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18年利率債供給全梳理

  作者:鍾正生 李蕙荃

  來源:債券雜誌 

  ▲ 總量上,利率債供給壓力主要集中在6—7月,單月淨融資或在兆元附近;供給偏弱的時點是一季度和9月及以後,單月淨融資可能僅在4000億元附近。

  ▲ 結構上,國債方面,超長債的淨融資壓力上升,從而帶動供給期限拉長;地方債方面,新增專項債的供給較大,壓力集中在6—7月;政金債方面,整體淨融資可能不會顯著擴張,但5月淨融資最多,季初首月供給壓力通常較小。

  2018年作為地方債置換發行的最後一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對於債券市場的供需平衡至關重要。本文擬結合國債發行計劃、兩會政府工作報告等,對今年國債、地方債及政策性金融債等利率債的供給情況進行預測。

  國債供給壓力判斷

  按照中央預算赤字要求,2018年國債淨融資規模大致為1.35兆元,與2017年相當。也就是說,國債供給壓力在總量層面並未進一步增加,但需要注意結構與節奏上的變化。

  回顧歷史年份的國債發行情況,我們發現以下規律:

  其一,國債發行規模的可預測性增強。之前,儘管財政部會在年初製訂國債發行計劃,但其中隻包含發行日期、發行期限等,並未說明發行規模。而國債的單隻發行規模通常浮動很大,且在不同類型、不同期限的國債之間存在差異,這增加了國債供給的預測難度。例如,關鍵期限記账式國債的單隻發行規模多在200億~400億元之間寬幅波動。但是,2017年以來,國債單隻發行規模開始趨同並穩定,這增強了國債供給的可預測性。

  其二,總量穩定的原則下,國債發行計劃的調整也更加靈活。2017年,原本計劃9—11月每月發行兩隻5年期記账式國債。但實際上,可能由於債券利率大幅上升導致的付息壓力加大,財政部取消了其中的三隻,即9—11月回歸到每月發行一隻5年期記账式國債的狀態。但是,3個月期貼現國債的單隻發行規模在四季度由100億元上升到150億元。貼現國債發行規模增加的部分,恰好可以彌補5年期記账式國債發行計劃的縮減。從而,在實現國債發行總量穩定的同時,也能適時調整發行計劃,以平衡償付壓力。

  2018年初的國債發行計劃顯示:關鍵期限回歸每月一隻,但非關鍵期限國債與超長債的發行隻數增加(見表1)。相比於2017年,2018年國債發行計劃的變化包括:減少三隻5年期記账式國債(分別在9/10/11月)、增加一隻30年期記账式國債(3月)、增加三隻2年期記账式國債(分別在4/5/12月)。此外,2018年首次列出非關鍵期限記账式國債發行計劃,也反映了國債發行管理漸趨透明,這對穩定市場預期、減小供給衝擊有積極意義。

參照這樣的發行計劃進行預測,2018年國債發行結構與節奏具有以下特徵:

  參照這樣的發行計劃進行預測,2018年國債發行結構與節奏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淨融資壓力主要在4月和12月。較2017年而言,2018年國債供給總量變化不大,而發行增加月份主要是1月和12月(見圖1)。其中,1月多增是因為春節時點錯位,12月多增是因為計劃多發行一隻2年期國債。但如果考慮到期因素,國債淨融資多增主要是4月和12月(見圖2),單月淨融資達到1800億~2100億元,均超出2017年同期水準;其他月份則大多因為到期顯著增加,淨融資反而收縮。尤其是5月,如果不額外增加發行或提高單隻發行規模,國債淨融資將顯著為負,這種供給稀缺性可能為市場創造有利條件。

  第二,超長債淨融資壓力上升,關鍵期限國債單隻發行規模可能進一步上升。較2017年而言,2018年國債淨融資壓力主要體現在超長債上,超長債淨融資進一步上升至2700余億元。而由於關鍵期限記账式國債到期較多,其淨融資規模明顯壓縮。但考慮到這樣測算得到國債整體淨融資僅1.3兆元,與中央預算赤字要求存在一些差異,如果認為整體國債淨融資需要達到中央預算赤字要求的話,不能排除關鍵期限國債單隻發行規模進一步上升的可能性。

地方債供給壓力判斷

  地方債供給壓力判斷

  按照兩會安排,2018年地方預算赤字8300億元,與2017年相當;2018年地方專項債券1.35兆元,較2017年增加5500億元。根據財政部數據,2017年末的地方政府非債券形式債務為1.73兆元,預計將在2018年全部完成置換,即發行地方置換債規模較2017年減少約5500億元。筆者預計2018年整體地方債供給壓力不會較2017年顯著增加。但是,由於地方債務置換工作要求在8月全部完成,地方債供給壓力會有比較明顯的節奏特徵。

  回顧過去幾年的地方債發行情況可知:其一,地方新增債的發行高峰在6—7月,一、四季度的發行量通常較小。在不早於兩會的前提下,地方新增債傾向於盡早發行,因為標準債券是地方政府成本相對較低的融資方式。其二,地方置換債的發行高峰在3—5月與11月,12月發行較少。地方置換債的月度發行規模比較均勻。2016—2017年,3月兩會後和11月有較多的集中發行,12月則發行極少。參照2016—2017年的發行節奏,預計2018年地方債供給壓力主要在6—7月,單月淨融資可能接近兆元,四季度供給相對稀缺,淨融資可能不足5000億元(見圖3、圖4)。

  參考過去的經驗進行預測,2018年地方債供給壓力與2017年大體相當,需要關注:(1)結構上,地方新增專項債供給較多,地方新增一般債與置換債供給較少;(2)地方債淨融資壓力主要在6—7月,四季度尤其是12月將回到發行較少狀態;(3)如果地方財力需要,地方債供給有放量可能。

  政金債供給壓力判斷

  回顧過去幾年的政策性金融債發行情況,有以下特點:其一,政金債發行量與淨融資量的增速波動都比較大。但是,2011年以來,政金債淨融資基本維持在1兆~1.2兆元區間,每年淨融資規模基本可以按照1.1兆元進行估算。其二,一季度政金債發行量通常是全年發行量的25%~30%,佔比相對穩定,但由於到期節奏的不確定,政金債淨融資的分布會有一些變化。其三,發行節奏上,2月和二、三季度的政金債發行較多,四季度發行相對較少。

  參考以往年份的發行節奏,如果2018年政金債淨融資維持在1.1兆元附近,預計政金債供給壓力主要在5月。5—8月政金債發行較多,單月發行在3000余億元。考慮到期因素後,5月政金債淨融資最多,接近3000億元,而1月、4月、7月、10月和11月的淨融資極弱,其他月份淨融資額在接近2000億元。

  利率債供給情況預測

  綜上分析,按照現有的經濟與預算情形,2018年利率債的整體供給壓力應與2017年大體相當。不考慮特殊情況,利率債供給將呈現以下特徵:

  1.利率債供給壓力主要在6—7月,單月淨融資或在兆元附近。

  2.利率債供給偏弱的時點是一季度和9月及以後,單月淨融資可能僅在4000億元附近。

  3.國債方面,超長債的淨融資壓力上升,從而帶動供給期限拉長;地方債方面,新增專項債的供給較大,壓力集中在6—7月;政金債方面,整體淨融資可能不會顯著擴張,但5月淨融資最多,季初首月供給壓力通常較小(見圖5)。

作者部門: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

責任編輯:何凱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