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以為捐的衣服都去做慈善了,但其實?

當代迷惑行為:

買買買,再丟丟丟

“你是什麽垃圾?”這可能是自垃圾分類開始嚴格實施後,你最害怕聽到的靈魂拷問。

隨著消費主義時代的全面來臨,垃圾數量也呈爆發式增長,而服裝垃圾則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部分。

“剁手一時爽,一直剁手一直爽”的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正在比15年前的今天多購買60%的衣服,在衣不如新的消費語境下,“望著滿滿當當的衣櫥,感歎沒衣服好穿”不只是一個吐槽的段子,而是日常生活中的真實場景。

與此同時,人們也在更快地丟棄衣服——哪怕是借“捐贈”之名。

其實時裝產業因破壞環境而一直為大眾所詬病。比如對水資源的過度損耗:生產一件T恤,需要耗費2700升水;印染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直接被排入河流,造成水質汙染;每年佔據全球8%的碳排放量……

被廢水汙染的河流,SouvidDatta

這些都有目共睹,但我們今天想專注聊聊舊衣垃圾。

你不妨先仔細回憶一下:你每年買入多少衣服?丟棄多少衣服?你衣櫃裡的衣服,有多少件穿著次數不足5次?你丟掉過的衣服中,生命周期最短的一件是多久?

在英國和美國,每年分別有140萬噸和1100多萬噸的服裝和配飾被丟棄,平均每個美國家庭一年就會扔掉30公斤的舊衣服。

在中國,舊衣丟棄的這個數字達到了每年2600萬噸。

舊衣服垃圾也是一種汙染。服裝原料中被大量使用的聚酯纖維,填埋後往往需要200年才能被自然分解。

而如果采取焚燒的方式,則會產生具有致癌成分的氣體。儘管如此,仍然有相當一部分磚窯工廠將服裝廢料作為主要燃料。

artcrimearchive

在衣物棄置率持續走高的今天,大多數人對於如何處理不再穿的舊衣服仍然束手無策。

近一半的人選擇直接扔掉,只有約四分之一的人會將其投入回收渠道——這並不是結束,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你捐出的衣服最終還是會被送去垃圾填埋場。

你捐贈的衣服

很少被真正送往貧困地區

如何處理舊衣?直接丟棄顯然不夠環保,轉售則是比較理想的方法,讓自己的閑置擁有再次被穿著的機會——這也成了vintage服飾興起的初衷。

在歐美和日本,二手商店和跳蚤市場都是淘平價好貨的去處,愛穿舊衣服的人群橫跨老中青,甚至形成了一種文化。

近幾年二手電商在國內悄然興起,大眾對於二手物品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漸提高。然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然不敢放開來穿著二手衣服,或是認為這有損“逼格”,或是對“二手衣服到底是不是死人衣服”這個問題仍然心存芥蒂,即使購買也是偷偷下單。

比起轉售,捐贈可能是更符合人們心理預期的做法:既解決了舊衣服的問題,還做了一件善事,內心的自我形象也隨之默默高大了幾分。

不過你捐給回收箱的衣服,真的會到貧困地區人們的手中嗎?答案是:未必。

一方面,舊衣回收箱背後可能存在的灰色利益鏈已經不是秘密,部分企業打著打著公益的旗號,實際上卻靠將捐贈的衣物進行買賣而每月獲利百萬。

另一方面,一部分人的“捐贈”行為本質上還是“丟破爛”,已經完全沒有再穿著可能的衣服也被投進回收箱,企業自然也不會耗費成本再將這些衣服運往貧困地區。

比如在最近的一條新聞中,澳大利亞慈善回收組織協會數據顯示,每年都有6萬多噸捐贈物被填埋,因為這些捐贈物狀況太差,已經沒有再被他人使用的可能。

該協會的首席執行官索克建議,如果你不能把它贈給朋友,也請不要把它交給慈善機構。

在正規的衣物回收企業中,回收來的衣服被分門別類,質量較好的衣物在消毒後會被捐贈給貧困地區、被二次銷售給舊物店鋪,或被銷往非洲、中東等地區。當然消毒和清潔衣物的成本需要企業自費。

