故事還得從抗戰之前說起:

國民政府在抗日戰爭開打之前,也就是 1935年即進行了一次幣製改革,在全國範圍內發行流通所謂法幣,並同時大量增加了法幣的發行額。

法幣從一開始發行,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據統計在1936年一月,也就是發行法幣的政策頒布之後沒多久(最多幾個月),法幣對內發行額已經達到驚人的7.8億元。

而這個數字一直在持續增長,知道抗日戰爭爆發前夕,也就是1937年,這個發行額度已經鋼彈13億至15億元。我們都知道,通貨膨脹的一大典型特點就是:錢發行的一多,就不值錢了。

看著這麽大量的法幣發行,是不是大家覺得有點兒擔心它會導致通貨膨脹了?別著急,現階段雖然法幣發行量很大,然而這都是為了適應大量的銀元退出市場的需要。這一階段雖然貨幣發行量大,但是物價基本還在可以控制的水準之內。即便是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國民政府的軍事資費大量的增加,物價有了小幅度的上漲,紙幣的價值也都還在控制之內。

真正的災難,就是從1939年左右開始的。

自己作還沒人埋的國民政府

災難的起源還是來自於戰爭,在抗戰早期,國民政府的軍隊無法阻擋日本的侵略,導致沿海省份和一些重要的工業城市區落入敵手。

而國民政府本身也退到重慶大後方,相當於被切斷了與其他國家的聯繫通道。在此基礎上國民政府依然要應對大量的軍事開支,故而逐漸的入不敷出。

1937年下半年和1938年全年的時間裡,國民政府開支達到39.2億元,而收入卻只有7.6億元,如此巨額的虧損讓國民政府不得不采取措施:

其一:國民政府發行大量的救國公債,其中只有少數是居民募集認領的款額,而大部分由四大銀行(中央,農業,中國,交通)押借。而四大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又是依靠貨幣的發行,因此國民政府為了拆了東牆補西牆不得不增加法幣的發行數量,以保證能從銀行手裡得到現款:自1938年以後法幣發行量迅速增加並達到平均每年增加百分之八十七點二,而1942年以後更甚,則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二點五。

大量的紙幣發行則導致貨幣的購買力進一步下降,物價的漲幅開始逐漸脫離控制。1940年時國民政府立法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長馬寅初先生曾說過:“從前月薪300元的,彼時隻頂30元了。”

如果說,大量發行法幣還是不得已而為之的手段,那麽接下來國民政府乾的就是自掘墳墓的勾當,他們自己走上了一條惡性循環的路線:

國民政府增加各種捐稅款項,實際上幾乎摧毀了小民族工業和農民產業。同時其征購農產品的價格遠遠低於市價,甚至還不用現金收購,而是給農民一些轉眼就失去價值的征購代價卷之類的東西——這是一種本質上的欺騙行為。

(國民政府內部官僚資本主義也在剝削百姓,圖為孔祥熙,長官著西(西安)幫為代表的官僚經濟勢力)

這種掠奪破壞了後方農業和商業的生存能力,導致農產品,工業產品產值下降。

所謂“物以稀為貴”,隨之而來的自然也就是物價的飛升。

四川稻米產量1943年較前五年產量下降百分之六點九,棉花,甘蔗以及榨油的菜籽產量則下降更多,均達到了百分之三四十左右。

這直接導致當時糧食價格暴漲,自8月到12月上漲三倍,第二年的七月,糧食價格上漲七倍半,老百姓手裡的錢幾乎不夠養家糊口。

1939年以後法幣發行增幅幾乎達到每個月1億的速度,然而很快,物價的漲幅就趕超而來:1939年12月法幣發行指數是305倍,物價指數則是355倍。這表示即使法幣瘋狂發行,已經無法滿足物價的水準——其結果是,更多地法幣被印製出來,而新的法幣也就越來越貶值。1937年法幣的價值是一元等於一分二厘八,按照對外價值1942年的法幣一元卻隻值二厘四。

沒有卵用的金圓券

1948年8月20日,就連蔣政府都已經忍受不了如此猛烈的通貨膨脹的衝擊,於是乎決定發行金圓券,以法幣300萬折合1元金圓券,一張面額100元的金圓券,可等於3億元的法幣——如此一來,紙幣的最大面額就從五百萬的法幣。變成了三億元的金圓券。

在此情況下,國民政府還在短短的3個月裡發行了11億面額的金圓券:老百姓吃了法幣的啞巴虧,現在可看出來了。

這個金圓券,也他娘的是一個騙人的鬼。

於是乎為了避免物價以後漲到活不起的地步(其實已經夠活不起了),百姓瘋狂搶購必需品,幾乎達到了“見物即搶”的地步。大量布匹,糖,油,食鹽頃刻脫銷,而廠家又因為原料太貴無法及時補貨,就出現了你有錢也買不到東西的情況。

到了現在經濟已經全面崩潰,國民政府想救也搶救不回來了。

水深火熱的老百姓

反應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也許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當時的錢有多不值錢:

法幣的崩潰導致通貨惡性膨脹,使得市面上甚至出現了十萬,五十萬面額的法幣,小面額法幣還不如廢紙值錢。

曾經有人統計過100元法幣的購買力:1937年買兩頭牛,46年兩個雞蛋,46年六分之一塊肥皂,47年可以買一個煤球,48年可以買五分之一兩大米,49年解放前夕,能買五十萬分之一兩大米。一筆戰前可以買2500斤大米的資產,1948年只能買起一根油條。

各大城市由於缺乏工業產品和受到政府無休止的資產掠奪,市場空虛,物價飛漲堪比脫韁野馬:上海南京物價則上漲了600萬倍,天津更可怕:750萬倍。

具體到地區來說吧:

如果你是一名重慶的老百姓,上街去買一點最簡單的生活必需品。例如產自臨近湖南地區的“學生藍布”或者“陰丹士林布”,你可能要花200元來買僅僅一匹這樣的布,如果你嫌貴,心想那就先買點棉紗吧(就是棉線),你也會發現每箱棉紗都要1000多塊。而就在兩年前這種布是市價只有二十塊錢/每匹,棉紗也不過一百塊錢左右一箱子。

但是記住了,雖然貴,也得趕緊買。因為——以後更貴。(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

到了1940年 ,一樣的學生藍布已經每匹價格衝破十萬,四年後1944年,類似的布料價格是十七萬元上下,就算最次的白布也要賣十一二萬,而棉紗每箱則直接飆升到300萬左右。

就算東部省份,物價不僅一樣讓人無法接受,而且還一天一變,甚至於半天好幾變。例如上海白米價格在一天之內就上漲十六次,一天之內上漲了1000元每石。

你會發現頭天晚上還能賣一石米的錢,第二天就只能買一捧米了。

1943年浙江麗水地區,一包溫州自製的卷煙二十支就要1000元左右,冬季用來糊窗戶的窗戶紙是最簡單的用品,價格卻已經超過了1000元。於是有人乾脆用1000元的紙幣糊窗戶,還能節省一點錢。

就恐怖到這個地步。

現在,同志們,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1943年的國統區,看到這句欠了十五個億的話,你還會覺得有那麽多嗎?

參考資料:

《通貨膨脹史話》:鄭起東

《中國通貨膨脹史1937-1949年》:張公權

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