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金融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 滬倫通落地指日可待

主持人孫華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日前表示,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對此,市場人士指出,在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商務部對該條款進行修訂意在吸引外資,此舉有利於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活力。

金融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 吸引外資加速流入

新版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將盡快頒布

■本報見習記者 孟珂

日前,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發布會上表示,商務部正在會同有關部門,修訂《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目前商務部正在就公眾意見逐條研究,將積極采納合理化建議,抓緊修改完善管理辦法,爭取早日頒布。

據了解,此前商務部研究起草了關於修改《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的決定(征求意見稿),規定外國投資者通過戰略投資方式取得的上市公司A股股份12個月內不得轉讓,此前為三年內不得轉讓,擬放鬆外資戰略投資上市公司規定,於7月30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巨集觀經濟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黃志龍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外資戰略投資上市公司限售期縮短為一年,對於外資投資A股市場有比較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當前A股市場估值比較低,對於外資的吸引力也將更大。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對外開放水準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商務部對該條款進行修訂意在吸引外資,此舉有利於進一步釋放中國經濟活力。對於A股市場來說,可以有效增加外商投資意願,擴大外資進入資本市場的規模和速度。對於上市企業來說也是利好,外資可以積極參與開展戰略投資,促進上市公司股權多元化。

也有業內專家表示,希望《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管理辦法》早日頒布,推動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引進境外資金和管理經驗,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規範外國投資者對A股上市公司的戰略投資行為,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上市公司和股東的合法權益。

高峰也表示,從征求意見反饋情況看,社會各界普遍肯定,認為這體現了中國擴大開放、簡政放權的發展方向,向市場釋放出積極信號,有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有利於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上市公司拓展利用外資管道,引進境外資金和管理經驗,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

A股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加快 滬倫通落地指日可待

市場人士指出,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還會與更多的境外資本市場實現互聯互通

■本報記者 朱寶琛

原本9月17日實施的滬深港通北向看穿機制(投資者識別碼制度),由於台風“山竹”來襲,延遲至9月26日。

據了解,北向看穿機制實施後,北向交易投資者將提供身份編碼相關資訊。業界認為,此舉有助於交易所一線監管和中國證監會監管執法,維護市場秩序。

“隨著A股市場與境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不斷加強,必然需要這種看穿機制,為市場平穩運行提供重要機制保障。”財富證券網絡金融部副總經理趙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加強與其他市場的互聯互通,是A股市場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表現。自滬港通和深港通相繼推出之後,滬倫通也有望在年內落地。

日前,中國證監會就《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已經於9月15日結束。《監管規定》共三十條,明確了滬倫通中國存托憑證(CDR)發行審核制度、跨境轉換制度安排、持續監管要求等。

業界認為,此舉標誌著滬倫通的推進進入實質性的階段。

與此同時,上交所表示,中國證監會就《監管辦法》征求意見,標誌著滬倫通項目的落地指日可待,相關對外準備工作正式進入全面啟動階段。

上交所同時稱,目前,在中國證監會的部署下,已經完成“滬倫通”業務方案的制定,相關業務規則和業務安排也在有條不紊的準備過程中。下一步,上交所將盡快發布業務規則,牽頭開展市場就緒準備工作。

趙歡表示,推出滬倫通是中國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顯示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可以預期的是,隨著A股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還會與更多的境外資本市場實現互聯互通。

與此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在進一步加深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程度的同時,應著力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加強跨境執法合作,防範外溢風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