質量稍次的會被送去工廠加工成無紡布、皮革等服裝原料,再度用於服裝製作。

但質量很差的,幾乎只能被送去垃圾場。據統計,回收箱中真正能被捐出去的衣服隻佔比10%左右,70%以上的舊衣仍然面臨著被填埋、焚燒的命運。

除此之外,往往被人們忽略的一個事實是,以目前衣服被丟棄的速度來說,捐贈的衣服對於接收衣服的貧困地區來說,遠遠供大於求。

湖北襄陽:

捐贈舊衣堆成山 一個工人一天要分揀一噸重舊衣

在一本名為《過度著裝:便宜時尚的驚人代價》的書中,作者Elizabeth Cline指出:“這些服裝因為廉價,所以隨意拋棄也不會覺得可惜。接受舊衣的慈善機構現在變成了一個垃圾場,束手無措地看著這些質量良莠不齊的衣物湧來。”

“環保”,時尚品牌們的新潮流

“舊衣改造”對於時尚界來說,幾乎是老生常談了。在上世紀90年代甚至更早的時候,就有品牌進行了相關實踐。

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著名設計師Martin Margiela就率先通過舊衣改造確立了品牌標誌性的解構主義設計。

到了90年代末期,一個名為20471120的品牌也開啟了一個主打舊衣回收再設計的項目,稱得上同時代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先鋒。2006年,品牌設計師中川正博還幹了一件事,從八個國家的婦女中回收舊衣服,並創作了一組實驗性作品“Rico Cureur”。

中川正博把幾件顏色相近的優衣庫衣服剪裁拚接後重新做成這條裙子

時尚風水輪流轉,這幾年“環保”又成了香餑餑,越來越多時尚品牌再次思考如何讓舊衣服再度被利用。

一種思路是回收舊衣服和垃圾來進行二次創作,使它具備再度被販賣的可能。

新晉設計師品牌Marine Serre的 “Manic Soul Machine”系列,就是采取了回收舊絲巾進行再度設計的方式,製作出一條條獨一無二的裙子。

i-D

亞裔設計師品牌Ahluwalia Studio的設計師Priya Ahluwalia創作的動力則來源於對舊衣服的思考,“把廢棄衣服捐獻出去,就是在做慈善了嗎?

在她父親的故鄉尼日利亞,成千上萬的捐贈衣物來到這裡,只有20%能得到合理利用,剩下的80%只能猶如巨型藝術作品般堆在地上,對環境造成破壞。

於是這位設計師將收集來的二手衣物和布料進行創作,讓它們成為具有倫敦、非洲和印度元素的全新產品。

HYPEBAE

再更大眾化一點的,你總在街頭見過五彩斑斕、時髦人人手一個的Freitag包。除了lifestyle和個性,它身上最大的標簽其實是“環保”。

品牌回收卡車用帆布和汽車安全帶等材料製成圖案各異的包袋,既防水耐用,也保證了包袋可以再度被回收利用。

國內設計師品牌中也不乏這樣的嘗試,比如張娜創立於2011年的“再造衣銀行”。

設計師回收來舊衣服,並請當地的下崗女工對它們進行清洗、消毒和分拆,並拚成新面料,之後她再利用這些面料進行服裝設計。

再造衣銀行 2019春夏

儘管立意是好的,但環保類服裝很容易走入“矯枉過正”的誤區。

大量運用廢棄材料(有時候甚至是製作者本人去購買一些廢報紙、塑料瓶等),卻在設計中忽略了美感和實穿度,導致這類略顯怪異的設計只能在T台上被歌頌,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會有人穿著。

時尚品牌的另一種“舊衣利用”思路,則是對品牌自己的庫存物盡其用。

比如堪稱愛馬仕旗下最可愛的產品線Petit h,就是使用了生產過程中沒被用到、被棄置一邊的材料,來製作充滿趣味的創意作品。樣式可愛,平易近人。

柏林新晉設計師品牌GmbH,之前也曾利用上幾季的庫存來製作新一季服裝。

HYPEBEAST

快時尚談論環保

是在拗人設嗎?

