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行發行60億元“新紙幣”,或預示市場流通貨幣量增加?

日前,央行定於2018年11月23日起陸續發行人民幣發行70周年紀念幣和紀念鈔一套。其中50元面額的紀念鈔引發了大家的熱議。目前該紀念鈔總共發行1.2億張,按面額50元計算那就是60億元。那麽,這發行的紀念幣是否意味著投放了60億元流動性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該紀念幣發行與基礎貨幣發行不一樣,前者的投放方式是用流通中貨幣去等值兌換,而後者則是通過放貸,所以這就確定了一個事實:前者的投放過程實際上是在回收貨幣,因此如果以面額50元、1.2億張發行量計算的話,理論上會回收市場60億元流動性,而不是投放流動性。據了解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也於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同時辦理兩批次70周年鈔的預約兌換。

既然是法定貨幣,為什麽紀念幣不能流通?

首先我們要區別人民幣和紀念幣。

首先,紀念幣其實是人民幣的特殊形式,一般都是為了幾年政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人物、古跡、體育賽事等而專門限量發行的。而限量,也就意味著其稀有性,人們自然就會將它收藏起來,因此增加不了流動性,即使大家都拿出來流通,對於兆級的基礎貨幣規模來說,依然起不到任何作用;

其次,紀念幣一般都用金、銀等貴金屬來打造,根據劣幣驅逐良幣的原理,市場中的全值貨幣會被含有雜質的非等值貨幣所取代。同理,紀念幣也會被人們收藏起來,逐漸退出流通,取而代之的是鐵鈷鎳硬幣或普通紙幣;

再者,紀念幣天生是收藏屬性,因此即使是法定貨幣,也沒有流通性。所以,如果你拿著紀念幣去買50元的東西,就好比拿著50元的支票買一樣,即使大家都承認它是法定的,但依然不屬於普通流通性貨幣,人家不會收。再說,人家店家為什麽要收你的紀念幣,完了還要去銀行兌換這麽麻煩呢?

能收回多少流動性?

能收回多少流動性,取決於貨幣乘數。所謂貨幣乘數,是控制貨幣流動性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衡量貨幣流通效果的重要指標。我們都知道銀行有個叫存款準備金率,就是銀行在收到存款後,會將一定比例的錢留存在央行,剩下的錢才拿來放貸。而這個比例便是存款準備金率。

以100元為例,假如存款準備金率是20%的話,那麽存入A銀行後,能貸出來的只有80,80 存入B銀行,再放貸出64,然後是51.2,以此類推。最終市場所流通的貨幣規模會數倍於最初的100元,而這個倍數便是貨幣乘數,即初始貨幣提供量與社會貨幣最終形成量之間存在數倍擴張(或收縮)的效果。因此,如果相反,是回收流動性的話,貨幣乘數也是一樣。

數據顯示:2018年7月份國內大型存款類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約15.5%,降準後綜合約14%,根據估算,貨幣乘數約為7,也就是說理論上紀念幣每兌換50元流通貨幣,就會收回350元流動性。

當然如果要數真正收藏價值的話,大家不妨可以關注央行發行的一些生肖金幣等。不過紀念幣收藏市場,真假難辨,需謹慎才行。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