環保成為新潮流後,自然引起了許多正面的關注和討論,但也難免成了一部分品牌的新型行銷手段,首當其衝的就是快時尚品牌。

也許是為了回應輿論對於快時尚不環保的質疑,各大快時尚品牌不約而同地開始往環保領域大步進軍,為自己正名。

2016年,ZARA推出可持續系列Join Life;2017年,ZARA和歐洲設計院校的新銳設計師們合作推出了“Shape The Invisible”項目,在3個月內完成了60件的舊衣改造。

popbee

H&M也不甘示弱,甚至火力更猛。

自2013年初起,H&M就在全球多個市場啟動了舊衣回收項目,一直持續至今,並且推出了環保自覺行動系列,用塑料等廢棄材料製作衣服。

H&M環保自覺系列 WWD

2018年,H&M在巴黎旗艦店增設了服裝修補、定製刺繡和衣物洗滌服務,旁邊還放置著一個衣物回收箱,以此來吸引顧客對於舊衣回收的注意力。

然而快時尚們的環保舉措都治標不治本,更像是一場事先張揚的吸金表演,幾乎可以說是偽善。

快時尚行業積壓的庫存EDGE

快時尚是過度消費文化的罪魁禍首:急劇增加的服裝產量、更低的浪費成本、1-2周上新的經營模式、更快的衣服淘汰頻率,都在徹底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它培養了人們對於廉價衣服的貪婪,並讓人們對浪費衣服這件事脫敏。

另外,快時尚利用廉價血汗工廠的勞動力,以最低成本在最短時間內源源不斷生產大量新產品——這樣的做法本身就與環保節製的理念背道而馳。

反對Forever 21使用血汗勞工的遊行

在舊衣回收過程當中,H&M還會向參與活動的消費者贈送一張 85 折優惠券,大多數消費者拿到券後都會進行再次消費——這就是快時尚的如意算盤:滿足了消費者為環保貢獻一份力的心態,同時鼓勵了你進行更多消費。獲得了免費的舊衣服材料,再拿這一小部分衣服,去製造更多的衣服,同時還塑造了品牌的環保人設。

然而事實是,H&M一邊環保,一邊汙染。

一家名為《Operation X》的丹麥電視節目曾曝光H&M為了處理擠壓的大量庫存,采取了最簡單粗暴的焚燒方式。每年約焚燒十幾噸滯銷衣服,至今已焚燒約60噸衣物。

正在焚燒庫存衣服的廢物處理工廠

H&M公關的表態是,被焚燒的衣服都是發霉或不符合安全質量標準的一批訂單。

不過後來記者偷偷將這批衣物中的4條牛仔褲與H&M正常銷售的牛仔褲一同送去檢測,顯示被焚燒批次的褲子完全沒有質量問題,H&M才終於承認品牌定期焚毀衣服的行為。

和普通牛仔褲同樣沒有質量問題的牛仔褲,只是因為賣不掉就要被燒掉

雖然無法分辨時尚品牌的環保舉措是真是假,但問題的關鍵是,我們作為一個普通人,能夠對此做些什麽?

一直在為環保事業發聲的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多次利用品牌廣告來警示全球環境問題。她提出了一種更為理性的消費觀:

buy less, choose well, make it last

少買一點,買好一點,穿得再久一點

並不是說一定要去消費更貴的品牌,只是我們可否在消費行為的源頭上做一些改變?寧願少買一些,買更經久耐用的,讓衣櫃成為品位的象徵,而不是廉價衣物的歇腳地。

買買買固然是個人選擇,旁人無從進行道德譴責,但是當意識到不理性消費所導致的影響,往往比想象中更加嚴重時,下一次購物前,你也許可以先問問自己:我真的需要它嗎?

參考信息:

1. From Pollution to Solution: Breaking Down Waste in the Fashion Industry,3DINSIDER

2. How to Recycle Clothes Shoes that aren't in Good Condition,Bustle

3. 小區舊衣回收箱如何不再成擺設?新華網

4. 我們離舊衣物回收還差一個完善的產業,World Economic Forum

5. 為什麽說快時尚做環保基本上是一種偽善的行為?好奇心日報

6. 這些設計師揭掉了可持續服裝的“環保怪人”標簽,HYPEBAE

對物長情,

也不比對人長情簡單半分啊

編輯:醺子

資料整理:小欣雞

圖片來自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